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七年级语文

竹林深处人家授课有感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01-12 09:5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竹林深处人家
  •   公告:

    

教学叙事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竹林深处人家》授课有感
上报开课篇章是比较早的事情了,应该是在期中考之前吧。那时大概算一下觉得差不多可以上到第三单元的末两篇文章,于是就报了《竹林深处人家》这一篇文章。这是一篇新教材里面才有的文章,相关的教参很少,课件就不用说了。当时也没多注意这些。利用闲暇时间上网找图片、找音乐段子、编辑文字、组织课件,,过后又有多次修改,特别是在初一(2)班试上之后改动较大。.
11月25日,第十三周的星期四下午第三节,,这个时间,听课老师已经有点疲倦(感谢他们的仍然坚持听课——这是他们对我莫大的支持)、部分学生也可能只会是带着“熬”或者是“耗”"时间的心情来听课(开课前有点这种感觉),这堂课——《竹林深处人家》,我开了。之前听课老师听的是两名高中老师上的课,我本应该也想去听,只是为了更好酝酿自己的这堂课(确切地说应该是担心别人上好了自己会丧失自信),因此就缺席了那两堂课。而有一点我非常清楚,那就是高中与初中的教学会有一定的悬殊,在听课老师听来是不是会有一些落差,这一点还是让我有那么一点点紧张的。或许是因为这堂课是所谓的“公开课”,然后又是在多媒体教室上,初一(12)班的学生刚进教室时脸上那一点点喜悦与兴奋(虽然他们在那么多老师面前想极力掩饰),我还是捕捉到了,这也多少增添了我上课的自信。课件的首页我采用一张带有动漫效果的竹子图片做成的,伴随阳光的闪烁音乐响起,这段曲子名为“moonline”,轻快、明朗的节奏让人心情舒畅、有所期待。
关上音乐,“上课”,有点儿颤音,我自己感觉到了,而一会儿自然了,也就好了。
基础知识的储备之于语文的学习太重要了,于是有了课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这一环节。首先是字音,学生在小黑板上的作答显然可以说明预习的情况不是太理想,比如“类似(sì)”与“似(shì)的”的区分,茶几的几(jī), 沏茶的沏(qī ) ,这一些字的读音在文章底下的注释是没有的,但在课文里出现了,而且日常生活中我们又是会经常用的,然而学生没能很好地注意到他们。当然这些字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不是都可以很好地掌握的。因此我认为这一环节很有必要,这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自觉查阅字典的习惯。检查预习的第二个环节是背诵。这单元是四篇优秀的散文作品,其中一些优美的语句、段落是要求学生背诵的,通过背诵来达到积累与培养语感的目的。当然,集体背诵的过程中发现有滥竽充数的,这也是难免的,因此也没做过多的指责,毕竟课文还没上。
阅读一篇文章,自然需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这样才能找准角度来阅读、理解这篇文章。《竹林深处人家》,作者:黄蒙田,1919年出生,广东台山人,现居香港,当代画家、散文家。写过诗歌、小说、散文、游记等。作品:《湖畔集》(1972年)、《山水人物集》(1976年)、《湖光山色之间》(1976年)、《春暖花开》(1977年)等。其中《春暖花开》是江南地区的游记。文学常识的记忆是基础知识积累的一部分,虽然大考都有淡化的趋势,但是只要是基础的东西,作为老师都应该引导学生加以重视。黄蒙田的大部分作品中,作者以深挚的感情、明快的线条和色彩,表达了对山水、树木以及生活其间的人们的真诚的热爱之情。这篇文章自然也没脱离这个主题,有这样一个总体的把握,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便会轻松一些。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能是主导。文章中的每一个字眼都可能蕴涵着一定的信息,都可能成为读懂一篇文章的钥匙。老师要教给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该把哪一些内容背下来,而是教他们学会观察、摸索,在这过程中让自己告诉自己现在我该做点什么,以后该怎么做。比如,文章的标题“竹林深处人家”,我们从中可以捕捉到什么对理解文章有用的信息呢?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以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思考。学生记自己想出来的东西远比记老师直接告诉他们的东西深刻得多。“竹林深处人家”顾名思义,文章要写的是江南竹乡人家的风景和生活;“深处”二字可见竹林的茂盛;“人家”二字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景与人家便是文章的主题,文章如何构思等问题,就留待对文章的学习了。
理解文章的内容,不应该再停留在以前单纯的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上了,这样会将文章中美的东西忽略掉,只留下非常理性又非常枯燥的东西,而这一些又不是我们想要的。学习一篇文章,应该是一次追求美感、享受美感的过程,在美的熏陶的过程中让自身的素养得到提高。对于这篇文章,首先明确这一节课的我与学生共同要完成的是什么,这是一篇抒情的写景散文,我们要的是来共同感受这文章中的抒情意味以及理解(最好是学会)文章中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景物和“移步换景”的写景技巧。
有了目标,具体的操作学生还是盲目的,于是我针对这目标设计了三道问题,由于对象是初一年纪的小同学,我特意将问题简单化,以此来辅助、激发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整理,将课文中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至于在共同的探讨中我们将各自获得多少,这要看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了。我设计的三道问题是:①作者怎样通过远观和近看来描写竹林的?②作者深入竹林中去,和登上一处较高的竹坞去,看到的景致有什么不同?③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力求让同学们从宏观上来把握文章,理解“移步换景”的写景技巧。至于第三个问题,则是想让学生从微观角度来学习如何抓住景物的特征并有效地利用修辞手法进行写景。当然,这一部分正是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平台,如何有效地引导成了关键。

首先,我展示了一张远观竹林的风景图片,这样可以给学生从视觉上取得印象,自然会比较顺利地从文章之中找到相关的文字。紧接下来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整理出远观时景物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远观:(原文)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静态描写)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动态描写) ——茂盛辽阔 ,重点写竹海的雄伟壮阔的气势、深沉。
为让学生更好地从中获得美的熏陶,我特意安排了一个“配乐朗读”的环节,让曾在朗诵比赛中得过奖的静莹同学即兴配着我提供的轻音乐——The Song Of Silence 进行朗读,教室里只有悠扬的音乐和静莹同学抑扬顿挫的朗读声,都陶醉了,结束了,短暂的停顿,掌声响起,成功了。
近看竹林的风景图片展示……
近看:(路)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茂盛辽阔,重点写竹林的密、深邃 红真同学自愿地为同学们配乐(The Song Of Silence)朗读近看的文段。我进行点评:效果依然很好,语速要是再舒缓点则更好。
这个环节,我的感触颇深。现在的学生在主动表现这一点上其实并不比以前差,只是现在作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放不开,担心做砸了而把学生表现的机会死死抓住不放,没有了表现的平台,学生自然就越发的沉默了,久而久之,课堂便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一个人的表演自然容易让人厌倦,这时,老师又在责怪起学生来了,自然有些自相矛盾了。摆正自己的角色,该是放手的时候了。
进行比较,更容易加深学生的印象。远观与近看比较异同:
同:突出竹林的茂盛辽阔异:远观——重点写竹海的雄伟壮阔的气势、深沉。
近看——重点写竹林的密、深邃
同中有异 异中有同
联系、回顾、温习学过的相关知识,自然有助于对二者的记忆。联系《春》中描写春雨中所采用的远近写法: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得眼。——近景写春雨的滋润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远景烘托春雨之夜的安谧
两者共写春雨的恩泽

深入竹林时看竹林的风景图片展示……
登上竹坞时看竹林的风景图片展示……
深入竹林时:觉得像走进竹海里去,而(路)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作者看到的是竹林的茂密、深邃 登上竹坞时:当来到较高的竹坞时,感觉又不相同:在这里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得更远、更高。举目四顾,除了竹子,还是竹子。一座接着一座的山全都长满竹子,连绵延的山势和一点泥土也看不到。——作者看到的除了竹林的茂密之外,还有它广阔的情景

文章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描写眼前竹林的不同景象,在这过程中,人在移动,眼前的景象也在发生变化。这种写景的方法,就叫做“移步换景”。
三次写竹林:
远处——写它的雄伟壮阔
近处——写它的茂密、深邃
高处——写它的茂密、广阔
——移步换景
此时,我引用了(宋)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来进一步说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往往可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技巧。

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由于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比较熟悉了,因而找出四个描写竹林的茂密的比喻句对他们来说就不怎么难了,通过同学的相互协作,答案很快就浮出了水面:
A、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竹的海洋
B、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这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竹海暗浪 C、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海底隧道 D、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竹的屏风
比喻贴切,描绘精彩,写出了竹海的宽广、深沉、茂密、深邃,给读者一无限的遐想

最后,就这堂课的重点——了解作者抓住特征写景的方法,难点——体会移步换景写法的特点进行小结。为巩固学过的知识,我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两道拓展训练题目:
1、阅读课外文章《我的空中楼阁》的节选部分(1~8自然段),观察文章在描写小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所采用的写法与本文的“移步换景”是否一致?(希望通过与课外文章的比较阅读,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我的空中楼阁》的节选部分印刷并分发给学生带回)
2、从你熟悉的景物中选出一有特色的景物,构思一个写景的片断。要求是运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希望通过练笔来巩固对课文知识点的掌握)

课件的尾页有一定用意的:这是一大片竹林傲然挺立、错落有致,中间有一条林荫小径消失在拐弯处,小径究竟将通往哪里呢?下节课我将继续和同学们一起踏着这条小径去看看前方将会有什么景色在等着我们。
“下课”,铿锵有力。
轻音乐——The Song Of Silence响起……

一节汇报课结束了,然而,它留给我的思考却远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