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九年级思想品德

湘教版九年级思品教案 第四单元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03-20 11:2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第四单元  理想与使命教案
 
单元分析:
             
  一、具体教学目标
      1、明确现阶段我们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要把各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有机地结合起来,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
      4、要勇于承担责任和努力完成使命,用正确的理论作为思想引导,培养创新精神,乐于奉献。
二、单元整体框架
      前言:设计了"张云倬的思考"这一小情景。一方面,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成长,另外一方面提出直接提出本单元的主题"理想与使命"。同时也指出一个人要有理想与使命,一个国家同样需要理想和使命。
      
      第一节"畅谈理想",包括"多彩的个人理想"和"远大的社会理想"两个内容。在"多彩的个人理想"里,共讲了"什么是理想""理想的变化""理想的影响""理想与幻想、空想的区别(理想实现的条件)"四个内容。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这一框题,讲述了三个内容:"什么是社会共同理想""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实现社会共同理想需要艰苦奋斗"。
     第二节"感受使命,"包括"不同时代  不同使命""新的时代   新的使命"两个框题的内容。"不同时代  
      不同使命"这一框题,主要是通过讲述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的事迹来论证,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因面对的主要问题不同,那不同时代的人们所肩负的使命也就不同。"新的时代
       新的使命"主要是讲述现阶段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节"坚持理想 
      担当使命",包括"思想引导人生""实践锻造人生"两个内容。第一框题"思想引导人生",讲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教材从"三个代表"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及与"西柏坡精神"的联系等方面来进行了阐述。第二框题"实践锻造人生",主要讲了"勤于学习、立志成才""甘于奉献
       勇于创新"两个内容,
  
           
 
 
第一节   畅谈理想
第一课时   多彩的个人理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什么是理想并进一步树立远大理想。
      2、明确理想是在不断变化的,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3、区分理想、幻想与空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凡有所成就的人必经"立大志"阶段,"志"就是人的理想,它犹如浩瀚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如果没有他,在我们受挫折时就会萎靡不振,唉声叹气!这无疑不利于我们成才,因而我们必须时刻以"志"激励自己成人成材。
    二、讲授新课
    【提问】理想是我们前进中的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那什么是理想呢?
    (学生看书后回答)
    【明确】理想,是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蓝图和设想。
    【提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过去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又是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理想)
    【明确】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加深,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理想。
    【读书指导】教材75页《我的理想》
    【议一议】“母鸡的理想是在庭院中啄食,所以它的翅膀就不能再飞翔;鹰的理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才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你认同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进行归纳)
    【明确】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
    【提问】假如人生没有理想,会怎样?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6页马加爵的事例)
    【明确】如果人生失去理想,失去追求目标,失去正确方向,就容易走上歧途。
    【提问】理想与幻想、空想有区别吗?
      (学生讨论并回答)
    【明确】幻想、空想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改编、随时可以丢弃的梦,而理想意味着要有把它变成现实的动力、勇气和方法。
    三、小结
      合唱歌曲《真心英雄》结束本课时。
    四、巩固练习
    1、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对理想的认识会不断             ,也会不断           自己的理想。
      2、下面关于理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理想都是正确的、崇高的②理想是人们对于自己未来的设想③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目标④理想一经确立,是不会改变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理想与空想、幻想的本质区别是(  )
      A、实现理想和实现空想、幻想的动机不同
      B、实现理想和实现空想、幻想的方法不同
      C、实现理想和实现空想、幻想的勇气不同
      D、理想是可以实现的,是未来的现实;而空想、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课时   远大的社会共同理想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社会的共同理想
      2、了解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共同理想
      3、明确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教学重点:共同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理想并不仅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国家和民族。从一个人理想的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对个人未来的设想和希望,它包括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和家庭的理想;社会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在畅谈了我们的个人理想之后,我们一起来了解我国的共同理想。
      二、讲授新课
      【师】社会共同理想是对美好的社会制度的追求和向往,是处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共同的奋斗目标。你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社会理想?
      【生】(讨论2-3分钟,然后派代表回答)
   (一)回顾旧知识:
      1、什么是理想?
      (1)提问多名学生——他们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设想(或打算、安排、设计、希望、憧憬、蓝图等)。
      2、理想的作用:
      (1)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想:理想是丰富多彩的。
      (2)不同的理想造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理想指引着人们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并取得成就,所以人们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是航标”。
      两种不同的理想:
      (1)个人理想:是个人对自己未来的美好设想。
      (2)社会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成员对社会未来的美好设想。
      (3)两者关系:
                             社会共同理想制约个人理想的实现;
                            个人理想促进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
      (三)理想的实现:
      (1)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但是理想的实现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良好心理素质;艰苦奋斗、高度奉献的精神品质;遵纪守法的法律纪律意识与观念;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的学习、工作方法;健康的体魄;等特别是需要艰苦奋斗精神)。
      (2)理想的可实现性正是理想区别与幻想、空想之所在。
      (四)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理想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三、练习巩固:
      1、当代中学生身上应该有那些理想?
 
 
 
第     二      节
第一课时   不同时代  不同使命
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各个时代的先进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了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所肩负的使命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不同时代人们的历史使命不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使命,这是一个庄严而神圣的字眼,我们曾无数次地看到、想到并提到这个词。可你是否真正的了解使命?什么是使命?它与理想有何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
      二、讲授新课
      【生】阅读81页小体字,思考:为什么说使命是个沉甸甸的字眼?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进行归纳)
      【师】使命是把个人的人生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中而形成的神圣责任感,是个人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自觉认同和担当。从古到今,无数仁人志士都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一起来感受他们的那份赤子之心。
      【生】齐读82页先辈历史使命感的论述
      【师】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历史使命不同。鸦片战争前一百年和后一百年人们的历史使命分别是什么,你知道吗?
      【生】阅读82页小体字,进行回答。明确:
      鸦片战争前一百年人们的历史使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鸦片战争后一百年人们的历史使命: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富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师】你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担当历史使命的事迹和故事?
      (学生讨论后派代表回答,教师根据下列内容进行补充)
      1、全国劳动模范徐虎,是一个水电维修工人,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曾说:"你不奉献我不奉献,谁来奉献;你也索取我也索取,向谁索取?""辛苦我一个,方便千万家。"
      2、李向群,海南省琼山市人,1978年9月出生,1996年12月入伍,1998年8月入党,上等兵军衔。1998年8月,他在湖北省公安县抗洪抢险斗争中,一直带病坚持战斗,因极度劳累引起病情恶化,不幸光荣牺牲,年仅20岁。李向群同志短暂的一生,是胸怀远大理想、努力奋发进取的一生。在学校读书时,他品学兼优,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在家庭拥有百万资产的情况下,他不图一家富裕,毅然参军报国。入伍后,他立志献身国防事业,努力争做"四有"军人,被评为"优秀士兵",荣立三等功。他刻苦学习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写了近10万字的心得笔记,参加法律函授被评为"优秀学员";苦练军事技术,20个训练课目,获得17个优秀,被团里评为"训练尖子";关心同志,乐于助人,战友们称赞他:"不是党员做的是党员的事,不是干部操的是干部的心";艰苦朴素,克勤克俭,"身为特区人,不当特殊兵",把省下来的上千元津贴费捐给战友和群众;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曾从水、火中和爆破现场救出5名老人、儿童和战友。特别是在运河年抗洪抢险中,他随部队坚守荆州长江大堤,带病顽强拼搏,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抢救醒来后,又拔掉输液的针管上堤战斗,直至献出年轻的生命。
      3、我国著名的植物病毒专家彭加木,生前以同病魔做斗争的顽强意志和甘当铺路石子的奉献精神而闻名于中国科学界,他曾在医院的抢救室里写下这样的一首诗:"昂藏七尺志常多,改造戈壁意若何?虎出山林威失恃,岂甘俯首让沉疴!"
      4、金灭北宋之后撤出了开封,新成立的南宋政权任命老将宗理泽为东京留守。宗泽整顿防务,积极支持当时北方义军的抗金斗争。各路义军近百万人,云集在开封周围,准备听从宗泽统一指挥。宗泽先后20多次上书,要求还都开封,收复失地,都被高宗拒绝。不久,他忧愤而死。去世前,宗泽吟诵着杜甫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连呼三声"过河"!怀着巨大的遗憾,离开了人间。他因此而名垂千古,永远地为后人景仰。宗泽可以说是因爱国而死,因爱国而不朽。
      5、李国安,北京军区给水工程团团长。1946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是共产党使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从小时候起他就对共产党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学会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写的最好的一篇作文就是《党啊,我伟大的母亲》。15岁参军后,他最大的愿望是早日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李国安在部队40年,党叫干啥就干啥,先后当过骑兵,干过医生,挖过煤,种过地,搞过营建,无论在什么岗位,干什么工作,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服从组织需要,干好本职工作。提干后,他曾当过10年排职,10年连职,10年营职,从没有任何怨言。不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农场期间,他带领官兵每年为部队创收数十万元;担任后勤处长,他下大力抓好部队的基础建设,改变了营院面貌;担任团长后,他致力于建设现代化的野战给水部队,固定资产由原来的几百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3亿多元,使部队的战斗力提高了近10倍,该团还荣立了集体一等功。他们团先后完成了解决内蒙古边防10万军民吃水、用水难的"952"工程、张家口地震灾区的"救灾扶贫百井"工程、纪念江主席视察他们团的"992"工程和改善呼和浩特地区生态环境的"大青山生态绿化"供水工程,共为边疆军民打井500多眼,收集了2万多个水文数据。完成普查面积8.4万平方公里。这些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把党的温暖送到了人民群众的心坎上。1994年春,李国安因患腰椎管肿瘤,下腰部3块椎骨各被切除了1/3,留下了一条无法愈合的骨槽,但他围着一条15厘米宽的钢转腰,又拖着病体上路勘察。在4个多月里,他总行程24800公里,获取大量第一手资料,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写出了22万字专题报告,还勘察了109眼井位。他用自己"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模范行动,忠实地履行了我党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模范团长"。
      三、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机遇的世界,我们应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四、巩固练习
      1、使命是个人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              中而形成的神圣责任感,是个人对               的自觉认同和担当。
      2、下列关于使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使命就是把个人的理想融入社会共同理想中而形成的责任感②使命就是个人必须做完某件事情③使命就是个人对社会共同理想的认同和担当④使命是个人奋斗的动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第二课时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现阶段我们所肩负的使命是: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教学重点、难点:个人理想与历史使命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担负的历史使命不同。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担当起怎样的使命?如何将自己的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融为一体?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师】什么是使命?
      【生】(回顾旧知,进行回答)
      【师】我们的社会共同理想是什么?
      【生】(继续回顾旧知,进行回答)
      【师】由此可见,我们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师】明确: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全国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每个人都应承担的历史使命。
      【师】可有的时候,我们的个人理想会与社会理想发生矛盾,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先来进行一下自我盘点。
      【生】完成下列盘点:
      我的人生目标是                                                                   
                                                                             
                                   
      我的奋斗动力是                                                                   
                                                                                
                                                    
      我的知识追求是                                                                   
                                                                                
                                         
      我的人格追求是                                                                    
                                                                                
                                       
      我的生活追求是                                                                    
                                                                                
                                    
      当我的理想和时代要求不一致时,我会这样做                                                      
                                                                      
                     
      【师】个人理想和历史使命并不是对立的。一个人的理想往往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一般来说,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视野的开阔、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依次减弱,社会的影响逐步增大,而且理想的形式也存在不同的水平。我国的一些心理工作者把中学生的理想形式从认识角度分为三种发展水平:一是初级水平,即具体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低年级学生;一种是中级水平,即综合形象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中年级学生;一种是较高级水平,即概括性理想,这主要表现在中学高年级学生身上。也就是说中学生的年龄越大,年级越高,他们的理想层次越高。
 
        而对于中学生理想倾向性发展水平,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中学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我以为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现在还不太清楚"等。这种心态的出现与这一阶段青少年年龄、知识与身心发展水平有关,由于思想还不成熟,再加上教育跟不上,使他们尚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有时动摇不定。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难又退缩。"这一类同学思想主流是向上的,但还缺乏持久性和坚定性。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这一类同学把理想和职业联系起来,但往往又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相分离,这就需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和人生观的教育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同学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事实表明,目前在中学生中具有远大理想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反映中学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师】你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扮演着什么角色?你认为自己对这些角色的扮演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不成功的?
      【生】(讨论后发言)
      【师】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个人之于社会,等于细胞之于身体。要一个人身体健康,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社会要求其成员都能很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从而为21世纪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生】填写84页诗歌补充
      三、小结
      青春是美好的,没有使命感的青春便是贫血的青春。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在任何一个时代,青年都是社会上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我们要实践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使自己的青春光彩照人!
      四、巩固练习
1、个人理想只有与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它才会有更深厚的           和            。   
2、陈天华万里寄血书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 ,1903年留学日本,当时,沙俄军队侵占满洲,软弱无能的清政府有谋划同俄国政府私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陈天华悲愤欲绝,不禁张开双臂,大声呼喊:“拯救祖国!四万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咬破手指,拿出一叠纸,用血指写道:“救国!”随后,手不停画,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同胞起来斗争……他一连写了十几幅,因流血过多而晕倒,晕倒时还高呼:“救国!救国!”
      别人把他救醒后,劝他休息,他不肯,挣扎着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日本寄回国内学校。那一幅幅血书像火炬,点燃了同胞的爱国热情;那一个个血字像号角,召唤同胞奔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
      ⑴材料中的陈天华处于什么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有志之士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⑵请你写出此时期三个以上的历史人物。                                                        
 
第三节    坚持理想  担当使命
第一课时    思想引导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三个代表”的含义
      〖能力 〗用正确的思想引导自己的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难点:
               “三个代表”是引领我们前进的指导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二、讲授新课
      【提问】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80年。在前80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80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80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都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
      【提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辉煌成就,是因为坚持了正确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指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它指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了哪些光辉业绩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明确】实现了独立、民主、统一、富强
      【解说】事实证明,只有正确的思想,才能引领我们走正确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
      【提问】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脉相承的思想有哪些?
            〈学生阅读“信息平台”后讨论并回答〉
      【明确】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大成果
                    邓小平理论----------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大成果
                   三个代表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继承
      【提问】什么是 “ 三个代表”?它对实现共产主义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明确】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人民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人类获得彻底解放,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提问】你知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吗?你知道“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吗?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明确】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提问】学习“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对我们青少年有何意义?
      〈学生讨论后畅所欲言〉
      三、小结
      实现理想和担当使命不是靠豪言壮语,而要靠实际行动,而实际行动又需要正确思想的引导。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实现人生理想和承担历史使命的指导思想。
      四、巩固练习
      教材88页“说一说”
     
  
第二课时    实践锻造人生
教学目标:
      〖知识〗担当使命要勤于学习、立志成才、甘于奉献、勇于创新
      〖能力〗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立志成才、甘于奉献
教学重点、难点:
      绚丽的人生需要实践来锻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教材88页王守仁语
      【提问】这段古文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人不可无志,立志是为人之本。
      二、讲授新课
      【解说】勤于学习、立志成才是我们实现理想、担当使命的重要保证,只有努力学习,完成好作为学生的最大任务,掌握了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更好地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的一生只能享受一次青春,当一个人在年轻时就把自己的人生与人民的事业紧紧相连,他所创造的就是永恒的青春。我们要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但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可能都会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经历,当然,也会有努力坚持的事情。
      【说一说】1、我不能坚持的事情                                                           
                            
                       2、我不能坚持的理由                                               
                                        
                       3、我坚持做到的事情                                               
                                          
                       4、我坚持的理由                                                 
                                             
      【解说】实现理想,担当使命,不仅要立志,更需要我们甘于奉献、勇于创新。奉献就是乐于助人,关心集体,报效祖国。
      奥斯特洛夫斯基讲,"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而斗争。"这段话家喻户晓,当年所有的年轻人都抄在本子上。雷锋有一段话,"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当时年轻人都将此奉为经典。马克思17岁时就有很高的精神境界,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写过这样一段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先哲、英烈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理解应该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为自己的家人、同学、老师,为我们的国家、民族作出了怎样的贡献?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呢?
      〈学生展开讨论,教师应多给一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
      【出示材料】
      人才应具有的素质
      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请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李开复和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参与关于人才问题的对话,两人分别对什么是人才谈了自己的认识。
      李开复:人品、智慧、团队精神
      陈章良:创新、执着、自信
      【提问】你对李开复和陈章良关于人才应具有的素质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解说】有人形象的将人才分为四种类型,看看你属于哪一种,你希望自己成为哪一种?
      〈学生阅读教材90页“咨询窗口”后进行回答〉
      【解说】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形势逼人自强、催人奋进。我们要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打下坚实的知识功底。在学习中,还要善于创新,善于实践,善于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去,不断成才。
      【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哪些方面来检验自己是不是一个有创新意识和尝创新精神的人?
      〈学生讨论回答〉
      三、小结
      出示材料,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想•追求》
      我徘徊在人生的路口
      听秋风和小鸟鸣奏
      我在寻,我在觅
      青春的理想、人生的追求
      我曾想到月亮上眺望地球
      我曾想去大陆架开采石油
      我曾想使漠漠荒原变为绿洲
      我曾想在海角天涯发展旅游
      多少寒署,星移斗转
      一个个理想都变为梦境
      我知道
      消沉,只会枉过一生
      叹息,只能空白少年头
      我不愿作时间的过客
      来去匆匆,足迹未留
      命运给我们安排了坎坷
      现实给我们留下了怨恨
      我们只能选准人生座标
      去奋斗,去追求
      我走呵,走
      翻过了山头还有山头
      我走呵,走
      跨过小溪还有江流
      不停歇,莫回头
      我要放舟历史的长河
      去发现永无穷尽的真理
      给未来的世界
      留下一点小小的纪念
       
      四、巩固练习
      某企业在某报刊登了如下招聘启事:
      诚聘:(一)运营副总(1名),本科以上学历,6年以上管理经验,具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宏观决策能力,责任心强,富有团队精神,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二)区域销售代表(6名),专科学历,2-5年产品销售工作经验,吃苦耐劳,做事踏实,责任心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计算机软件。
      (1)这则招聘启事反映了当今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
      (2)该企业的招聘条件对青少年的成才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