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美术一年级美术

月亮的故事案例评析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12-22 09:0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课堂中发展性评价语言的设计
——美术课《月亮的故事》案例评析
  思考问题:
1.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语言?
2.怎样培养学生自评、互评的勇气与能力?
3.在课堂的发展性评价中如何关注个体差异?
  设计背景: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市场选择代替了计划分配的旧模式,每个人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应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富于创造性的人才。为此,社会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评价不只是发挥鉴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应实现其教育和促进发展的功能。认识到这种变革,我积极投身到评价改革的实践中去,在《月亮的故事》这节课中,我将发展性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我力争让学生体验了观察、聆听、交流、思考和创作的综合能力,学生在看看说说、议议画画不知不觉中学习。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点拨者,在积极参与活动中仔细观察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和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进行较好的美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内容描述
片断一:添画游戏
学习活动: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
评价语言:你能把这些形状联想成什么?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画一画。
教学片断:
情景设计:三人一组进行添画的游戏比赛,对老师给予的“形”(图1发到小组里是各种不同的形)进行想象,。
学生创作后自评:“我们能把半圆的形变成降落伞。”(图2)
师:“你们的思维真开阔,连老师都从来没留意,原来降落伞从侧面看就想是一个半圆的形。”
        
      
     图4                  图5
学:“我们觉得这个形象丝瓜,所以我能画出一条条丝瓜。”(图3)
师:“你们对生活的观察力真强啊!”
学:“我们能把这个形想象成怪物的大嘴巴,里面住了小朋友。”(图4)
师:“真有创意啊,了不起!”
学:“我们觉得它象一个被咬了几口的大西瓜,所以我们能画出这个被吃了几口的大西瓜。”(图5)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啊!”
师:“老师把你们刚才拿到的形摆了摆,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故事吗?”出示(图1)学生:
学:“月亮的故事,因为天上的月亮会变圆、变尖,中秋的月亮特别圆”。
师:“是啊,这就是月相,是科学家眼里月亮的故事。”自然引入主题教学(小朋友眼中的月亮的故事)。

反思与研究
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过程终结时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添画的游戏比赛关注了学生已有的能力,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苹果。该课的学习是一种连续性活动,实践证明,它即让学生掌握各种“形”,又能让学生通过评价,对“形”产生想象,并进行创作。发挥想象力是孩子们最喜欢和最擅长的事,以小组组合的形式展开,让学生们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互相启发创想。让他们在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想象画,并给对方或者自己贴上小南瓜表示支持与认同。通过自评与互评既开阔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又传达了一定的信息(孩子们的审美认知能力)给任课老师。当老师在学生大胆联想后出示“月相”引出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又引发学生进一步的创作思维。这样的设计既重视学生的已有基础,也考虑了学生的过去,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及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过程,强调通过在能推进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设计一些关注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的评价目标和语言。

片断二:网页浏览
学习活动:看一看、想一想、变一变、画一画、说一说、比一比
评价语言:“分小组和同学交流,你能通过浏览资料库,了解更多月亮的故事吗?并且说一说。”
    “从大师的画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能幻想出更有趣的月亮的故事吗?”
教学片断:
情景创设:学生自主浏览、学习有关“月亮”的资料(图6)(图7);感知“月亮”的科学与神话故事;在“科学探索”中激发科学幻想。在交流“我的月亮故事”中互相启发、构思画面内容。在欣赏感知环节,通过欣赏米罗大师的画(图8)激发联想。
一位学生说:“从大师的画中看到外星人在吃大餐,很多人都抢着要吃中间的大香蕉。”。
有同学反驳说:“明明是月亮嘛。”
这时我及时表扬、肯定了两位学生的答案:“同学们,你们的眼睛都很明亮,都是火眼金睛的小能手。这是一幅抽象画,抽象的表现手法就是能使观看的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由于这次的小争吵也大大刺激和鼓舞了其他同学大胆地发表联想。为后来的创作起了很好地铺垫作用。

审美创作环节中学生们在网页(图9)上自主浏览,艺术家、科学家和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画时:看一看、想一想、变一变、画一画;画完: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大胆幻想、勇于表达的个性特点,体会与人交往、与人相处的各种情感。


反思与研究
课堂不是老师判断场所,而是师生成长发展的生活空间。在审美思维的环节中,通过“看一看”学生活动,学生在欣赏大师米罗的画时,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一位学生发言说是看到许多的眼睛在跳舞,包括月亮的形也象一只猫眼,我及时充分肯定他的见解,因为抽象画本身就是要让观者产生不同的观感。他的独特看法无疑对其他同学起到了一个极大的刺激想象空间的作用。这两个网页浏览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大地将学习的主导权、评价权递交到学生手中。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后来的生生、师生互相交流、诉说,也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评价目的是要让被评价者认同,评价者与评价对象共同建构评价的意义,强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交流,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肯定了被评价者的自我评价,同时注重了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挥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片断三:学生自评与互评
学习活动:比一比、说一说
情景创设:鼓励创意想象,为学生提供各种评价表达的空间,鼓励大胆表现。
例1:
在添画游戏环节,其中一位学生把圆和半圆想象成一个笑脸(图10),他的创意得到同组同学的认可,并给予他建议,牙也可以是细半圆的……结果他受到鼓舞,更大胆地尝试把耳朵身体也用各种细半圆来表现,画面效果充满童趣而且创意无限。
例2:
有一位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他讲了一个很奇怪的故事,大致的内容是:一会用剪刀把月亮剪成一个船,一会又变了一个人在月亮上做警察……。同学们都没听懂,很疑惑地望着他,看到同学们皱着眉头,他越说越小声。我当时也没能马上明白他的故事,但我还是耐心听完并及时给予他肯定:“你这个故事好有神秘感哪!老师真期待看到你的作品。”原本开始胆怯的他,马上充满了自信。后来自由创作的时候,我再一次了解他的创作构思,给予了一些引导,结果他完成了一幅很不错的创作。

反思与研究
自我评价实质上就是评价对象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倡导评价主体之间双向互动、相互理解的当代教育评价中,自我评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在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的形成性评价中,自我评价显得更为重要。由于自我评价一般没有一个客观的统一标准,其主观性比较强,容易出现对成绩或问题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开展自我评价时要特别注意对自我评价者的引导,并把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老师在课堂上多次提供机会给学生们展开自评与互评。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样要经历一个过程。在整节课中,注意每个环节的自评与他评,力求这些评价因人而易地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根本目的便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因此,在《月亮的故事》这节课中我多采用认可性和引导性评价语言。
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旧观念的老师总是看到“一半是空的”;而新观念的老师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是否定,后者是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然是后者,这早已被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所证明---仅仅是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一部分学生就会比另外的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
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素质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好、长处和不足。学生的差异不仅指考试成绩的差异,还包括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不同特点,为每一个学生提出适合其发展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真正做到课堂中的发展性评价是关注个体差异的。

《月亮的故事》这节课,通过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等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决不是推行一两种新的评价方法就可以大功告成的。我所做的尝试和探索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想同广大教师一起学习新课程、了解新课程、研究新课程、推进新课程,通过我们的共同学习与创新,共同推进评价工作的整体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