资料阅览化学初中化学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11-24 08:1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视野拓宽]

黑色火药的发明

火药顾名思义是能发火的药材,这是因为原始火药的主要成分硝石、硫粉和炭粉都是古代重要的药材。它们混合成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因此叫黑色火药。

黑色火药是在距今1000多年的唐代发明的,世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也是我国劳动人民为世界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黑色火药的发明过程大约如此:我国炼丹家在很早就接触过硝石、硫黄和炭粉等物质,当它们相混合摩擦或打击时常会发火。汉代炼丹家魏伯阳就用硫磺来检验硝石的真假,经过剧烈摩擦,如果是真硝石,遇硫磺就会很快燃烧。南北朝炼丹家陶弘景也明确指出,硝石遇到炽热的木炭会发生爆炸性燃烧。唐初炼丹家孙思邈更进一步指出伏硫磺法中硝石、硫磺和皂角焙烧的炭粉混合后可产生剧烈燃烧。至此可以说,我国人民已经掌握黑色火药的制作和性质,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孙思邈是火药的最初发明者。

到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药成分配比更为科学,大体上是硝石75%、硫粉15%、炭粉10%。到宋代,火药生产的规模一再扩大,国家专门成立攻城作(兵工厂),其中有一个专门生产火药的车间——火药窖子,规模已达每天生产几吨乃至几十吨的水平了。

火药用于民间娱乐比用于军事晚得多,大约在南宋初年,因为当时的许多文献中已有劳动人民买爆竹和烟花过年的记载。

火药西传先是宋朝年间的满族人从汉人那儿学会制造火药的技术,再传给蒙古人。蒙古人横行欧亚,又把制火药的技术传给阿拉伯人。英国人培根再从阿拉伯人那里获得火药配方。这时的欧洲才有火药,比我国已经晚了几百年。

火药的发明是化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作出的接触贡献之一。

摘自:中学教学全书(化学卷)

 

三.参考资料

酒精灯

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以工业酒精为燃料,最高温度可达800,灯身、灯帽由玻璃制成,灯心管由瓷制成,市售产品现多改用塑料灯帽。其规格以酒精容量(mL)表示,常用的有100 mL 150 mL。酒精易挥发、易燃,故使用时应注意:

⑴往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添入酒精量不能超过容积的2/3(过满容易因酒精蒸发而在灯颈处起火)。在酒精灯燃着时不准往灯内添加酒精。这样做极易引起火灾,因为此时“明火”的周围存在着酒精和酒精蒸气。

⑵只能用燃着的火柴或细木条去点燃,绝不允许用另一只酒精灯去“对火”,因为侧倾的酒精灯回溢出酒精,引起大面积着火。

⑶灯内酒精耗到少于1/4以下时应及时补充,因酒精过少既容易烧焦灯芯,又容易在灯内形成酒精与空气的爆炸混合物。

⑷必要时在点燃酒精灯前用镊子调整外露灯芯的长短,可以改变火焰的大小。一则为了便于操作,二则可以节约酒精。此外灯芯最好松紧适度,过紧则灯芯容易烧焦。为了减少灯焰摇摆和跳动,可以用铁纱网卷一圆筒做防风罩,兼起拔火筒的作用。它能使火力集中,并稍提高灯焰的温度。

⑸熄灭酒精灯只允许用灯帽盖灭(使灯芯与空气隔绝),绝不允许用嘴去吹!用嘴吹气不仅不易吹灭,还很有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起着火或爆炸!(甲醇与空气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用甲醇蒸气的体积分数表示是6%36.5%,乙醇是3.28%18.95%,因此,夏季无论是灯内还是酒精容器中,都会自然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⑹灯帽应直放桌上,防止滚动。灯帽如是玻璃磨口的,则将灯熄灭后,尚需趁热将灯帽再提起一次,放走热酒精蒸气同时进入一部分冷空气,再盖好,以保持灯帽内外压强一致,下次使用时容易打开灯帽。如果是塑料灯帽就不必盖两次了。

不用的酒精灯必须盖严灯帽,否则不但酒精会挥发,而且由于酒精的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酒精变稀。(有缺口的玻璃灯帽和灯口有裂缝的酒精灯都不能再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