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教育百科小课题

聋校语文教学案例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11-06 09:2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一张纸条
  •   公告:

    

 《一张纸条》教学案例
课文《一张纸条》(又名《一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尊严》),通过作家回忆自己小时候,为了得到一本梦寐以求的《格林童话》,第一次打开抽屉,试着拿走了父母亲放在里面的钱。当他再一次如法炮制想拿钱去买盼望已久的《绿野仙踪》时,却发现抽屉里留了一张父母亲写的纸条,上面写着:“峰儿,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是一个好孩子的。”这句充满父爱和母爱的深情话语,给了作者一生的尊严,也让所有读者感动,体验到了浓浓的人文情怀。但聋生由于听力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感知、记忆、言语和思维活动,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很难从语言文字中真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运用以往的讲读方法,我会在课上讲得多,并分析得很“透彻”,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但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就失去了灵性、悟性。
根据教材人文性强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紧紧抓住文中这两句话:父母写在纸上的话和 “这张纸条给了我一生的警示、清白和尊严”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反复朗读,培养语感,感知语言文字
《一张纸条》是一篇内涵丰富的文字简炼的文章。文中父母留给作者的那张纸条:“峰儿,你是一个好孩子,爸爸妈妈相信,你会永远是一个好孩子。”是父母在知道孩子第一次拿钱这个事实后写的。如果教学时,教师只是这样直白地告诉学生句中的涵义,就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课上,我让学生通过眼、口的第一信息系统去感知语言文字。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去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学生投入地去朗读。边读边思考和讨论为什么父母在纸条中要两次出现“好孩子”。
(课堂实录片断)
师:(再读句子)想想为什么父母在纸条上两次出现“好孩子”?
生:第一次出现“好孩子”是父母对作者的肯定,认为他本来就是一个好孩子。
生:第一次出现“好孩子”是父母在知道作者拿过第一次钱后,相信他会改正的。
生:第二次出现“好孩子”是父母对作者的要求,希望他做个诚实、清白的人。
生:第二次出现“好孩子”是父母相信作者会吸取教训,永远成为一个诚实的,不再犯类似错误的人。
师:对,父母知道孩子犯了错,并没有批评他,而是用亲切的语气,鼓励他,相信他会永远是一个好孩子的。
讨论之后,我又以有表情地朗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对“尊严”一词的含义进行感知和领悟,并增强其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从而初步体会到父母的一番苦心。

二、创设情境,演示情节,体会思想感情
读,能迅速感受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但有些文字更需要学生发挥联想,变教师分析为学生边读边表演,从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文中“平时,父母总是把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抽屉的钥匙就放在写字台上。几经犹豫之后,我试着用钥匙打开了抽屉,从里面拿走了一张一元的纸币。”这两句话是作者第一次试着拿钱时那种复杂的心理,我让学生在有表情朗读、理解的基础上,创设教学情境,表演课文内容,在课文的文字符号与现实的生活图景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在情景表演中体会到作者第一次打开抽屉时那种“拿”与“不拿”的内心犹豫不定的心理状态。

三、展开想象,补充情节,丰富课文内涵
某些文章在叙述中会留有“空白”,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拓展意境,补充情节,感知课文内容。
本文,就有好几处可拓展、补充的地方。如:当作者第二次打开抽屉,看见父母亲留下的纸条后,“感到非常惭愧”。他“惭愧”什么呢?课文没有直接写明。于是,我利用这个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充课文情节。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答案也不只是“作者知错了”那么简单几个字了。
(课堂实录片断)
师:当“我”再一次打开抽屉准备拿钱去买《绿野仙踪》时,却发现了一张纸条,“我”看了纸条后,感到……?(学生齐说)
生:“我”看了纸条后,感到非常惭愧。
师:作者“惭愧”什么呢?
(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言。)
生:父母那么信任“我”,把钱放在抽屉里,而“我”却随便拿钱,真不应该。
生:“我”没经父母的同意,自己拿了钱去买书,是不对的。
生:“我”拿了家里的钱,父母不但不骂“我”,却说“我”会永远做一个好孩子。所以“我”很惭愧。
生:原来父母早知道“我”拿钱的事,他们却没有批评“我”。“我”很惭愧。
生:父母没有批评“我”,还鼓励“我”,“我”感到脸红。
生:“我”拿了一次又想再拿一次,真不应该啊!

四、认真体味,深入领会,诱发情感体验
赞可夫指出:“只有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到那个具体事物,认识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由此可见,只有化抽象的文字为形象的画面,指导学生将语言文字所代表的事物与亲身实践、具体实际、所见所闻形成的表象联系起来,才能激发情感体验。
在帮助学生解读课文内涵的教学中,我还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感受,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地是让孩子懂得了语文不仅仅是字词句篇,它还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基于学生之间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因此,每个人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但只要是学生真实情感的“喷发”,那么谈多谈少,谈深谈浅又何妨呢?课堂上,大家畅所欲言,有的谈了对文中父母教育孩子的看法:觉得作者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很好。不像自己的父母,如果犯了错,父母会严厉地批评,有时甚至会打骂,他真希望父母也能看看这篇文章。有的想到了过去学过的课文《诚实的孩子》,与这篇课文差不多,都是提醒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有的把自己过去做过的错事也大胆地说了出来:一次,我问妈妈拿了两元钱,说是去买橡皮,但我却拿钱去买了吃的东西。回家后,我还骗了妈妈,说小店关门了。还有的则用一句格言来表达自己学了这篇课文的感受,“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朋友。”……
在交流中,我也谈了自己的阅读感受,体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互动式的学习。通过这样的交流,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懂得了学习语文不仅仅是理解词句,还要体会语言文字所包含的人文精神。
在读中有所领悟,在读中锻炼语感,在读中抓住主要内容,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与感悟中体验浓浓的人文情怀。此时,语文便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