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1-11-27 08:0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初中思品 心理渗透 在震撼与思索中学会坚强
- 公告:
在震撼与思索中学会坚强
——一堂思品学科的心理渗透课教学设计
有人说,心育和德育是学生腾飞必不可少的两个翅膀,而思想品德学科正是架起两育的桥梁,现代课程改革的最高理念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科学精神是人类满足自我求真的心理需要,而人文精神则是满足人的生存、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需要。新课改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一例外地需要依托心理规律去实现,特别是情感态度的获得,价值观的形成。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在我的思品课堂中从教学目标的确定、到教学过程的设计,我总是注重人文关怀、凸显两育并举。
以我刚刚上过的一堂思品课为例,课题是初一思品第三课第三框《珍爱我们的生命》。在教学目标确定上,我改变传统的或应试教育的教学目标。因为这种教学目标的片面性就是仅把学科教学定位于知识、技能的传承,只把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的单线过程。显然,这种教学目标既忽视了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的培养,也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多维特性。我是这样确定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生命的珍贵,了解一些常用的求生、救生(自救、求救、救人)方法。知道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应该尊重自身和他人的生命;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懂得人的生命不仅有时间的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差别,知道怎样的生命才更有价值;懂得要提升生命的价值应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2、能力目标
学会判断紧急情况的能力;提高紧急情况下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自我生存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珍惜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锻造坚强的意志品质;热爱生命,立志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
思品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贵在潜移默化,贵在“润物细无声”,它更多的时候是内隐的、暗示的、濡染的,而不是外显的、径直的、刻意的。因此,思品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更多地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应注意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知识传授的同步性,应注重良好课堂心理氛围的营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伴随《重生》歌曲,播放汶川地震中让人震撼画面。
交流:看到一幅幅震撼心灵的画面,听到咚咚心跳的声音,触摸自己跳动的脉搏,我们感悟到什么?
教师:生命脆弱需要我们的呵护,生命的唯一需要我们的珍惜。
(设计意图:由师生们交流地震的感受引入生命的主题,能够使学生们自然而然的思考有关生命的问题。)
活动一:情景再现(龚天秀锯腿求生:原来生命如此坚强),采用图片、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明确,当面对如此情景时要坚定求生意志,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活动二:出谋划策
以写回信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劝说同龄人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可贵,肯定自己的生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们以知心姐姐的身份给读者回信,学生有新鲜感、使命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在劝慰同龄人的过程中肯定自己的生命。)
活动三:读而后思
泛读小故事“高贵的施舍”,然后思考“乞丐”前后对待生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母亲的施舍是叫“高贵的施舍”?
(设计意图:师生之间以问答的形式对一则小故事进行分析理解,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他人生命的可贵,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
活动四:畅所欲言
关于生命的价值,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有人说,活的越长越有价值;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可以用金钱来衡量;还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做贡献的过程中才能显出生命的价值。
(设计意图:学生们通过对别人看法的评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们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并学会延伸生命的价值。)
作业:珍爱生命我能行
(设计意图:填写表格本身就是巩固本堂课教学的过程,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本堂课很少有空洞的说教,主要通过观察、启发、分析、讨论等形式,层层深入的引导,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和自我教育,在震撼与思索中学会坚强,懂得尊重,知道珍惜。一堂看似波澜不惊的思品课,触动的却是纯真的心灵,而唯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总之,思品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径。这不仅是因为学科课程本身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密切和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以及学科教学本身在学校教育中的独特地位,而且它确实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