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我说的是培智学校校本教材,益智学科高年读本第五课《我们来种树》。本课的玩具是由上海中易公司提供的“木脑袋”系列玩具丛书中“木匠的眼睛”这一大书。大书中的玩具分为两部分:一是长短、粗细各不相同的木棍。二是大小不一的圆形木孔。要求把这些木棍插入木孔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我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把木棍比作树苗,木孔比作树坑,以生动的形象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了解操作要求,使课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活动主题,而且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向学生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本节课蕴含了多学科的教学知识(自然、语文、音乐、美术、品德)使本课教学自然和谐的由单一教学向多元化教学快速转化。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能够将不同的木棍准确的插入相应的木孔中。2、能够利用工具将不同的木棍准确的夹入相应的木孔中。3、无论怎样安排将木棍摞高。4、了解树木的相关知识,初步培养学生从小爱绿护绿的良好品格。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准确的将不同的木棍插入相应的木孔中。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利用工具将不同的木棍准确的夹入相应的木孔中并摞高。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内容为几位小同学拿着工具在种树的幻灯片,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种树的步骤:把树苗(木棍)种到(插入)树坑(木孔)中。小同学手里握着铁锹为以后解决教学难点作铺垫。教师可以提问:小同学种树用了什么工具?我们现在来种树可以用什么工具?以直观生动的形象,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来解决重难点。
时间分配:本课我准备上一课时。三分钟导课,十二分钟解决重点,十三分钟突破难点,二分钟滲透思想教育点。
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准备好电脑课件,玩具,奖品,音乐的CD。
四、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引题,激兴趣。
学生进入教室就会看见标题为“我们来种树”的幻灯片,学生会马上想道:我们是真的种树吗?种什么样的树呢?怎么没有树苗呢?老师到底要上什么课呢?一连串的问题会在学生的头脑中霎时形成这时,老师让学生猜一猜带来的树木朋友都有谁?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到最高点去认识图片中的树木并连接了自然课的教学知识。第二组幻灯片出现了三个小同学拿着工具种树的场面,老师通过提问:(1)他们在干什么用一句话来叙述。(2)我们想不想加入他们的队伍和他们一起来种树?教师出示带来的“树苗”和“树坑”帮助学生完成直观形象到具体形象的转化,从而较好的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和掌握。
第二环节:分层次,解决重点。
在教学刚刚进行时,学生还不能马上进入角色,教师要慢慢引导,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实践。操作前,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教具,引导学生找出玩具中隐藏的反义词,通过幻灯片显示出来,做手指活动操的时候一边听着音乐一边说出知道的反义词,溶音乐教学和语文教学于本节课。操作中,教师要照顾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在提出将不同的木棍插入相应的木孔同一要求时,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完成结果。如:同一时间内,轻度:一次性插入十根以上的木棍,中度:可以再次地插入十根以上的木棍,重度:教师帮助插入五根木棍。完成后,教师可以按照层次分成小组进行评比,给予奖励,顺利地落实个体目标,使重点得到解决。
第三环节:重辅导,突破难点。
为了突破难点,就要让学生发现难点是什么,如何发现呢,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疑问: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小同学种树的时候拿了什么工具?我们没有工具怎么办?引导学生知道用两根木棍做工具夹着来“种树”这一难点。教师加强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辅导是尽快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同解决重点一样,本节课还是以分层次教学,落实个体目标为主,加大对学生的辅导力量,对于较重程度的学生要手把手的帮扶。将不同的木棍摞高的难点是在老师的一个问题:怎样使你种的小树越来越高呢?出现在师生面前的。这时教师示范“小树长高”的过程,首先引导学生发现粗壮的木棍在下面,较细的木棍在上面的“树”越长越高的道理,然后通过画笔把心目中长大后的小树形象在画纸上画出进行展览,体现了美术教学的特色。最后以奖励的形式让学生体会解决难题的快乐,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不躲避,勇于战胜困难的好品格。
第四环节:展未来,环保教育。
第四组幻灯片是一张美丽大森林的图片和一则教师寄语。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展开想象,说一说我们日后会生活在这样的优美环境中吗?彻底激发学生的环保热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用心体会教师寄语的真正含义,向学生进行爱绿护绿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附教师寄语:同学们,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一点绿色,这个地球将会变得更加美丽!
课后实践:
通过学习本课后,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环保热情提高了,此时教师提出让学生参加“植树美化校园”的活动是一个良好的契机,也是一个让学生参与劳动,培养劳动技能的大好时机。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