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又回青龙河”教学设计
课型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以“河蟹又回青龙河”为主题的总结交流课,是学生在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之后进行的交流汇报,是本次主题活动的最后一课时。总结交流课是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实践成果选择恰当的展示方式,会用实物演示、报告、手抄报、宣传栏等方式组织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今后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质量。小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但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的限制,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抓不住本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课堂指导。因此,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安排了总结交流课,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为学生之间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资料在组内筛选、整理,交流汇报研究成果,学生在课上体验实践学习的价值和成就,学生在交流中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为下一次实践学习提供动力。
学习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其中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中提到: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初步形成反思、探究社会问题的习惯,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初步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依据总目标、学段目标以及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课的学习目标制定如下:
1.引导学生对已有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汇总。
2.让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课题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通过展示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经过三、四年级两年的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学生已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方法解决问题。但五年级学生社会认知不深入、社会活动能力不强,老师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指导,起到调节与帮助的作用。因此,在活动中要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收集他人反馈意见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尝试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地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对已有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汇总;让学生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通过多种形式的课题汇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媒体使用
|
设计意图
|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时间预设2分钟)
|
学生回顾前期活动过程
|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期活动过程。
2.提出本节课的活动内容(板书课题)
|
播放前期活动照片。
|
课堂导入综合学生前期的活动过程,言简意赅,既让学生对前期的活动有了回顾,又点燃了学生新的活动欲望。
|
二、确立展示的主题及方式。(时间预设10分钟)
|
1.小组根据自己活动的情况,讨论确定要汇报的主题及展示方式。
2.各小组交流展示主题及方式。
|
1.各小组根据你们的子课题及活动情况,说一下你们想以什么方式展示研究成果?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并适时板书。
|
播放制作课件的注意事项及温馨提示。
|
各活动小组在活动中各有侧重,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情况讨论决定自己的汇报主题及汇报形式,既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放性,又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真正成了活动的主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自然就很高了。
教师将侧重点放在对学生活动方法的指导上,充分体现了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指导方法清楚,可操作性强。
|
三、小组活动。(时间预设12分钟)
|
各小组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及展示方式自由活动,做好交流的准备活动。
|
教师巡视,根据各小组活动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
播放轻松的轻音乐。
|
前期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活动,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各小组的汇报形式又是学生自主讨论决定的,真正做到了我参与、我快乐、我成长。
|
四、展示汇报。(时间预设14分钟)
|
1.各组分别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2.谈自己通过观看别人的成果又知道了什么。
3.对其他小组的汇报进行评价。
|
1、组织学生进行成果交流。
2、引导学生谈收获及对别人的展示进行评价。
3、学习倡议书的写法。
|
课件播放成果交流。
出示一份完整的倡议书,并介绍倡议书的写法。
|
要求各小组的活动展示形式多样,汇报内容具体充实。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特点。
|
五、总结升华。(时间预设2分钟)
|
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
1.引导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2.总结学生活动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
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回顾,教师的小结既总结学生的活动情况,又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环保,注重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