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捺的变化
教材:浙江省义务教育小学写字课本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比较熟练地掌握行书中斜捺和反捺的写法,基本做到笔势自然、灵动。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行书中捺的丰富变化,体会行书和楷书中捺的区别。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观察、练习、比较和分析,体会行书的韵味,培养对书法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比较熟练地掌握行书中斜捺和反捺的写法,基本做到笔势自然、灵动。
三、教学难点:在书写时体现行书的笔势连贯、行云流水的韵味。
四、教学准备:练习纸、多媒体课件、书签等
五、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经典启示、引入主题
|
1、出示《兰亭序》视频片段;
2、出示20个“之”字并提问:这些“之”形态各异,它们有哪些不同呢?
3、提问:哪种笔画的变化最丰富?
4、板书课题
|
1、学生欣赏
2、学生观察并回答
3、学生观察并回答
4、学生读课题
|
《兰亭序》是一致公认的天下第一行书,学生也曾听过或看到过,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兰亭序》,观察20个“之”字的变化,向学生传递我国书法的博大精深,进而引出本课主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
二、复习捺法、对比质疑
|
1、提问:看着这个课题,同学们想研究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教师板书三种捺
3、教师示范斜捺和反捺的写法
4、巡视指导
5、出示楷书和行书的“人、天、文”三字
6、提问:它们的捺有什么不一样?
|
1、学生思考并回答
2、学生回忆学习楷书时,曾经学过哪几种捺?
3、学生观察并书空
4、学生复习斜捺和反捺的写法
5、学生观察和品味
6、观察思考并回答
|
1、行书中常见的斜捺和反捺与楷书写法基本相同,教材中虽已单独作为教学内容,但考虑到学生在两年前曾经学过,或许有些不同程度的遗忘,因此有必要对两种捺的写法进行一番复习。
2、引导学生比较三个楷书字中的捺和行书中捺的变化写法,直观地让学生体会了行书和楷书的风格之别,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
三、尝试实践、领会捺法
|
1、 出示“天、水、人”三字,提问:这三字都有斜捺,它们写的一样吗?
2、 教师示范
3、 巡视指导
4、 展示三名学生的练习作业。
5、 出示:“大、友、足“三字,提问:这三字的反捺有区别吗?
6、 示范
7、 巡视指导
8、 指名学生上台书写展示
9、 指导点评
10、补充小结,奖励书签
|
1、 学生观察并思考
2、 学生观察体会
3、 尝试练习
4、 集体评价
5、 学生观察并思考
6、 学生观察体会
7、 尝试练习
8、反捺书写大比拼
9、学生点评
10、小结
|
1、教师的示范融声汇色、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全体学生的书空练习,能使学生更好地将斜捺写的灵动、自然,特别是示范视频的动态播放,为学生提供了随时效仿的机会,使教师在关注个别学生练习时,也能同时照顾到全体学生,体现了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理念。
2、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是以丰富的比较、想象、联想等能力为条件,没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就不可能对美好的事物进行细致品尝。因此该环节,通过三名学生的上台展示,清晰地展现了各自对捺的书写方法,既锻炼了他们,也为其他同学提供了一次欣赏和评价的机会,加上教师的适当点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
四、名家引领、体验成果
|
1、 播放名家视频片段
2、 巡视
3、 评选兰亭奖
4、书签展示
|
1、 观看并体会书写节奏
2、 补充书签
3、 组长挑选优秀作品
4、 欣赏书签作品
|
借助当代名家的视屏短片,使学生直观地体验了行书的书写韵味,便于学生对行书速度与节奏的把握、激励了学生,充实了课堂。用书签作为奖品、结合“兰亭奖“的评选,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
五、拓展延伸、结语鼓励
|
1、总结语
2、布置“人”字的变化写法课后作业
3、书写一幅行书作品
|
1、 感受书圣王羲之的人格魅力
2、 欣赏教师现场创作
3、 学生欣赏
|
让学生也学习书圣王羲之,创造不同写法的“人”字,和本课的主题想呼应,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