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得数是4的加法》
课时:一课时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全日制培智学校数学(试用本)第一册“得数是4的加法”,该内容是在学习4的组成的基础上,运用4的组成来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我依据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看、说、想、算、写等能力。
对刚入校的智障程度很重学生来说,通常还伴有其它障碍。如:多动、自闭、语言障碍和肢体不协调等;通常他们的思维简单、抽象概括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迁移困难,没有数的概念,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而遗忘快等特点。可见,智障学生学好数学难度很大。但是学生仍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等孩子的共性,我就从此处入手,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点,让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形式刺激学生,迅速大程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冲动,激发学生求知的潜在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教和学关系。
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讲授的合理性及严密性。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小步子,多循环”循序渐进原则和实施素质教育“三要义”原则,寓德育于教学之中。着重解决重难点,做到有的放矢。
根据智障学生的认识规律,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了解加法的交换律。初步学会用4的组成计算得数是4 的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与合作意识。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图意和叙述计算过程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算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
我班共有学生9名,其中轻度智残2名,中度智残2名,重度智残5名,语言障碍有2名,多动症2名,自闭症4名。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智残情况和思维能力我把他们分为A、B、C三组,结合其特点,我准备了三种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和问题,还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如下:
A组:理解加法的含义,了解加法的交换律。会用4的组成计算得数是4 的加法。
B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数、并摆或数小棒计算。
C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IEP(个别教育计划):教会有语言障碍的学生(张彬、林存博)正确读数、数数、读题。
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当今信息网络技术已经逐渐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完善,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发挥着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不可代替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一切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记忆的有利因素,再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构建贴近生活情境的场景,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整思维;吸引注意力等益处很可观。例如:在课堂上采用动画片、flash动画歌曲、动画游戏等,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以往明显增加,收到的效果也较大。
本节课,我的课堂结构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组织教学并导入新课。
依据智力障碍学生对知识的形成缓慢、凌乱、模糊、感性认识甚于理性认识,记得慢,遗忘快等特点。在复习引入环节利用课件,出示数字“1至4”、4的组成、3以内的加法,唤起学生对学过知识的回忆,达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效果。课件使数字由静变为动,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第二个环节,讲授新知。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积极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动力。”因此在探索新知这一环节中我适时地用多媒体课件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动画片进行情境教学引入。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教学从以往教为主变成教、学互动,并注意引导,促进教、学互动进程,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教学效果。
在新授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运用自制的动画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是这样引入的:“春天到了,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小动物们也来到草地上了。你们看,草地上先来了几只小鸡找虫子吃?又来了几只小鸡找虫子吃?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学生通过看课件叙述图意,回答问题。讲解后随着问:要想求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鸡?用什么法?怎样列式?你是怎么得来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1=,之后再问:那么3+1和是几?你是怎样得来的?有的同学说:“我是数出来的”,有的同学说:“我是看出来的”,等等。这时教师及时总结,告诉学生数量大的就不容易数出或看出来了。今天老师就教大家用一种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得数是4的加法”。然后,范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那么,要想求3+1和是多少?应该怎样想呢?引导学生回忆到3和1组成4,所以3+1=4。然后,教师适时板书。接着用同样的方法引出并讲解1+3=4。紧接着出示课件对这两道算式进行比较1+3=4、3+1=4。进而利用动画、渐变、叠加、变换等效果以及声像功能将知识难点和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含义直观化。学生经过观察、叙述、分析、理解对加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了解。随后再适时出示课件,把加法的含义的分析过程边讲解边演示。使学生加深理解、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有效的突破了教学重点,解决了教学难点。
此时,学生思维会出现疲劳现象,就可以采用flash动画歌曲,带领学生做律动,为下一步巩固本节课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
在这一环节中,我采用了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我设计了三个文件夹:“基本练习”、“跳一跳”、“聪明屋”。顾名思义,“基本练习”的内容设计的是和例题相仿的习题,旨在让C组学生达到基本的教学要求。“跳一跳”是为B组的学生设计的,题目有一点儿难度,让他们跳一跳能够得着。“聪明屋” 则是给A组的学生准备的,目的在于让他们更深、更高地认识学习,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练习时学生们可针对自己的程度或在老师的提示下有选择地进行,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四个环节,全课总结。
在本课教学中,我有效的抓住了学生的视觉,从兴趣入手。充分运用了信息网络技术,采用了计算机和多媒体教育资源,通过生动、有趣、色彩、声像等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