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幼儿角色游戏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最容易获得全面发展。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角色游戏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运用已有的社会经验,进行角色扮演,有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并理解社会规则,对幼儿的社会认知有重要作用。由于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角色游戏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环境的创设的辅助作用
一.幼儿角色游戏的意义
由于年龄小,幼儿缺乏生活经验,不了解相关的社会角色的行为及社会义务。三岁后的幼儿多进行象征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行为交往,去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中某个角色的语言、行为、动作、表情,感知和体验角色行为、情绪,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并能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在娃娃家中,通过爸爸、妈妈的扮演,了解妈妈、爸爸要给宝宝做饭、喂饭、出去玩、宝宝生病了还要带宝宝出去看病,体会做爸爸、妈妈的辛苦,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孩子们喜欢扮演点心店的老板,用橡皮泥制作各种漂亮的点心和生日蛋糕。有的“客人”在点心店买了蛋糕,还能迁移生活中过生日的经验,买了蛋糕邀请朋友一起过生日,然后插上蜡烛、一起唱生日歌,接着送上自己的祝福“祝你生日快乐”吃,最后孩子们兴奋的“啊呜、啊呜”的围着吃起了蛋糕来,嬉笑声回荡在教室。孩子们都害怕去医院打针,有的看到医生还要哭,但在“医院”游戏中孩子们都抢着当医生来给病人看病、打针,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将自己打针的痛苦、恐惧发泄到“医生”游戏中,同时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医院”里,嘉欣和展源当起了医生和病人,嘉欣说:“你哪里不舒服?”展源摸着肚子说:“我肚子痛?”嘉欣哪了听诊器在展源肚子上听了听说:“肚子咕噜咕噜叫,吃了不干净的东西,需要打针。”幼儿与同伴的共同游戏,是语言交往的最好时机,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实际的练习。
二、环境布置对幼儿角色游戏的影响
瑞吉欧教育认为,环境是“一个可以支持社会互动、探索与学习的容器”。游戏环境不仅包括空间、场地布置,还包括各种游戏材料。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同时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这就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中具有组织能力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同伴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游戏材料,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成人在帮助他们开展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教师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布置环境,使幼儿置身于相对真实的社会情境之中,激发幼儿的游戏动机。在角色游戏中制作爸爸、妈妈、医生等头饰,以区分角色,调动幼儿兴趣。糖果是小班幼儿较为喜欢的,但家长一般都会限制幼儿吃糖果的数量,在点心店的旁边布置一个糖果店,利用泡沫纸、包装纸制作各种漂亮的糖果,并插在泡沫上让顾客选购。在一日活动中重视幼儿生成的新经验,开展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游戏,如小班幼儿刚入园,对教师这个角色比较“入迷”,经常会学着本班老师的语气来说话、假装老师的样子、学说老师的话语。因此可以在教室比较安静的地方布置一个小教室,放上铃鼓等玩具供幼儿游戏。在游戏区域内设置一些标志,利用标志管理幼儿游戏,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在小菜场、点心店的生意特别好、客人一轰在前面买东西,老板手忙脚乱的不知该听哪个客人。这时可以在地上贴两个标志,让幼儿明白在这两个标志后面一个跟着一个排成两条队伍,让幼儿逐渐养成买东西要排队的好习惯。
三、教师在幼儿角色游戏中的角色
在游戏中,由于幼儿的社会经验较少,幼儿较难玩好角色游戏,因此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游戏中的引导者,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明确角色分工;同时教师也应该是幼儿游戏的玩伴,给幼儿足够的自主空间,供幼儿想象,互动,推动游戏发展。小班幼儿刚开始不太会玩游戏,他们往往喜欢摆弄娃娃家、点心店、理发店、医院的玩具。这时老师可去“娃娃家”当客人,“笃笃”敲门,启发幼儿热情的招待客人,请客人喝茶、吃饭,提醒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娃娃哭了是肚子饿了还是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在菜场,做客人排队买菜、和老板攀谈什么菜比较新鲜。在医院,当肚子痛的病人,提醒幼儿不吃不干净了东西;近视了,让幼儿领物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感冒了,告诉幼儿要冷了穿衣服、热了脱衣服。当幼儿总是在一个场景中游戏时,老师作为幼儿的玩伴,提醒幼儿能在各个区域游戏进行游戏。提醒理好发的幼儿是不是肚子饿了,一起去吃点点心。提醒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宝宝总是哭,是不是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教师在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适当介入孩子们的游戏,控制游戏节奏,对孩子们进行教育,使角色游戏顺利开展,达到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避免虎头蛇尾,草草结束,游戏后的评价,对于指导幼儿角色游戏的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或好的榜样来和孩子一起讨论。在观察孩子们在玩小菜场的游戏时发现,孩子们总是喜欢到菜场买很多的菜和水果,然后到娃娃家去做客。游戏开始不一会儿,小菜场的菜就差不多都卖完了,同时娃娃家的桌上也乱七八槽的堆满了客人送来菜。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在“抱怨”说:“菜太多了,不用在送了!”;而小菜场的老板则忙着向排得长长的客人解释说:“小菜都已经卖完了,没有菜了”;客人们则在相互转告“菜都卖完了,没有菜了”,然后又冲向另一个游戏区域。为了使游戏继续进行,我赶忙跑到娃娃家,请“爸爸、妈妈”还有客人把吃完的菜运回菜场,孩子们开始了乐此不疲的进行着买菜、送菜、运菜的游戏中。活动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小菜场的菜怎么会没有,娃娃家的菜怎么会堆满、应该如何买菜、买菜、东西应该如何摆放等问题。经过讨论孩子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一次不能买很多的菜,卖得多吃不完,会坏掉,那就是浪费了。请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小菜场老板、客人一起要把东西整理整齐,一样的东西放一个篮子里,吃完的小菜要送回菜场。在以后的游戏中,孩子们会自觉的遵守,并能相互的监督。
角色游戏来源于幼儿的社会生活印象,在活动过程中幼儿通过模仿、回忆、想象,无形中可以提升了幼儿的人际智能,社会认知能力,促进了幼儿社会性发展。通过角色游戏强化了幼儿初步的社会文化意识和社会角色规范,初步培养了幼儿平等协商、互相合作的精神。由于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教师在角色游戏应成为幼儿的引导者和同伴,根据幼儿的游戏特点,要勤思考、勤分析、勤总结,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游戏材料,通过启发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大胆想象,让幼儿展开联想的翅膀,在角色游戏这块天地里自由地翱翔!
相关阅读推荐:
› 幼教论文:幼小衔接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策略实施与研究
› 幼教论文:浅谈游戏在幼儿数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最大的作用论文
› 幼教论文: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障碍成因分析及解决策略分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