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开放式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阶段小结
新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如何才能建设这样的课程呢?下面笔者结合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实践谈谈开放式语文作文教学实践的体会。
一、 以扩展阅读训练为主体,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发展语文能力
1.以教材的某一文章为基点,向“同类”文章扩展。这同类可以是题材的同类,可以是文体的同类,也可以是某一写法的同类。如学习了契诃夫的小说《变色龙》后,便可向学生推荐前苏联M•达维多夫的小说《考试》,通过考试委员会主任围绕考生的爸爸是不是部长而变来变去,其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小说主题及反映生活的方法。同时,让学生观察生活,也写一个生活中的变色龙形象,结果学生们写出不少立意深刻、笔法精妙的作文。如某家店老板对不小心打碎了她的价值不菲的工艺品的小女孩,围绕小女孩的父亲的地位是否显赫而变来变去,让人啼笑皆非。将扩展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在训练中提高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及表现生活的能力。
2.以某一课文为基点,向同题作品延伸。题目相同或相近的作品,由于作者不同,写作的角度不同,立意不同,情感不同,所表达的主题不同;文体不同,选材不同,写作目的明显不同。如学完蒲松龄的《狼》,我又让学生扩展阅读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齐秦的《我是一只北方的狼》、穆旦的《野兽-狼》,通过对这几篇风格迥异、主题不同的作品的比较分析,学生既扩大了阅读量,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悟到了写作的方法。
3.以节选的课文为基点,向整部作品扩展。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有些中外名著只能选其中的一节或几节文字,对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组织学生利用阅读课和节假日阅读原著。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全面透彻地把握节选语段的内容。
4.以某一课文为基点,向其关联的内容延伸。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识,多知,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养。如学习《在太空中安家》可组织学生开展“探索太空”的主题活动,全班分成若干组,分别搜集“神五”成功发射及有关太空知识、文化(民谚、对联、诗词、歌曲、美文)等方面的资料,编成专刊,各组交流,推选代表参加“太空知识”比赛,写作想象作文《我在太空上的一天》。
5.以某一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章扩展。让学生在阅读作品的同时,了解作者的思想性格、生活道路、创造成就等,这样既可以滋养学生的思想,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如介绍《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时,讲述莫泊桑向福楼拜求教写作诀窍的故事,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莫泊桑小说风格的成因,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品质、习惯有教育意义。
二、 改革教学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研究能力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发式、综合性的大语文学习。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知识的方式。近年来,笔者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时,探索出以下几种课堂模式。
1.主体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主体,甚至让他们来主持、主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如在诗歌单元的教学和鉴赏时,布置作业:请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然后录制成磁带,有条件的配上背景音乐,有绘画才能的还可以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画一幅画。作业交上来后,从中挑选部分相似有代表性的作品拿到课堂,由学生主讲,并组织讨论,师生共同点评。同时每个学期我都要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一到两篇课文或某个知识点主持上课,学生主讲,促使学生对要主持的内容深入研究,既拓宽了知识面,又激发了兴趣。
2.活动式----借助学生的主体活动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在活动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一课时,采用课本剧表演形式学习课文,从导演编写剧本到选取演员。从排练到表演,再到评价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表演结束后,通过“导演”的总结,演员的自我谈,观众的评价,学生对人物形象及童话的特点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能力得到训练及提高,那收益是以教师为中心授课制所无法达到的。
3.互动式----在课堂上创造一种交流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个体与学习“中介”(知识或教材)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兴趣,激发学生创造能力,形成角与学之间的和谐共振。如在文言文教学中,采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全班学生五个一组分成若干小组,轮流主持。课前给每个小组布置预习任务。上课时,首先老师进行课文导入,然后学生五人小组全部上台,派一个代表做主持人,五人依次给大家进行课文背景介绍和课文翻译;接下来由台下同学针对课文的字词、句子、内容自由发问,此时,已是学生参与其中;最后,老师对学生中的问题和课文进行总结。
4. 探究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积极地探究,让学生既走进课堂,又走出课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现场观察、查阅资料、体验研究,在开放的更高层面上开展学习、体验学习。
三、 设置语文活动课,在活动中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这个活动课与语文课中穿插的活动不同,它是指在国家的必修课程之外,组织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的各种语文活动。它有相对的独立性,可以不受教材课程设计的束缚,不受传统教学程式的束缚,形式是多样的。
1.阅读课:每周一节活动课以阅读课为主,学生根据大纲中规定的必读书目、教师的推荐及自己的爱好在活动课上进行阅读。可读大部头的名著,亦可读精美的时文、报刊、杂志,然后相互交流读书的收获。这种阅读对培养读书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2.日记交流课:经常让学生选出自己日记中最得意的某篇在全班朗读交流、评价,学生在学习他人的长处提高自己。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选材的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及自我教育的能力。
3.赛诗会: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全员参加古诗比赛,有必背诗、自由诗、对诗等几种形式评出最佳个人及最佳小组。学生兴趣盎然,在竞争中激发了兴趣,奠定了雄厚的语文功底。
4.读书报告会:学生可就一部名著,或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从作者到社会背景、从全文到局部等多方面讨论欣赏,在相互补充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5. 自由论坛:为发掘、创造口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班上,每周开设一次“自由论坛”。氛围是自由的,论题是自由的,见解是自由的。有谈话式的,类似于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有新闻发布式的,大至国家及世界大事,小至日常生活均可入题。“自由论坛”的内容和主题,必须提早一周确定并告知,让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思考和查找资料的时间。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那种“教师讲得多,学生参与少;重视结果多,强调过程少;重视知识多,重视能力少”的教学模式将被社会淘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开放式语文作文教学实践活动不失为一条走向素质教育的途径。
相关阅读推荐:
› 初中语文说课稿
› 初中语文论文: 浅谈借用流行歌词来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