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让我们更聪明课后说课
心理学家认为“全部的创造性都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创新的前提,更是创新的动力。而四五年级正是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具体运算期”, 这时儿童思维的主要特征是,他能够在面对问题时,遵循逻辑法则推理思维,但此推理思维能力只限于眼见的具体情境或熟悉的经验,因此,注重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对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特别是创新思维非常重要。我们教师要从学生左右半脑的协调合作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的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觉得在这节课上,我基本上把握了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质。能够创设一种真诚、民主、合作的人际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课堂上学生兴趣很浓,参与活动积极性非常高。在浅显易懂、富有意义的活动中深受启迪,懂得了想象力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明白了想象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暖身活动环节,想象力训练环节,发明家俱乐部这三个环节比较成功,做到了知、情、行的统一。
1、暖身活动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让本节课能顺利上下来,我设计的暖身环节是让学生做一个平时喜欢玩的游戏,不过形式上有了变化,没有绳子,只在我的口号中以及音乐的渲染中,让学生模仿拔河比赛全过程,结果学生非常感兴趣,情绪高涨,台上台下一片欢乐,达到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放松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使学生很快进入与学习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课后同学们纷纷围住我,告诉我说,老师我们从来不知道拔河比赛还能够这样玩,而且没有绳子也是这样的激烈与精彩,太有趣了;哎,老师你太有创意了,竟然想到了这么个游戏给我们玩;老师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再做一做这个游戏,教室场地太有限了,只够一个组的同学做,我们还没有临到呢……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听着孩子对这个游戏的津津乐道,我自己也觉得自己太有才了,竟然想到了这么一个好游戏,关键是孩子们喜欢的好游戏。所以在后面的紧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8个同学会表演得这么精彩,这么惟妙惟肖呢?学生马上就找到了观点,从而水到渠成轻松引入课题。
2、想象力训练环节:要想课上得成功,教师必须像磁石一样,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深深吸引学生的心。为了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我主要是通过“眼、耳、手、心”不同的感觉通道开展了各种各样的行为训练,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先让学生通过视觉刺激,给学生一个“圆”的图形,让学生把产生的无限的联想用开火车的方式一个组一个组地轮流进行,没想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脱口而出,答案也是形色不一。如有想象到的有关玩的球类,这里有一个组同学竟然说的都是球;吃的方面,水果或饼干;甚至有的同学还观察到了教室里摆放的闹钟,桌子上用的双面胶之类的物体,实在是令我佩服。如果说这是一个意外之惊喜的话,接下来的用火柴摆图形环节锻炼自己的动脑动手能力更是再次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小小的五根火柴在孩子们的手中竟然想象成了一个个图形,一个个汉字,有的同学还创意地摆出了一个书架,再寥寥几笔就摆出了一个可爱的小人;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紧跟其后的音乐想象更是令我大跌眼镜。首先让同学们通过听觉刺激,听一段活泼幽默的音乐,并且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备课的时候我还担心孩子们能够想象到什么,会不会无话可说呢?没想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有的想象到了在台上演出的小天鹅舞,虽然是个男生可是幽默搞笑的动作还真是和音乐中的情境相似;而有的同学则想象到了几个小朋友在田野中嬉戏的情景……孩子们太棒了。从而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想象的魅力,使学生的想象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情趣盎然,智慧的火花时常在课堂中闪现,就连平时不爱举手的学生也高举小手,连平时被认为差生的学生也说出了精彩的答案,真的令人感动。看来,每个人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看我们的老师有没有能力挖掘他们内在的潜能。
3、发明家俱乐部环节。俗话说得好,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动手实践有利于促进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是儿童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所以我采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学习方式体现活动性,引导学生联系我们的生活,你们都有哪些创意的好点子呢。此处运用绘画技术,小组共同活动设计出小组的新发明。这里再一次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每个小组都七嘴八舌,各显神通,在纸上发明了一件件富有创意有利于我们生活水平的作品。如有的小组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带上了眼镜就发明了多功能眼镜,还有会飞的鞋,神奇的笔……孩子们的介绍更是出色,语言流畅,清晰地说明了该产品的用途,功能以及价格。而我也被学生的创造热情所感染,于是我就利用上课在黑板上画的圆也创新地画上那么几笔就成了一个大大的奖杯,当然这几个组的同学都荣幸地获得了2012年五年级四班诺贝尔最具创新奖。这一环节真正体现到了以学生为本的特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想象在这环节中展翅高飞。至此为本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通过这节课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良好想象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通过一两次训练就能获得良好的想象品质,若能将训练延伸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则会更好地发挥训练的作用。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