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扬州慢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5-07 17:10: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扬州慢
  •   公告:

    

 《扬州慢》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充分的展示自己,感悟语文课堂的魅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作为辅助学生展示自我的帮手,即时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完成教学任务。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本节课。
二、教材分析
姜夔的《扬州慢 》是高中语文选修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专题的推荐作品。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而《扬州慢 》在写景抒情上又具有代表性,对《扬州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消化单元知识,强化单元重点,所以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重,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词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诗歌中景与情的关系,巩固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理论分析鉴赏诗歌。
过程与方法:1、诵读法。2、点拨法。3、品析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诗人为国家的残破以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沉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分析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难点: 解读、思悟 、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四、方法探究:
(一)教法: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的教学离不开诵读,我将诵读法作为自己教学设计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多种方式的诵读去表现文中主人公姜夔目睹满目凄凉衰败的景象所产生的无限感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对学生的诵读要求是: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个性,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逐渐完成对文章情感的品味,内容的分析,表现手法的探究,让学生不仅品出了感情,还学会诵读以及对诗歌的鉴赏。所以在教学中我打算将诵读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再配上我适时的点拨有效的引导去激发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行鉴赏其中的诗句。
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诗歌鉴赏氛围
( 二 )学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为此我设计了朗读法、讨论法、品析法等激发学生品读诗歌的兴趣,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朗读、答问、赏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引导性。让学生在诵读中体味诗歌的意蕴,体味作者的情感,真正完成本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教学要求。
五、学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1、欣赏配乐朗诵《诉说扬州》(资料来源:土豆网)
(设计意图:欣赏扬州的优美风光,营造情感氛围,为后面诗歌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导课:
由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下扬州”可以知晓,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古代诗人曾用“春风十里扬州路”,“十里长街市井连”等诗句来描绘它的市容。让扬州成了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绕的地方。然而,经过战争的洗劫,昔日繁花似锦的扬州变得一片荒芜,再到扬州会是怎样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二、解题及诵读提示
(设计意图:题目的解读,让学生了解本词的内容和为后面的诵读埋下伏笔。)
“扬州慢”,既是词牌又是词题。
扬州——词的内容 慢——慢词(曲调舒缓)
朗读指导:曲调舒缓、吐字宜慢、 停顿稍长。
三、解读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
(设计意图:贯穿第一单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诗歌鉴赏方法,达成本课知识能力目标1)
作者简介:

背景介绍:

五、学习词前小序: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信息筛选能力,明确本课小序交代的内容并且对小序的分析有助于学生下一步理解本词的情感。)
明确:
写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
所见所闻:夜雪初霁 荠麦弥望 四顾萧条
寒水自碧 暮色渐起 戍角悲吟
写作原因:感慨今昔
他人评价: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补充:怆然、悲:词的感情基调是悲切、伤感、深沉的
六、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设计意图:注意本词中的多音字及易错字的读音及写法,把握本词音节的停顿。)
强调字音:
少(shǎo)驻初程 荠(jì)麦青青
胡马窥(kuī)江 豆蔻(kòu)词工
指导诵读:
词的节拍不像诗歌哪样整齐划一,诵读时要注意音节的停顿。例如:“犹/厌言兵 算而今/重到虚惊 年年知/为谁生”
七、意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了解词作大意,初步分析本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达成本节课知识能力目标2)
指导诵读:
这首词的有些特殊句式被称为“一字逗”,因为它开头用一字领起,其意义直接贯穿到本句及下句,读这类句子要读出提示语气,例如:“过/春风十里”的“过”;“尽/荠麦青青”的“尽”;“自/胡马窥江去后”的“自”;“纵/豆蔻词工”的“纵”;“念/桥边红药”的“念”。
合作探究一
(问题预设):
1、找出《扬州慢》中写景的词语和抒情的句子,并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明确:
描写之景:
所舒之情:
2、上阕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字?为什么?
明确:

八、情读课文,把握情感.
(设计意图:在朗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把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体会本词情景交融、缘景明情的写作手法。)
合作探究二
(问题预设):
1、词人是从什么角度来渲染“空城”的?
明确:

2、词人穿越时空,想象唐朝的杜牧来到扬州,他会是什么感受?
明确:

教师小结:
指导诵读:
刚才,我们已经对这首词的内容作了分析,因此,在朗读的时候,上片要读出今日扬州城“空”的特点以及对造成这种“空”的原因的厌恶之情,具体为“自胡马窥江去后(沉痛),废池乔木(惋惜),犹厌言兵(憎恶)。”而下片则要读出即使杜牧复活来到这里,看到扬州这番荒凉的的那种惊讶之情。具体为“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短促的语气,惊讶的表情);“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低沉的声调,痛惜的感情);“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高亢的声调,愤激的语气,疑问的语气) 。
九、美读课文,赏析名句。
(设计意图:突破本节课的学习难点;锻炼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选出本词之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明理由并进行赏析。
明确:


十、品读课文,诵读体悟
十一、教师总结,回扣目标。
方法总结: 诵读法 品析法
本课的学习目标 灵活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目标,落实学习重难点。)
十二、拓展阅读,提升自我。
(设计意图:进一步落实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强化学生“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
我们在鉴赏诗歌时,要抓住诗歌中作者描写的景,进而由景生发的情,结合这种“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诗歌鉴赏方法,我们再来鉴赏一首诗歌。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十三、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注重积累,强化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1、背诵《扬州慢》,体会作者的情感。
2、把范仲淹的《苏幕遮》改写成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
3、再运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理论方法分析杜甫的诗歌《旅夜书怀》

附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荠麦青青
上阕 景 废池乔木 空
清角吹寒
空城

重到虚惊
下阕 情 难赋深情 惊
冷月无声
年年知为谁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