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八年级语文

组歌导学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2-28 15:25: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组歌
  •   公告:

    

三学循环导学案
学科 语文 课题 10《组歌》 
目标一 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 √
目标二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
目标三 模仿写作,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 √
重点 重点: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及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 √
难点 难点:探究文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及其它修辞手段。 √ √
导 学 过 程 设 计
课前三学 学法指导
1、依据学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感知全文内容。
2、标注每一段的序号;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
3、根据课后“研讨与练习”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我的质疑与提问”处。
5、限时独立完成。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背景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的中坚和代表。美与爱是他作品的主旋律。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
纪伯伦出生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他少年就因贫穷举家到美国求生,他立志报效祖国,却被统治阶级所不容,以至客死异国他乡。然而,尽管人生经历这样坎坷,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伟大祖国的赤诚,一直是诗人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组歌》即是如此。
诗人的祖国处于地中海东端,在他的诗作中“海”总是这样的亲切,令人神往,让我们走进《浪之歌》。
2、看提示导语,默读课文。
3、将下词语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执拗( ) 憔悴( ) kuì赠( )
璀璨( ) 镶嵌( ) 真dì( )
4、选择成语填空。(填序号)
A、海誓山盟 B、长吁短叹 C、千山万壑
D、盛气凌人 E、死里逃生 F、不动声色
(1)我曾从海中托起过多少人的躯体,使他们( )。
(2)清晨,我在情人的耳边发出( )。
(3)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 )装点。
(4)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 )。
(5)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 )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 )的死神的怀抱。
5、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及名称准确连线。
(1)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A、年轮
(2)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B、虾
(3)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C、羊
(4)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崇敬。 D、蒲公英
(5)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E、云
我的质疑与提问:


课堂○三○学 交流展示探究
1、 根据你的学习与理解,说说下面事物的形象。
《浪之歌》中,海浪的形象: ;
《雨之歌》中,雨的形象: 。
2、选择其中一篇美文,自选角度,品析课文的美点
用下列句式回答:《浪之歌》:“美在……” 《雨之歌》:“美在……”
提示: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3、请你联系作者纪伯伦客居他乡却心系祖国的经历,说一说作者要借“浪”这一形象表达怎样的情感呢?

课后三学 分层训练
我心中的歌
纪伯伦
有支歌,藏在我心里,她从不穿上语言的外衣。只想躲在我心灵深处,不愿跟墨水徜徉纸上,留下自己的痕迹。她用透明的幕覆盖着感情,也从不去舌尖流连,和唾沫沾在一起。
我,甚至害怕以太的微粒,我又怎能倾吐这胸臆!她已经习惯呆在我心中,何必一定唱得出来;更何况,我还担心那耳朵的拙劣。
你只要看一看我的眼睛,你就会在那里发现她的踪迹;你只要碰一下我的指尖,你就会感到她的战栗。
我的举止表现了她,如同湖水反映着星辉;我的眼睛显示了她,如同露珠儿揭开了玫瑰的奥秘。
我心中的歌啊!恬静使她展开,喧闹把她卷起;梦幻让她再现,清醒使她隐蔽。
这是一支爱情的歌。人类呵!谁配唱这支歌呢,是伊萨克,还是大卫?
她比素馨更芬芳——怎样的嘴才表现她的权力?
她比姑娘的心还奥秘——怎样的弦才有表现她的能力?
谁能把大海的咆哮和夜莺的歌声融合在一起?谁又能把风暴化入婴儿的呼吸?啊!配唱这支歌的奇才,你在哪里?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心中的歌到底是支怎样的歌。
答:

2.品读第一段,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说法?
答: 。

3.文中画线句子该怎样理解?答: 。

4.大海的咆哮与夜莺的歌声,风暴与婴儿的呼吸各有什么特点?你如何理解它们的融合?
答: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