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词语 发现词语的生命痕迹
我们都知道,造高楼大厦,光研究房屋式样,而缺乏必要的建筑材料,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图纸设计也造不出象样的房子来。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在精妙的思维中,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曾有人形象地说:“语文课要在语言文字中出生入死。”可见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多么得重要。本文就以丰富词汇积累,促进学生正确、贴切运用文中词语,浅谈一些看法。
让词语绽放生命的色彩
当词语被作者当成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时,它们都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冷冰冰”的词语也变得鲜活起来。通过平日的实践和摸索,我在课堂中力求根据词语的不同特点和理解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也真正感受到了词语的魅力。
重体验,提升词语的亮度
教学片断:《盘古开天地》
师:这个词谁会念?
生:滋润。
师:字音读准了,能读出感觉,读出意思吗?
(生茫然,这样的“词语教学”对他们来说也许是头一次。)
师:大家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
生:三点水。
师:对啊,水分多了,干燥的秋季变得滋润起来,万物滋润了,人滋润了,感觉就舒 服了!那该怎么读?
生:(齐)滋润。(有进步,但还不到“位”,还不够“味”。)
师:声音柔软点,再舒服点。
生:滋润。(声音柔柔的,感觉很舒服的样子。)
尽管学生可以通过工具书知晓“滋润”的意思,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就使学生不但真正记住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懂得这个词语的感情色彩,知道这个词应该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运用。此时,“滋润”在他们眼里不再是一个平面单调的词汇,它有着充沛的水分,它象征着万物复苏,它更带着人们舒服的感觉。这样,抽象的语言符号化为具体的事物,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语言文字的距离,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感情,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
做动作,展现词语的美度
文本中的词语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蕴涵着蓬勃生机的言语生命。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好动,乐于表演的特点,把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巧妙地设计成一个情境的“磁场”,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还原成鲜活的生活画面,吸引学生去学习,从而享受学习过程。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的第二自然段中“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这里的“拎”字表达了小村庄的村民非常随意砍伐树木的心态。如何让小学生感受到“拎”字背后的随意,作者的惋惜与谴责呢?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请孩子们分别演一演村民“拎着斧头上山砍树”与“拿着斧头上山砍树”,通过动作的对比,他们一定会切身感受到当时小村庄人们的那份随意与无知。
触联想,拓展词语的宽度
“尔非鱼,安知鱼不思?”——联想和想象,更见情趣盎然。教师要善于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激活他们的生命体验,发展创新思维和情感。
如在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学习第一自然段,我首先抓住“迷恋”一词展开了想象——“大自然里,还会有哪些可爱的小生灵呢?”话音一落,同学们饶有兴趣的思考着,与此同时,我还配用了《昆虫协奏曲》,“嗡嗡、呜呜”的声音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大胆进行想象,脑海中昆虫们活动的场面一幅一幅立体展现。有的说:“我看到两只螳螂在打架,打得可厉害了,可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是谁赢了”,有同学说:“我看到很多只蝴蝶在那儿翩翩起舞,玩得好快乐”还有的说:“老师,我听到有蜜蜂的声音,它们是不是在说悄悄话?”……通过想象,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气与美妙,真正体会到法布尔因此对大自然有着无限的兴趣。之后,学习“三天前,法布尔……谁在唱歌”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法布尔捉纺织娘的艰辛和对虫子的无限迷恋,我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想象:“这三天里,他都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这样的想象,可谓“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可能他会在捉纺织娘的时候把身体给摔伤了,不仅如此,擦药时也很疼”“说不定他捉虫子时把衣服弄脏弄烂这些事,会让爸爸妈妈训斥,可他也不在意”……此时的他们,思维灵活广泛,由此自然的走进了法布尔的生活。
让词语充满生命的底气
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拿真诚的阅读体验和学生交流,同时,还要在课堂上把这种深度适当地藏匿起来,将阅读体验感受的权利和时间交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文本进入学生的内心深处。
词语教学追求“涵”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哪怕是在很多人看来最简单的生字、词语教学。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的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
教学片断:《小松树和大松树》
师:小松树对谁感到惭愧呢?
生:小松树对大松树感到惭愧。
师:他为什么感到惭愧呢?
生:他是听了风伯伯的话才感到惭愧。
师:惭愧的人,它是怎么表现的呢?
生:低下头。
师:低下头的小松树会想些什么呢?
生:我怎么能这么看不起大松树呢?我对大松树那么没有礼貌,他都没有和我计较,我要和他道歉。
师: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感到后悔,这就是惭愧。
生:听了风伯伯的话,小松树明白了它看得远是因为大山爷爷把它托起来的,所以它很惭愧。
师:小松树很难为情,惭愧极了。假如你是小松树,你想对大松树、风伯伯说些什么呢?
通过对“惭愧”一词的深入体会和扩展,引导学生层层推进,上联下系,细细品味这个词,引申出惭愧的对象、惭愧的事情、惭愧的动作,通过几次语境的创设,引导孩子们去反复涵咏。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对词语的上下求索,前后勾连,不断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惭愧”所引起的对课文的融会贯通。
词语教学追求“异”
有的时候,面对一篇篇具体生动的课文,教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充满了自己的看法或想法,我们只有放掉一些自己的思想理解,才有机会聆听孩子们独特的阅读感受。
教学片断:有位教师在上老舍的《猫》一课
当学生初步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摩擦”后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对这个“蹭”字还能找到什么新的感觉?(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体会得真好!大家看,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似的蹭着老舍爷爷的腿,还蹭出了什么?
生回答:蹭出了可爱,蹭出了友谊,蹭出了顽皮,蹭出了它的天真活泼,蹭出了乖巧,也蹭出了相互间的感情。
师:说得多精彩呀!同学们,一个“蹭”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猫的可爱,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爱猫,猫爱人”的动人画面。
一个简简单单的“蹭”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动作描写,本是一个平面的汉字,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充满想象的感悟下,一下子就“立”了起来,丰满起来,这样的语言感悟过程,同时也是享受语言的过程。
词语教学追求“实”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通过语言文字逐步深入地理解文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片段:《装满昆虫的口袋》
师: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花丛中翻飞的蝴蝶,洞穴里隐藏的虫子,还是小河里游动的鱼虾,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那他看到了哪些昆虫呢?
无论 ,还是 ,都引起他无限的好奇心。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循循善诱,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词语和句子教学,让学生在感悟语言文字的同时,结合生活体验理解关联词,学生从理解词语到进行句式训练,通过这样的练习,把这些词语真正落到了实处,从而也把感悟和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让词语抒写生命的足迹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拓宽词语的广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词语的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
1. 使用“迁移”
在词语教学中,不同样式,不同意蕴的言语之间的勾兑,这样的词语教学,因为有了多重文本的参与,而使得词语的的理解水到渠成。一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纷纷夸赞”的——师:你想一想,当时除了商人、教书先生两位夸赞画家戴嵩以外,还会有谁呢?/学生说了很多。/师:你夸赞一番,我夸赞一番,他也夸赞一番,大家都在夸赞,用一个词语表示,就是——/生:纷纷夸赞/师:如果你说一句,我说一句,他说一句,大家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就是——/生:纷纷发言/师:如果你唱一句,我唱一句,他唱一句,大家都在唱歌,这就是——生:纷纷歌唱/……/出示词语,引导学生读一读(纷纷夸赞、纷纷发言、纷纷歌唱……)。
这样,教师不但引导学生理解了此类特色词语的意思,而且水到渠成地进行了“迁移”,达到“以一词带多词”的效果。
2. 使用“解字”
我们常说,课前要好好的钻研教材,对文本的整体要有所把握,认真分析逐
字逐句,掌握文章的关键词句……课前做好了充分预设再步入课堂。但往往我们却只是一味的钻教材本身,却忘记了赋予文字本身的意义。
在一次听李卫东老师的《小红松救活了》一课,在讨论“立”字是否是马永顺爷爷的动作时,李老师让学生换成“扶”字,才终于明白“立”也是人物的动作词。教学“栋梁”时,先在黑板上画出房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一目了然,然后引申,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个词是“房子上面最高的横梁”、“家里起重要作用的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还有“基”和“础”的教学,以介绍两字的来源的方式,让学生的理解也很到位。
3. 使用“换词”
有一些词语运用找它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会更好的思维,帮助儿童理解词语的意思;另外,还可以运用课堂上现场生成的一些认识来换词理解文本中的词语,加深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又如李卫东老师的《小红松救活了》一课中,讲到“快来看啊!受伤的小红松救活了!”李老师让学生把理解“栋梁”时写在黑板上的“无价之宝”“心肝宝贝”“我们的孩子”等等词语,代替“受伤的小红松”机智地练习说话。
生1:“快来看呀,小生命‘复活’了。”
生2:“快来看呀,小生命‘苏醒’了!”
生3:“快来看呀,这个无价之宝绽放了奇异的光彩!”
生4:“快来看呀,我的孩子得救了!”
生5:“快来看呀,心肝宝贝痊愈了!”
学生在不断进行的语言积累中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4. 使用“品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词深入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语言蕴含着的深刻含义,感受语言所包含的丰富情感,让词语和学生的精神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这样,词语也就越来越难以遗忘。特级教师张祖庆《在大熊猫的故乡》一文的词语品读教学,颇有新意,值得我们鉴赏。
师:课文中有很多词语非常美,我们来欣赏一下,请看屏幕——(出示一组词语)
苍绿幽静 鸟呜声声 郁郁葱葱 泉水清清 箭竹茂密 流水涓涓
师:谁来读一读这两组词语?(学生读,语气平淡)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的语言是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读某个词语,品味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师:真美!来,你再来读读这个词语,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生:苍绿幽静。(读得抑扬顿挫,很有绿意浓浓的感觉)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师:“流水涓涓”是指水很干净吗?
生:(沉思片刻后顿悟)“流水涓涓”就是水流得很细,很慢。
师:对!请你把这种流淌着细细水流的舒缓读出来吧。(学生读其余的语,都读得绘声绘色)……
老师鼓励学生发现词语的个人意义,“横看成岭侧成峰”,学生在自悟的基础上,身心愉悦,自然而然就读出了词语的内涵,读出了自己的情感。在品读教学中,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更多的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如话的品读中,学生感受到了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魅力,情感自然生成。
诵读、博览齐下,以词语积累为轴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语言之“米”源充足,加之教师精心指点,何愁学生做不出美妙可口的语文“饭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