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四年级语文

中彩那天优秀评比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3-08-19 05:5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中彩那天
  •   公告: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
《中彩那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第二组教材“以诚待人“为专题的第一篇精讲课文。故事讲的是一个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体会课文关键词句的意思,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并具有一定句段理解的能力。在阅读中也能够边读边展开想象,初步感受作品的形象。但让学生理解父亲“得车——还车”这过程内心的变化,感受父亲诚实守信的人格美,使文字的训练与审美的教育得到了有机的融合,还需要老师创设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在美的情景创设中,加强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获得审美的体验,激发审美的创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现有的识字方法,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15个生字,理解新词。
  2.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面临的是一个道德难题,深刻认识父亲的诚信品质。
  2.通过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感情朗读、角色转化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感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掌握阅读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诚信是人生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2、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理解。
【教学策略】
通过品词析句、角色转换、师生对话、想象续写、感情朗读等语文手段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挖掘文中人物的“诚实、守信”的美好品格。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加强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使审美体验融进文字的训练当中。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将名言、文中部分重点句子制作成投影课件。
2、学生准备:(1)充分预习课文。(2)收集有关诚信方面的事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师: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德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在求职的历程中,他遇到了一个难题:他无法获得应聘。百般无奈中,他追问原因,人家告诉他:因为他有三次逃票的经历。他愤怒地质问:难道我的博士文凭抵不过三次逃票的经历吗?
1、同学们,听了以上的故事,你有什么感触?(请生谈)请带着感慨学习今天的课文《中彩那天》。
2、板题,齐读课题。(正音多音字:中)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利用联系上下的方法,尝试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准备复述故事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并作适当的指导。
三、自学反馈,教师点拨
1、出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检测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①出示词语: 拮据、梦寐以求、迷惑不解、馈赠
②引导理解:
拮据:是什么意思?怎么样的生活才是拮据的生活呢?拮据的反义词是什么?
梦寐以求:(出示句子: “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还可以怎样说?能用这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迷惑不解 :(出示句子: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迷惑不解的相反意思是什么?联系课文内容,你能读懂这句话的意思吗?
③出示其他生字,让学生组词: 维、 驶、德、库、捎、
④指导“德”的写法。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作适当的梳理:
事情的起因:父亲成为获奖者,我特别高兴,可父亲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的喜悦。
事情的经过:我感到闷闷不乐,回到家里,慈祥的母亲揭示了其中的奥秘,真正的中奖者是库伯。
事情的结果:父亲毅然拨通了库伯的电话,把汽车归还给库伯。
四、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1、出示提示词语:挤满、馈赠、不敢相信、神情严肃、闷闷不乐、道德难题、迷惑不解、彩票存根、淡淡的痕迹、拨电话、特别高兴
2、同桌复述(要求:故事完整,尽量用上文中的语言)
3、请同学复述
师:读了课文以后,你心里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每人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课题的旁边,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
五、生写感受,教师巡视 
六、生读感受,铺垫下文
师:诚实是可贵的,下一节课,我们将会透过文章的语言细细地体会父亲是怎样从矛盾的思想中作出正确的抉择的。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故事切入,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情感,直奔课文主题—诚信无价;“自学课文”设计了两个任务:自学生字和理清条理,简洁实效。 “自学反馈”有字词理解,有内容的把握,训练扎实;“复述课文”分组交流,任务明确,便于学生进行扎实的“对话”;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有效地积累了文中的语言。“写感受”为学生创设了练笔的机会,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为下文学习作好了情感上的铺垫。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