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劳动权益》反思性说课
《维护劳动权益》经过一节课的授课反思有成功之处,更有缺点。本课时整体教学思路清晰,分项目教学目标明确,精心设计问题,串联板块主体,逐层推进学生,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成功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明确,本课时确定目标如下:认知目标:了解实现就业的途径,懂得正确签订劳动合同。知道劳动合同中常见的陷阱,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懂得通过正当途径解决劳动争议、维护劳动权益。情感目标:增强劳动者正确维护劳动权益的意识,在求职、劳动的过程中,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劳动权益。运用目标:能识破求职过程中的陷阱,识别不规范的劳动合同。选择最经济、最有利的方式解决可能出现的劳动争议,避免自身劳动权益受侵害。
(二)、本课时重点难点突出,重点为劳动合同的签订,难点为识别和防范劳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各种侵权行为。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会签订劳动合同,避免将来劳动权益受到侵害,从而提升就业质量。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正确地签订劳动合同是为了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而不是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立起来。教学中教师发放劳动合同范本让学生接触到真正的劳动合同,使学习更形象。
(三)、本课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设置情景故事贯串本课始终,让学生探究讨论。小组合作法最大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讨论法,在课堂上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热烈讨论,得到解决。讲授法使教师通过对知识点的详细讲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劳动合同法的知识。通过组织学生集体讨论、分角色表演等形式,引导、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力求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拓宽学生的视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在参与中增强劳动法制意识,以做到讨论与讲授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主体与主导相结合。
(四)、针对本课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把教学过程划分为五大教学板块并确定不同板块的教学思路。导入新课,通过设置情景,播放《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同时又让学生感到劳动合同就在我们身边。讲授新课,通过大量材料和案例,设计四个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完成从理论最终回归到生活实践。课堂练习,设置题型多样化,通过设置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考察学生基本常识掌握情况,材料分析题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团体合作能力。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教师点拨,很好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课后作业,让学生把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很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来,并能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
二、教学中存在不足是:
(一)、本节课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在实际授课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准确把握教材,严格控制课堂教学时间。
(二)、课堂中由于时间问题,应给学生留出足够地时间讨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课堂中小组讨论有的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积极地思考问题。
三、学生创新的是:
(一)、学生分角色扮演,形象地再现了三个情景故事。
(二)、 小组长带头组织协调,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例如林辉同学在学习劳动合同的程序应符合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如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应该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如果超过一个月没订立劳动合同会怎么样?老师回答:用人单位付劳动者两倍工资。
四、针对成功和不足之处特提出整改措施如下:
(一)、平时注意搜集有关教学案例以为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地准备。对课堂教学案例要精选细选。
(二)、小组集中归纳学生的疑难问题,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而且能使教师的讲解更有针对性。
(三)、语言在连贯精练的基础上,要力争讲好普通话,抑扬顿挫,让学生听课有能把重点内容把握好。
(四)、项目教学小组讨论,学生个体回答问题最终都不能脱离项目任务。
(五)、课堂练习不能流于形式要集中反映本节课所讲内容。
(六)、在平常教学中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与同行教师交流学习,听取别人的评课建议。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