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课的内容是《概论》课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第三节“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1、本章在《概论》课中的地位和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章在《概论》课中的地位: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是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被公认的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案。因此,本章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之一。
本节在本章的地位: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把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确立过程、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并理解其现实可行性。
(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最佳方案。
(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的学习,坚定大学生懂得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念。
3、教学重点: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大意义。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4、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本内容的深刻内涵。
(2)使学生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理解其现实可行性。
5、教学内容:本节主要学习三个问题: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
6、课时安排和时间分配:第三节共计55分钟。导入新课2分钟,第一个问题12分钟,第二个问题18分钟,第三个问题20分钟,课堂小结、答疑3分钟。
7、教学方法和学法:主要是采用讲授法、讨论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课件,理论教学与课内实践教学相结合。
8、教学步骤:导入新课、新授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答疑解惑。
9、教学过程:设计的理念就是以达到教学目的,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为指针,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切入点。
(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党第一代领导人60年代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是什么?教师总结,意在由“一纲四目”导入“一国两制”,使学生理解党对台方针政策的连续性。
(二)新授课
关于第一个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形成和确立,我在教学设计时侧重帮助学生归纳、理顺形成的过程,把教材叙述的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并把重要的知识点用图片和文字列举出来,这样做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请结合我上课时用的课件来看)。
第二个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我认为它是本章本节的重点,属于基本理论问题,学生真正理解和把握起来不容易,所以,我重点来讲授,力争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能深刻理解。特别是一些容易模糊的问题我就特别强调,诸如:“一国”指什么,为什么它是基础、是核心?两制有无主次之分?高度自治和完全自治是否一样?区别在哪里?我国政府为什么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什么是祖国实现统一的最佳方案?它有何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等,我都一一讲解。在讲解时我还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时而提问,师生互动,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做能使学生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关于第三个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我把它设计成课内实践教学模式。我在课下深入了解学生时,发现现在的学生由于已经都是“90后”了,当年港澳回归时年纪尚小,记忆已经模糊,于是我用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去重温港澳回归时那些激动人心的时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观看视频之前,我先布置思考题,看后再跟学生一起讨论这些问题。我设计了讨论题目五个(①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及实质。②香港、澳门回归大事记。③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成功解决香港、澳门的问题。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重大意义。⑤香港、澳门回归后落实“一国两制”的实践。)这五个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再不断地加以引导,最后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答疑解惑。
10、教学总结和反思,有一些心得体会。
(1)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坚持政治理论教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既讲清理论,又联系实际,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主渠道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效果良好,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2)教学心得
首先,上好一节课,首先要做好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工作,不能照搬课本,照本宣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逻辑顺序,把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明确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在教材的使用上,既依靠教材,又不拘于泥教材。平时教师要注意搜集大量资料,增加相关知识内容的储备,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其“亲其师,信其道”。我们要经常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思想状况,找到理论知识同学生切身利益和关心问题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这样教学才有针对性,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取得实效。
再次,教师要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教学改革,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把理论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课件要适用,并和教材内容相配套。
最后,教师讲课要有激情,上课时语言尽量生动,这样才有富有感染力,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