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设计方案
微课名称
《通感》
视频长度
8分22秒
学段学科
中职 语文
所选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倪文锦主编《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知识点描述
让学生 了解 修辞手法——通感,并学会运用通感进行写作。
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 语文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重视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对于 语文 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的习得。本课教学中,教师重视 学习 体验,利用 讲解和练习,让学生 总结 通感的特点 ,通过 练习 、比较、分析等活动,逐步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的 语文 知识,掌握 通感的特征 ,领会 通感与比喻的区别,并学会用通感进行写作 。
设计特色
整个教学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 以质疑定向,确定教学目标; 其次, 以体验拓展,在 练习 中 总结通感的内涵 ; 最后, 以生活为源, 通过课后任务,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
设计思路
针对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荷塘月色》(朱自清)中出现的关于通感的例句,为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通感,并学会运用通感进行写作,设计了 这个 微课。设计思路是这样的:
1 、 了解修辞手法“通感”,包括出处、概念、作用;
2 、 举例子,更好地说明通感的用法
3 、 学会区分通感与比喻
4 、 布置课后任务 ,进一步强化,学会写作句子。
教学目标
1 、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通感的用法,并学会使用通感进行写作;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感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通感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
开门见山,出示课题——通感。
二、 正文讲解
(一)介绍通感的出处 :钱钟书先生在1962年《文学评论》第一期的文章《通感》一文中提出
(二)理解通感
1、出示通感的含义与作用
含义: 通感,也称为“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即把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的相通,启发读者的联想的一种修辞手法。
作用: 语言优美、形象生动;丰富情意、增强文采
2 、举例赏析(讲解《荷塘月色》中的通感例句)
① 出示 例句 1 :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教师讲解: 作者紧紧抓住了“远处的歌声”和“微风中的花香”似有若无、忽远忽近的共同点,将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给人以飘忽微妙、新颖奇异的美感
② 出示例句2 :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教师讲解 : 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和“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轻重浓淡的色调,是视觉向听觉的转移。
3、应用分析
出示两个例句,让学生自己应用前面所讲知识,分析通感在句子中的使用。教师稍后分析。
例句1:这方场中的建筑,节奏其实是和谐不过的。
(视觉向听觉转移)
例句2: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听觉向视觉转移)
4、 比较分析,明确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① 出示 两个句子,让学生分析哪一句使用了通感,进一步明确通感的特征与内涵,同时引出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② 出示并明确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a 、 目的作用不同
b 、 感受的侧重点不同
③ 辩证分析:判断四个句子分别使用了那种修辞手法。
a、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b、莲妮好快活,银铃似的笑声把整个初夏的早晨布置得一片灿烂。
c、香气似乎是浅紫色的。
d、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教师明确:a、d为比喻,b、c为通感
(三)拓展应用:
选择情境,仿照例句,写作句子。
情境: 1 、下雨 2、幸福 3、全班朗读
4、药的味道 5、爸爸的话语
3、 结尾
结束教学:本微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因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 课堂上 对于“通感”的讲解都一带而过,而且略显枯燥,学生学习下来也是一知半解。采用微课的形式系统地讲解这一知识点,即节省了课堂时间,又 能深化学生对通感的认识 ,一举两得。 在 微课 中,我根据 学生的学习 特点和 认知 规律, 设置了 “理解——分析——辨析——应用” 的教学环节,遵循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 但是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得有个过程,同时有他的局限性和规律性 , 对于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还需要学生在练习中反复操练。
相关阅读推荐:
› 高教版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微课设计 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
› 高教版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说课稿 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