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离太阳最近的树说课稿 |
离太阳最近的树 在那雄浑的雪域高原,有一种顽强的生命,它不屈的精神,昭示着自然的伟力,这就是“离太阳最近的树——红柳”。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今天我就《离太阳最近的树》一课,说一说我的教学设计。这个设计以信息资源的整合为主要手段,在评价机制的激励下,通过对学生动态学习调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课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离太阳最近的树》设计,了解人与自然,把握课文思路,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我的教学对象为11级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他们的专业技能比较扎实。引导他们对课文进行图像处理和形象化语言训练,尝试语文与专业的某种对接。 为此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些目标的设定,是为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实现能力的螺旋上升这一总体目标。 这是我的“教学重点”,一是通过情境设置、绘画解读,强化课文理解。二是表格式阅读,引导学生提炼信息。 教学难点是课文纵向思路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通过对信息的概括和筛选,以质疑评价为切入点进行突破。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和情境教学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用整合信息激趣,用小组学习调控,用创设情境引发,用互动质疑评价。 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利用三天课余时间,师生共同搜集环保图片和视频资料;与计算机老师一起制作“情境导入、课文朗读、司务长对话”3个动画。教师归纳QQ群、空间、微博学生提出的问题,做成两种信息表。学生分工作室制作介绍作者和背景的ppt;运用专业手段,画出红柳被挖掘前后两幅图,并准备解说词。 准备工作做好以后,我们进入课堂教学,这是教学流程图。这八个教学环节按照认知信息、演绎信息到生成能力构成层递关系,用两个课时完成。 开始上课了。教师首先播放“情境导入”的动画,营造情境氛围,将同学引入空阔辽远的青藏高原。 接着,两个工作室分别展示自己制作的介绍作者和背景ppt。这个环节最后要由学生进行评价,并记录到评分系统。 于是我们进入略读课文环节,用时约29分钟,完成三个任务:一是自由读、齐读课文。教师提出朗读要求,用动画营造朗读氛围。“酸酸乳”工作室读红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