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名称 |
北师大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第12~15页)】 课题 春天在哪里 课型 新授课 教材简析及学情分析 《春天在哪里》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春天来了”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主题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儿童在大自然中,在周围的环境中寻找春天、发现春天,体验春天的美丽,感受春天所带来的愉快,从而加深对大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对于这个年级段的学生来说,对春天是有一定的认识,但不够具体。让学生在看、听、闻、想、说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科学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良好品德,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思维得到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 一年级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几乎每个孩子都在一大堆成人的簇拥下成长起来,常以自我为中心,作为老师,我要多创造一些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助人与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观察春天的变化,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和人类的活动。 2.情感目标:热爱春天,亲近春天,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 3.行为目标:爱护动、植物,增强环保意识。 4.技能目标:乐意用绘画、朗诵、唱歌、舞蹈等多种方式来表现春天的美丽。 教学补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春天和自然春天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探究春天自然界的变化。 教学难点 让学生萌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珍惜春天、珍惜时间。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教学方法 观察、交流、探究、实践。 教学准备 确定观察地点(校园),学生自备记录本、画板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它像顽皮的小姑娘,那么它究竟在哪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强,把春天比作小姑娘更形象,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 二、寻找春天 和同学们一起唱《春天在哪里》后,启发: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哪些春天的迹象,发现春天来了? 1.我看见了(引导学生从动物、植物、自然现象、春耕等方面来说)。 2.我听见了(引导学生从风声、流水声、鸟叫声、放风筝的嬉笑声中去体会春天来了)。 3.我闻到了(引导学生从青草味、花香味、泥土味等方面去体会)。 4.我感觉到了(引导学生说出天气暖了、田野里踩上去软绵绵的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春天有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做准备。】 三、分组活动 1.同学自由分组,到校园内寻找春天。教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分组,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在活动之前,教师提出相关要求,并发挥指导者的作用。】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春天的特点(比如:绘画、诗歌、制作等)。【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 3.分组汇报。 小组同学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记录春天,分组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采集的植物、收集的景物制作成的叶画、贴画展示给大家看,把收集的有关描写春天的句子、文章、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或者把小组制成的小报展示给大家欣赏。 四、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天,表现春天,但春天带给我们的却远远不止这些,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这样一些内容去尝试一下: 1. 继续开展种植活动,做好观察记录(或写观察日记)。 2. 制作风力小玩具游戏,充分体现春天的美好和生活乐趣。 3. 去放风筝,感受春天带给你的快乐。 4. 做一周的天气记录,看看有何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回顾与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