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专业说课《环境微生物》课程说课
一、 课程设置
1. 课程定位
微生物是个体很小的生物类群,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它既是净化环境的能手,又是反映环境质量的“指示剂”,因此,在环境监测、环境污染治理中得到广泛应 用,并形成了专门的《环境微生物》学科。《环境微生物》这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是环保类的专业基础课,它是开启环境监测大门的一 把钥匙,也是解决环境监测难题的重要工具。在人才培养中的定位是: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通过向学生传授环境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通过传授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创新思维方式,促进学科交叉和知识迁移。使他们今后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学基础知识背景,同时掌握如何利用微生物学的知识用于环境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的实际应用中,培育一流的创新型的精英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微生物监测技术与污染 控制、微生物治理技术等核心能力,并能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全面掌握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相关技术以及常规监测指标的监测, 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具有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使学生入厂就能顶岗,实现零距离就业,并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辩 证思维能力。
2.课程目标
通过对《环境微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相关知识,能识别环境中微生物种类,能分离和培养微生物,应用微生物监测和治理环境等能力,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严格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原理。
②掌握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清楚微生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微生物的营养方式;
③掌握培养基制备原则,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的理论知识。
④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的个体和群体特征;了解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及其作用。
⑤掌握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和微生物生长规律;掌握微生物生长繁殖测定的基本理论知识。
⑥了解控制微生物的意义,理解消毒与灭菌的原理。
(2)能力目标:
①能够识别水环境中蓝细菌、微型生物的常见种类;
②掌握空气中细菌学检验的无菌操作技能和空气质量的评价标准;
③掌握各类微生物的培养和计数方法;
④掌握土壤微生物纯种分离的方法和接种技术;
⑤掌握消毒和灭菌的技术方法;
⑥掌握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测定方法;
⑦熟练运用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运行中的监测与评价;
⑧熟悉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方法;
⑨掌握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规监测指标及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⑩懂得运用微生物进行污染控制。
(3)素质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微观事物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认真细致的学习和工作习惯。
②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③体验分析与检测学习活动中的成功与快乐,使学生认识到职业技能来源于实际,又服务于社会。
④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与责任意识。
⑤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课程设计
1.课程的设计理念
环境微生物课程设计坚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 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 以培养学生的微生物监测技术及污染控制微生物治理技术等核心能力为目标,结合 行业专家意见,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模式,综合各种教学方法,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按照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从 职业岗位的实际出发,基于工作过程构建本课程,使得学习内容与工作任务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成使学生学会工作的教育目标。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选择和安排学习项目,以行 动导向组织教学过程,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基于环境微生物检测、污染治理中的生物处理工作过程,以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治理工艺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项目以 递进方式开展,使学生深入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充分体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 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具体了解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类型和职责,进而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通过调研可知,在实际生产工作岗位中,涉 及环境微生物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是微生物监测以及环境工程方面的微生物处理,具体包括水处理方面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和堆肥发酵法等。在此 基础上归纳转化为行动领域,即微生物检测岗和微生物治理岗。
(1)结合企业调研结果,工学结合,共同确定与职业需求相吻合的课程的标准.体现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通过企业技术人员对岗位行动领域工作过程,职业行动能力分析,确定课程标准,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方法等各方面,体现职业特色,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任务驱动设计训练项目,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安排以项目为中心,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要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的需要,并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3)以行动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方案,设置工作场景,学生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思考开放式自主式学习,完成项目。
课程教学方 案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式学习,教学过程采取引导-自主学习等形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和体验性学习,每个项目的学习都按以 及除技术为载体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一体化.聘请企业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学院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的制定,并邀请他们定期讲座,介绍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和技术前沿,使教师、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4)教学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理论学习的评价与实践学习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开放性,据此制定具有多元项的课程-评价标准,并重视对典型工作情境的案例学习,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的评价。
3. 课程内容与结构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基于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参照能力培养目标选定实训内容,针对人才岗位需求,定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真正掌握完善的微生物监测和治理技能。根据生产岗位一线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使学生适用于监测与治理技术岗位需求,具备相应的工作技能。打破原有知识体系的划分,先由模块教学(5个模块)后转为项目式教学(5个项目),
教学过程 :
其理论教学具体内容重点、难点如下:
1、绪论
重点:微生物的特点
难点: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环境中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重点:微生物 、分类、形态、结构
难点:革兰氏染色、特殊结构
3、微生物的营养
重点: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营养类型、培养基及培养条件
难点:营养类型、培养基配制原则
4、微生物生长代谢与遗传变异
重点: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微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菌种的保藏
难点: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变异的利用、菌种的保藏技术
5、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重点:灭菌、消毒等基本概念、温度、辐射、水分、化学因子、生物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难点:灭菌、消毒技术、各类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的应用
6、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重点:土壤、水体、空气中 微生物及检测
难点:环境卫生学检测
7、微生物对环境的污染与危害
重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监测指标及防止措施、微生物的代谢物与环境污染
难点:富营养化治理
8、微生物对化学物质的降解与转化
重点: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
难点:生物降解能力测试
9、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重点:水体的自净作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消化法、影响生物处理的因素、EM技术处理污水
难点:运营监测与评价
实践教学内容分三部分:
实践项目教学——主要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
课程综合设计——以探索性、综合性为主线的应用能力的训练
课外综合实践——是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实训、社会实践等拓展思维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具备能够主动适应 和改造环境的综合能力,提高职业素质,获得较好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潜能。
实践项目教学具体内容和重点:
实践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形态观察
内容和重点:
1、掌握显微镜结构与功能
2、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
3、学会生物图的绘制
实践二 微生物的染色
内容和重点:
1、学习微生物染色原理、染色的基本操作
2、掌握微生物一般染色法和革兰氏染色法
实践三 水体卫生细菌学检验
内容和重点:
1、掌握器皿包扎及棉塞制作技术
2、掌握培养基的制作及灭菌技术
3、掌握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
4、掌握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5、掌握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6、掌握接种和化线分离技术
7、观察菌落、革兰氏染色
实践四 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与转化能力的定性分析
内容和重点:
1、了解微生物对不同的生物大分子物质淀粉、油脂、牛乳、蛋白质等的降解与转化能力及其原理
2、掌握物理诱变育种的方法
3、熟悉平板划线方法
实践五 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与转化能力的定性分析
内容和重点:
1、分离、纯化和筛选苯酚降解菌
2、掌握耐酚菌对苯酚降解能力的测定
实践六 活性污泥和生物膜生物相观察及微型动物的计数
内容和重点:
1、识别并掌握几种常见藻类和微型动物
2、学习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
3、掌握生物图的绘制
4、掌握微型动物评价污水生物处理效果的方法
综合设计 考核
如何学习环境微生物——重点在实验室实际操作
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物品有:
显微镜 革兰氏染色液 玻璃器皿 培养基 高压灭菌锅 培养箱 冰箱 无菌室 实验室
为企业培养优秀的环保专业人才,实现产教无缝对接, 该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实行“专业基础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三阶段理论与实践教学。因为环境微生物与环境微 生物检测、废水处理、环境监测、食品检验工作岗位密切相关,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了解微生物对环境污染和净化的影响,掌握微生物监 测和评价水体和空气质量的基本方法,具备将环境工程微生物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微生物监测和治理环境污染工作中的能力,具备环境监测工、废水处理工、食品检验 工、微生物培菌工、消毒灭菌工、发酵工等多种职业工种的基本技能,能适应微生物培菌、微生物发酵、食用菌栽培、动植物检疫、食品检验、生物产业技术、环境 工程微生物检测、废水处理、环境监测等众多岗位。总之最终目的是能利用和控制微生物达到职业岗位技能要求。
对应鉴定职业(工种):
食品检验工、微生物培菌工、消毒灭菌工、发酵工。
工作方向及岗位群:粮油饲料加工与储检:
(1) 粮油加工;
(2) 饲料加工;
(3) 油脂制取与加工;
(4) 粮油储运与检查;
(5) 食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6) 加工废料、废水处理和综合利用。
环境监测工:对应鉴定职业(工种):
环境保护与监测;生物监测。
废水处理工:对应鉴定职业(工种):
环境治理技术:(1)城市废弃物处理;
(2)污水治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给水排水: (1)城市供水;
(2)水处理技术
教学效果
基于微生物监测与治理技术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学习情境, 根据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内容 以微生物监测及微生物治理技术为载体,根据微生物检测、处理技术工艺的不同,安排以下五个学习情境:
①环境微生物监测与评价;
②环境微生物检验;
③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污染物能力的潜力及测定;
④污水生物治理运转状况的监测与评价;
⑤微生物实验室建设。
课程内容选取满足学生能力培养要求,以实训教学的需要为依据,突出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采取情境教学,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抛弃以前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采取教师课堂示范操作引导, 学生模仿操作、训练,通过校内强化实训进行实景训练提高,然后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顶岗锻炼进一步巩固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新模式。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进行课程内容整合, 以实践教学内容为中心,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教学,正确处理课程内容中传统知识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关系,对传统内容精简压缩,淡化抽象而复杂的理论知识,重结论、重应用,使教学内容模块化、具体化、简单化,实用、够用、浅显易懂。
该课程结构设计,具有较好的弹性,即:
A、鉴于微生物生理、微生物生态、微生物功能三个模块对应岗位职业素质的技术操练层次
B、微生物环境工程应用实践对应岗位职业素质的技能仿真层次
C、微生物环境监测应用开发模块对应岗位职业素质的能力发展层次
可以针对具有不同岗位职业素质水平的人,按其拟任岗位职业素质要求,并行或串行实施上述课程内容模块。并行即实现点单式教学,如将教学内容串行成九连环长链实现系统式教学,如取出“九连环”中的任一环,均可以确保实现特定岗位的“学工”无缝对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课程特点、专业岗位群特点及生源特点,《环境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方法特别强调符合“教、学、做合一”的原则,注重实践、实训、实习等实践环节教学,常采用以下方法。
(1) 循序渐进法
课程教学项目内容的设计,遵循先知识准备再技能训练,由简单到复杂。职业能力的形成也是由弱到强,逐步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微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达到最终能应用微生物来评价和监测环境质量。
(2)现场教学法
在课程的各个模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均可采用,其价值在于满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对模块内容的清晰认识和初步体验。
现场教学 比如在水污染生物治理的教学中,组织 学生观摩学校污水处理平台、长沙第二污水处理厂等,聘请学校技术人员和企业的技术人员结合污水处理工程设置、工程运转原理、工程现场情况等生产性工艺流程 进行教学,.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所学和所用的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以“开启环保之窗”、“与企业对接” 的方法反映当代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科的成就,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一定的“环保窗口”看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通过“企业接口”看到目前所学的基础 知识与企业的接轨,看到基础知识的应用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一定量的就业岗位所需的最新信息,满足和激发学生的 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兴趣。
(3)案例讨论法
主要在微生物环境监测应用实践、微生物环境监测应用开发两个模块教学中采用,它在于通过案例的成功和失败原因分析,特别是设计并实施消除失败因素后的实验实训过程取得理想结果,强化学生重视重要环节、重视重要技术技能能力的意识,增强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欲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任务驱动法
主要在微生物环境监测应用实践、微生物环境监测应 用开发两个模块教学中采用,其价值在于通过“任务动力”驱动,启动“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基本自主解决“5W1H”问 题,特别是在解决“HOW”的问题时,建立“过程控制”意识,并通过反复的“讲练结合”演练而强化专业能力和积累通用能力,使学生初步具备微生物环境监测应用项目的策划设计、实施控制、评价推广的能力。
四、教学条件
1.课程教材与指导书
序号 上网资源 第1版上网时间 第2版上网时间 第3版上网时间
1 课程实验指导 2007年9月 2008年5月 2009年6月
2 课程试题库 2007年12月 2008年6月 2009年6月
3 课程PPT教案 2007年8月 2008年3月 2009年6月
4 课程TOD课件 2007年6月 2008年5月 2009年6月
5 课程资料库 2007年8月 2008年8月 2009年6月
6 授课教案 2007年10月 2008年8月 2009年6月
7 课程教学标准 2007年5月 2008年3月 2009年6月
经过数年的实践教学和改进,该课程新的框架基本成熟,由本课程组教师周凤霞主篇的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的《环境微生物》及《淡水微型生物图谱》为本课程的理论及实验参考书籍。
2课程教学资源库
本课程已于2007年通过学院审定确定院级精品课 程;2009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建立环境微生物精品课网站,建立环境微生物专业电子资料库,方便学生在网上系统学习,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学习。已 初步形成集纸质与电子、静态与动态的图书和网络资源、校内外产学研实习实训基地为一体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内容涉及到了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标 准、课程内容、实践实训、教学指导及学习评价方案等内容。
3实践教学条件
目前,《环境微生物学》 课程教学已拥有了优良的实践教学条件。在校本部拥有专用或与其他课程共用的无菌操作室、灭菌室、培养室、BOD监测实训室、生物实训室、生态实训室、生物 监测实训室、毒理实训室、农产品加工实训室、食品检验实训室、生物化学实训室、有机食品加工实训室、样品处理实训室、农产品质量检测实训室、生态塘实训 区、污水处理平台、水质自动在线监测实训室。 实训室有较先进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精密pH计及分析天平、冷冻离心机、显微镜、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精密酸度计等仪器。目前实训仪器价值近200万元,部分分析设备还在不断丰富和更新中,设备、设施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实验开出率为100%,能保证学生在实训室所学内容满足企业常见的检验项目的检测需要,同时能够满足仿真实训的需要。可对外承担部分细菌学检测项目,实现了学生课堂实习与职业岗位的零对接。
在学院的昭山、跳马实习实训基地拥有湿地处理系统实 习场、生物科学实习场、生态实习场;在市政污水处理厂、食品医药工商企业建有10个校外实践教学站,并与其他环境类课程共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环境科 学研究院、湖南省分析检测中心、湖南省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长沙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洞庭湖检测中心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校外实 践教学基地。这些齐全和精良的设备不但能满足教学需求,还能接受课题任务。
4.师资队伍
本课程组共有教师13名,其中2名行业专家,2名为专职实验员。课程团队结构为:
① 学历结构:课程团队中,博士1人,占13.33%,硕士6人,占46.0%,本科及本科以下6人,占46%。
②年龄结构:本课程团队的教师年龄结构合理,30岁以下有1人,占总人数的8%;30-40有3人,占总人数的23%;40-50有7人,占总人数的54.0%;50岁以上有2人,占总人数的15%。
③学缘结构:课程组13位成员分别来自同济医科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苏州科技学院,中国医药大学等8所院校。
④职称结构:本课程专职教师12人,校外行业专家2人,外聘教师1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1人),占60.0%;中级职称教师6人(讲师3人,实验师1人),占40%;其中双师型资质教师12,达到80%以上;按教师工作量折算师生比例1:9,实验教师与学生比例:1:20;专职教师队伍中100%教师能同时承担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教学工作。
五、教学效果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模块式及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较 好。通过教学实习基地和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到,本专业学生基本能掌握程度达到了90%的知识点(显微镜的操作、微生物的识别、微生物生长的测定、分离及培 养等基础知识),掌握了核心知识点(水生环境中常见蓝细菌、微型藻类及微型动物中常见种类的识别要点等实践),他们掌握了课程中包涵的技能,由市政污水处理厂提供项目,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学生可以针对一个具体的项目应用微生物技术对水质进行监测及污水生物处理的方案进行科学制订,正确实施监测与治理过程,使学生掌握环境监测中的微生物相关技术以及常规监测指标的监测。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七大实验基本技能,我们对实验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改革。
(1)针对七大基本技能我们编制了七个表格,在表格中对操作技能的每个步骤进行了量化考核。
(2)根据每个表格中相关知识点提出了几个问题。
(3)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七大实验基本技能,我们在考核前将其内容告知学生,以便使他们全面进行复习,促进他们对基本技能的掌握。
(4)学生在考核时以抽签的方式决定考核内容。
如下:
环境微生物实践技能考核之一:显微镜操作考核标准
之二:微型生物识别
之三:无菌操作斜面接种及器皿包扎考核标准
之四:无菌操作稀释水样及接种考核标准
之五:无菌操作平板划线及器皿包扎考核标准
之六:革兰氏染色考核标准
之七:无菌操作接种、倒培养基及器皿包扎
2.学习目的与兴趣
课程教学的学生评教结果表明,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可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性,提高学习兴趣增浓,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知识面,缩短课堂学习与工作实际的距离,学习效果良好,在毕业实习中,学生深受实习单位的好评;在工作中,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
3.职业素质与创新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课程建设规划,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职业意识较强,爱岗敬业;
②工作上手快、主动性强、作风踏实;
③具有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精神;
④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六、教学特色与改革
1.工作任务驱动、设置项目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 性,有针对性对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中,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通过岗位分析典型任务分析确 定学习领域,按照企业行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作为载体,构建了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项目教学体系。以具体的微生物环境工程应用项目带动整个课程的教学, 通过不同任务的设计与安排,当学生在系统完成这些工作时,掌握微生物监测技术及污染控制微生物治理技术。
2.采用学练结合,先会后懂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 主体”教学理念,各个教学项目通常以实践教学为先导,打破常规,采用先做后讲、边做边讲展开教学,将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引探法有机地渗入到实践教学过程 中。待学生掌握所需的技能后,再进行理论延伸,从而达到学练结合,先会后懂的目的。当学生学会相应的技能之后,通过自行设计实验及综合实训提高学生的自学 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引探法、类比法、师生易位互动、问题中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通过多启发,少告知;多变通,少束缚等方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七、课程建设规划
1.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整合实训室、学校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场的软硬件条件,吸纳企术骨干,采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进行开放式的、 “教、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编写“学、训”一体的教材课件,
2.根据课程定位和目标,修改和完善实训教学大纲,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进行解构和重构,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参照岗位职业标准,更新考核方式,合理衔接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微生物监测和污染治理职业技能、素质。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使课程评价体系系统化、标准化。
4.实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地点一体化。
5.加大力度,扩大完善学生主动实践活动,为了微生物实训室场地社会化。
6.制订教师培训计划,注重对现有团队教师的培训和再教育,根据课程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从现有教师中选派1-2名去行业进行培训或下公司进行调研。
B要求大家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力求做到和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在学习理论课和实践课程中做到出满勤,不得迟到(扣1分)、早退(扣1分)、旷课(扣2分占平时成绩的重头),有事先请假或出示有依据的假条。
遵守课堂纪律: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回答提问的、受到同学们好评的可作为优秀和加分(记满分)。
上课讲小话、睡觉、上甲课做乙事、接电话、玩手机通过提醒不改者扣1分/次。
2)、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及实验报告。凡没按时交(扣2分/次)、不交(扣4分)或补交的扣3分/次。
3)、列入平时成绩的还有提问:具体是课堂提问、课后提问、实验前、中、后提问(是否记笔记自己决定)。
4)、实验课要求提前到,按黑板上的提示作好实验准备。
5)、作好公共卫生,如清扫教室、实验室、擦黑板、洗刷实验仪器等。
以上都要记入,作为平时成绩分。
建议:在学习这门课程中师生间相互学习、交流和沟通、坦诚和宽容,共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