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音乐高中音乐

器乐小品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12-01 09:1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器乐小品 璀璨的乐器
  •   公告:

    

第四单元 璀璨的乐器
课题
《器乐小品》
参考资料
教材(高教版)
教学环境
音乐教室
教学方法
欣赏法;分析法
授课节数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做器乐小品,以及包含的种类
2、 学会欣赏和分析音乐作品,更多的了解外国音乐家的作品以及贡献。
3、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相关知识
阿炳
学习重难点
1、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 美,获 得 积 极、愉 悦 的 情 感 体 验。积 极 主 动 参 与 音 乐 实 践,体 会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
3、教师如何把握不同栏目的教学意图,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灵活取舍教学材料。通过欣赏,不断培养学生对外国音乐的热爱。
4、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教具准备
钢琴、 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音响CD


《器乐小品》
【教学内容及过程】:
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听几首非常好听的乐曲,首先请同学们欣赏的是《泰伊斯的沉思》。
(一)欣赏马思涅----《泰伊斯的沉思》)
作品介绍
《黛依丝》是法国作曲家朱尔斯·埃米尔·马斯涅的代表作,又名《泰伊思》。
歌剧《黛依丝》作于1894年,剧情为一个宗教故事,发生在公元四世纪的埃及。整剧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为背景叙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圣僧拯救女幽灵泰伊思的故事。他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金粉女泰伊思带出。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归依宗教。泰伊思终于被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但圣僧却被泰伊思的青春美丽所打动,爱上了泰伊思.在他决定为之献身的上帝国主和爱情之间,圣僧倍受折磨,他逃离了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他摆脱不了对泰伊思的思念回到了泰伊思身旁。此时泰伊思已病入膏荒入弥留之际。圣僧匍匐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故事凄美动人。
让学生在听赏过程中思考:这首作品在演奏形式上有什么特点?(独奏)该段间奏曲表现泰伊思厌倦世俗,产生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解脱时的心态。
这一优美的旋律,除用做间奏外,在剧中也经常出现以提高剧中气氛。乐曲结构简单,为虔诚的行板,D大调,4/4拍子。
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主奏小提琴奏出了著名的抒情性主题,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国主敞开心扉企求上帝国主的饶恕。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戴伊思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在G弦逐渐减弱音力,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是主人公对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二)欣赏《威尼斯船歌》
欣赏船歌
(1)感受意大利船歌的情绪
老师:同学们能说说这首歌给你的感受么?
学生:优雅,感觉很舒服……
老师:对啦,同学们说得都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欣赏船歌,大家想一想,什么是船歌,在什么时候人们会唱起船歌呢?
学生:划船时候
老师:同学们真聪明,对,船歌就是在划船的时候唱起的歌,它起源于意大利,你们想一想意大利这个地方,特别是威尼斯这个城市,想一想船歌为什么从这个地方传来?
学生:威尼斯是水城,交通工具是船
老师:说得真好,谁来总结一下刚才咱们说的船歌的种种特点?
学生:船歌起源于意大利,是船夫唱的歌,曲调优美。
这首乐曲采用了船歌的音乐表现手法。船歌:这种歌曲或乐曲的特点是多采用八三拍子,八六拍子,给人以摇晃感觉,其情绪特点色彩是开朗奔放的,热情洋溢的。
这首《威利斯船歌》选自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共有三幕,叙述了主人公霍夫曼向友人讲述的三次爱情经历。第二幕叙述的是霍夫曼在威尼斯与美女朱利埃塔的恋爱故事。幕启,布景展示了威尼斯运河旁庭院里的繁华景象:琳琅满目的画廊面向着大运河,台阶上铺陈着带装饰图案的大地毯,各种花草在火炬的映照中显得异常鲜艳。容貌出众的名妓朱利埃塔一面招待宾客,一面与她的情人达彼图托一起唱起这首歌唱美丽的夜晚的“船歌”。歌曲从独唱到二重唱,后又加入合唱,以6/8拍荡漾的节奏描绘了威尼斯河上迷人的夜景。
(三)欣赏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
介绍作者: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 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1810年3月1日生于华沙近郊,父亲是法国人,侨居华沙任中学法文教员,母亲是波兰人。肖邦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六岁开始学习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降A大调波兰舞曲》肖邦曲。波兰舞曲又称波罗兹舞曲,是l6世纪兴起的一种波兰民族舞蹈的体裁形式,舞步端庄,风格豪放。肖邦在1842年创作的这首作品中歌颂了波兰民族抗击外敌侵略的光荣业绩和英勇气概,是一首充满战斗力量的、具有宏伟史诗性的作品。乐曲开始,在钢琴奏出急速有力的半音上行、浓重的和弦、渐增的音量气氛中,出现了刚毅、果断的主题旋律:斩钉截铁的节奏、铿锵有力的和弦,充满自豪与信心,表现了一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李斯特曾说过,它那“强有力的节奏,可以使最懒惰和麻木不仁的人都被惊动和振奋起来”钢琴八度重奏一遍主题,气势更加宏伟、宽广,生垒些蔓型些X的节奏,描绘了武士们刀枪撞击的壮观战斗场面。对比性的中段是以低声部六个凝重、浓厚的和声节奏引入,左手16分音符八度连续奏出马蹄声般急促有力的固定音型犹如千军万马排山倒海之势由远而近奔腾而来,形象十分鲜明,刻画了波兰勇士们纵马飞驰冲锋杀敌的壮观场景;右手奏出嘹亮的号角声:音量从pp一直增强到ff,有一股势不可挡的巨大冲击力,表现了勇士们为保卫祖国,横扫一切害人虫的英雄气概。随后在对比中段音乐与再现段之间,还出现过一个抒情性的轻捷、潇洒、柔美的音调,表现了勇士们性格的另一个侧面,那细腻、流畅、连绵不断的旋律,仿佛和风吹过,揭示了勇士们内心深藏着的对祖国和亲人的眷恋之情,富有“阴柔之美”和肖邦风格。最后乐曲主题再现,达到绚丽辉煌、欢欣鼓舞、胜利凯旋的高潮结束。全曲以不太长的篇幅,充分发挥钢琴技巧的丰富表现力,是音乐会上名家们常演不衰的保留曲目。
四、欣赏李斯特的《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作者简介:
弗朗兹·李斯特(Franz Liszt,1811-1886),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诞生在匈牙利埃斯特哈齐公爵腹地管家的小屋里。这座府邸曾经留下过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足迹。或许,这也是一个征兆,在这里降生的李斯特成为了三位音乐巨人的后继者。不满六岁的李斯特开始跟亚当学习钢琴,七岁开始作曲,儿时的他便已展现出对音乐无比的狂热。他的才华使得六位匈牙利贵族联合起来送给他6年求学费用,让这位天才少年到维也纳深造。十六岁的他定居巴黎。有“钢琴之王”的美称。
狂想曲”这一词来源于一段古希腊诗rhapsdia,狂想曲通常取材于民族民间音乐或一些流行于民间的旋律。狂想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时常用来描写一些具有英雄气概、鲜明民族特色、史诗般的器乐作品。在李斯特的作品中,有19首《匈牙利狂想曲》,大多取材于作者在1839至1847年编选出版的《匈牙利民间曲调集》,还有一首题为“匈牙利”的交响诗作于1847年的第二首《匈牙利狂想曲》无疑是其中最为通俗的一部,其中题是献给泰勒奇(LaszloTeleky)伯爵的。作品以匈牙利民间舞曲《恰尔达什》为素材。该作品采用自由曲式,不受一般乐曲形式的限制,别具风格,独树一帜,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全曲充分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民族解放运动必将胜利的信心。

板书 间奏曲《沉思》
船歌 《威尼斯船歌》
舞曲 《降A大调波兰舞曲》
狂想曲《第二号匈牙利狂想曲》

课后小结:

上一篇文章:序曲教案

下一篇文章:交响诗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