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化学初中化学

《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11-22 16:3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产生电泳现象的原因:因为胶体的微粒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了定向移动,产生了电泳现象。

【板书】3、电泳现象

观察后叙述实验现象:阴极附近颜色变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

思考、得出结论:

1、通电后,阴极附近Fe(OH)3胶粒增多了。

2、说明Fe(OH)3胶粒是带正电荷的。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逐步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向学生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

思考:为什么胶体微粒带有电荷?哪些胶体带正电荷?哪些胶体带负电荷?

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1、胶体微粒带电荷的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吸附阴离子的带上负电荷,吸附阳离子的带上正电荷。

2、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述】简介电泳原理的应用

1、陶瓷工业中,借助它来除去粘土中所混杂的氧化铁杂质。简述方法。

2、溶胶也可发生电泳现象,如在水泥、冶金等工业中,通高压电于含烟尘的气体时,可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环境,保护人民健康。倾听、思考。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教育学生关心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问】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胶体稳定的因素,那么我们能否有针对性地想出办法来破坏胶体的稳定性,使胶粒彼此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下来呢?

归纳总结,出示探究方案:(投影)

开展讨论,提出消除胶粒所带电荷的方案。

1、电解质溶液;

2、带相反电荷的胶粒;

3、加热。

实验,观察现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1)浑浊

2)浑浊

3)产生沉淀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导阅读】教材第35页第3段,思考产生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胶体凝聚概念和凝聚方法。

【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胶体?

讨论,回答:淀粉胶体、土壤胶体、血液、云、雾、Al(OH)3胶体等等。

(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多媒体演示】实验介绍半透膜

【设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小结】1.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能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

2.介绍渗析方法及应用观察实验,叙述现象。

思考后回答:溶液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而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思维能力。)

【过渡】在实验室我们也可以亲自动手制一些胶体。学生实验(多媒体演示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