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件的识别》说课稿
哲人赛尔罗说过:世界是由认知开始的。今天,我们就来把最繁琐的事情简单化,从硬件识别入手走进计算机的微观世界。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拥有我的计算机”---《计算机硬件识别》一课。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学地位和内容】
本节课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材任务2.1《计算机硬件的识别》里第三课时的内容,算是这一节课程的终结篇。当今社会是信息膨胀的时代,计算机更新换代的步伐更是势如破竹。因此在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也会碰到“该怎么配电脑?” 这样的问题,如果他们能够轻松应对,那么这节课的初衷就达到了,我们的教学也就真正地体现“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学情分析】
人们常说一堂好课不在于你讲述了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内容,由此可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授课之前我首先充分了解我所面对的学生,我所授课的是高一计算机专业的新生,他们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和强烈的求知欲 ,学生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已经对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由于硬件知识“多而繁杂”的特点,而我们的学生又恰恰缺乏抽象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材处理】
基于以上的学情和教学内容,我对教材做了整合,用三个任务引领学生展开有声有色、主动直观的学习。其中前两个任务是书本知识的积淀,后一个任务是拓展部分,也是本节课的核心任务:虚拟配机,用这样的方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任务一、二突出“学”字,任务三体现“用”字。
【教学目标】
朱熹:“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所以本课教学的目标是以知识掌握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意识渗透为中心,实现“知、行、意”三者的统一,通过任务一和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计算机主要硬件的性能指标、品牌和价格区间做到了然于胸,而任务三虚拟装机则是学生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过程,即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攒机方案 。学生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既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竞争参与意识,又鼓励研究探索,勇于创新。
【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这些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我将计算机主要硬件组成部分的性能指标、品牌的识别和掌握设定为教学重点,为了突破这个重点,我研究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图,将学生所要学的硬件知识分成主机、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四个部分,这样原本“多而繁杂”的知识就能在学生的分组学习中化繁为简。 从知识的拆分学习到最后的融会贯通,教学难点就落在了综合应用硬件知识配置个性化的计算机上面。
第二部分:教法、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难点,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任务驱动法:通过此法贯穿本堂课的始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学生学会配置计算机。在这个最大任务的驱动下,我还在任务一中采用了创设直观的实物情境法,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组竞赛评分所采用的竞争激励法。通过浏览网站协作学习的分层教学法。
有人说:我听见的,我忘记了;我看到的,我记住了;我做过的,我学会了。由此可见学法的重要性,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分组协作,有意识地去培养他们“实践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完成一个由“学会”到“会学”的知识内化的过程。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
“准备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因此我主要做了如下的教学准备:
将班级里的同学分成:主机、外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四大组别。考虑到学生的各方面差异,又为了避免分组的形式化,我遵循“强弱搭配”、“男女搭配”、“主动与被动”搭配的三项原则,其中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由各组组长抽签决定自己的组次。在每组的空闲位置放上一台完整的主机以及外部设备和拆卸工具。
为了圆满的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我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
(二) 创设情境、动画引入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上课一开始我展示了《我要做DIY高手》的FLASH动画,提出任务:虚拟装机。通过动画引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怎样才能成为DIY 高手,如何配置一台适合自己的计算机。我很自然地抛出本堂课的问题。
(三) 任务驱动、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也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核心部分:任务驱动、协作学习
任务一:分组学习、温故知新
方式:① 教师指出主机实物,让学生们观察。然后更进一步地让学生分组拆机,识别自己这组所要了解的一些部件,并展示给大家。如主机组就要展示cpu、内存、主板这三个硬件。
②教师给出教学课件和资料图片。提出要求:通过10分钟左右的时间掌握自己一组所要着重学习的硬件的主要功能、性能指标和品牌 。
设计意图:此过程主要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本节课的主题:硬件。这样,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的接受任 务,从而乐学。
任务二:分组竞赛、勇争第一
为了检验任务一中学生自主学习硬件知识的效果,我引入了“勇争第一”的环节。在这个任务中我采用
了分组竞赛答题的方式,来巩固和补充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种。并且给各小组计分,决出前三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竞争与合作中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层次:必答题部分,必须由组内人员自行回答,每答对一题给1分。第二层次 :抢答题部分,可由全班同学中“电子举手”最快的同学回答,答对的同学可为自己的小组争得1分,答错不扣分。
(例如:“主机”小组中的必答题其中一题就是---在主板中找出CPU、内存条、显卡、声卡的插槽。目的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主板方面的知识,并能在主机箱中找到这一部件。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控制屏幕,使每名同学都能看到该组所回答的问题和展示的实物,从而有所收获。)
设计意图:4组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能够在有效时间内了解学生在“任务一”中的学习效果,并加深学生们对正确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这种分组教学、分层教学的模式,将计算机硬件多而繁杂学生容易遗忘的难点一一化解。为下面“任务三—虚拟装机”提供知识积累,所以任务二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任务三:组间协作、虚拟装机
第三个任务本课的最大亮点,也是学以致用的“用”,前两个任务解决了本堂课的重点,学生已经掌握了自己这个小组所要了解的硬件,为了突破虚拟装机这个难点,我创造性地打破了学生原有的分组,因为在填写配置清单环节,计算机的各部分硬件是需要完全融合并灵活应用的,所以我要求原先组内的第一个同学组合起来,依次类推,完成重组。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组内同学知识互补,保证配机知识的完整性。
方式:
①教师介绍计算机硬件网站中所提供的自助装机板块。
②学生重新分组。
③教师要求每组同学递交《电脑配置清单》,可以直接网上生成,也可以在老师事先提供的电脑配置清单中填写完整。
④教师点评:检查学生所交表格是否有遗漏、错误的地方,所填内容是否正确,帮助学生改进需求分析,学生及时调整,重新提交。在教师点评环节,还可以针对性地介绍一些杂志中或网站里的“装机点评意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课内教学只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滴水,要想成为DIY高手就要不断地学习探索课外的硬件知识。
设计意图:学生教师协作完成本课最大的任务,也是贯彻始终的任务:虚拟装机。前两个任务都是为这一个任务做铺垫。
(四)总结提高
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我对本节课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做以简单的总结,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展示本地商家的“招聘要求”。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人生。从这些方面提出做为一名中职生应将:课堂学习、实际生活、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突出“技能训练”。
(五)作业提升
“一堂课的结束,不是知识学习的结束,恰恰是一个新的学习起点”本堂课的作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和实地电脑市场考察来配置具有一定要求的计算机,如实用经济型、游戏高清型计算机如何来选材,各做一份配置清单。
第四部分、教学反思
第一、我引用了新课改理念之一“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整节课采用15+30的教学模式,即讲解不超过15分钟,学生活动时间30分钟左右。
第二、分组竞赛答题,体现分层次教学。
第三、组间协作,多样学习。
第四、在第一个任务中个别小组(如外存、主机组)在硬件拆卸时遇到了“不会拆”的尴尬,所以教师引导学生灵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