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的第二次试讲,在内容安排上比第一次缩减了一些,教学环节比较清晰。但是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和教师之间比较陌生,所以课堂表现和效果并不如第一次。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并且在教学安排上作调整。
我建议把“音画欣赏”的环节放入导入部分,在上课之前给学生以音乐、画面的视觉冲击,让学生能沉浸在词作的氛围之中。原来的导入部分主要要解决词配歌可唱,可以歌咏的问题,但是词集的名称并不是学生熟练掌握的内容,很可能引起冷场的局面,让学生产生胆怯的心理,特别是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学生肯定是不知道的,无效的问题没有价值。因此建议导入部分以营造氛围,进入情境为佳,可以自然地从词通过吟唱有韵味,那么通过朗读同样可以读出词的韵味和深度,自然引入第二个环节——吟诵。
在整堂课中,较为出彩的是迁移部分,这个部分穿插在“涵咏体悟”环节中,刘老师所选的唐诗和元曲很新颖,但是却没有凸显出应有的效果,似乎有走过场的感觉。建议对于此环节的内容进行整合,把两个小问题并成一个大问题,就从柳永“伤离别”的情感内涵入手来分析,通过比较阅读,通过学生的诵读来分析不同的作品,在表现伤离别的情感上采用不同的方式,从而深化柳永的写作特点及感情内涵,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整堂课的脉络就会比较清晰。然后再布置作业,把苏轼的《江城子》与本词进行比较,感受“生离”和“死别”的区别。
刘希望老师这次异地教学能够获得成功!
为刘俊江老师献一计
育才方丽
时隔数周,再次聆听刘俊江老师执教的《雨霖铃》,很有收获。面对陌生的学生,刘老师不失从容,多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呈现出一个本色的课堂。题为“献一计”,其实不过是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想法,仅供参考。
刘老师这节课包括吟诵、疏通、品读、迁移及拓展作业等环节,内容很丰富。但一节课毕竟时间有限,到底要引导学生把握哪些重要信息、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必须明确。建议刘老师可以适当简化教学环节,使教学过程更紧凑、教学内容更明晰。
《雨霖铃》本身的阅读难度并不大,之所以成为“经典”还在于情感及其表达的艺术。“疏通:披文入情”和“品读:涵咏体悟”其实都是对词句的具体理解和品味,不同层次、不同性情的学生关注的点往往有别,有疑问的词句往往也是值得玩味和咀嚼的地方。与其将疑难处和最打动心灵的词句分开提问思考,不如设计一个“寻找最伤情处”的主问题让学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回答中的亮点,师生共同挖掘、归纳出词作表情达意上的特点, 再 以知识卡片的形式在 PPT 中展示小结一下,就不必拘泥于板书了。
诗词作品需离不开诵读。“吟诵:因声求气”中刘老师安排了齐读、散读、个别读等的多种朗读形式,颇为充分,只是诵读的目的性有些模糊,未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否能将不同的朗读形式安排得分散一些、首尾呼应一下?每次读之前宜明确朗读的目的,比如第一次齐读感悟大意、第二次散读体会情感、请同学个别读比较优劣、充分讨论品味后再次齐读融入情境等等。诵读是理解诗歌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单一的手段,应更好地为理解服务。
杜诗关曲的“迁移”是刘老师设计上的一个亮点,穿插在“品读”环节中间似乎不是最恰当的;“拓展”环节中苏轼《江城子》的引入则很有新意。如果在充分品读《雨霖铃》后,通过杜诗关曲的比较进一步明确“生离”之作中柳词表达艺术的精妙——无声胜有声,再引入对“死别”之作的鉴赏,效果可能会更好。
我的一点建议
上戏附中 骆雁琳
第二次听刘老师的课 , 教学环节比先前精炼了许多 , 结构也很清晰 , 由因声求气、披文入情、涵咏体悟、千古相一这四个环节组成,教态亲切自然,循循善诱。
在此提一点自己的建议: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很突出 , 各流程之间过于独立,对整首词缺乏完整的解读。吟诵环节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对学生诵读的点评也显得有些琐碎,具体怎样去读,也没有明确的指引。齐读、散读、泛读、点评,可能因为班级同学的情况有所变化,效果不是很好,反而占去了上课一半的时间。
此外,老师似乎并未完全投入情境,显得过于冷静客观。诗歌教学与其他类型的教学略有不同,要更有韵味,那么老师就必须先于学生更早地投入其中,引领学生徜徉于其中。建议老师可以在学生诵读时加以配乐,适时加以范读,给学生以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这样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同学更好地融入到词的意境之中,让语文课堂更富有诗意。
“千古相一”的环节虽好,但与整堂课的关联似乎不是很大,应该用适当的问题来加以串联,可以与《雨霖铃》进行比较,“如何表现离情”这一问题应该贯穿始终。
相关阅读推荐:
› 高中语文试讲建议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说课稿 作文专题训练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