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一个星期有几天》教学案例
一、教学内容:教材74——75《一个星期有几天》——7的乘法口诀
二、教材与学生: “乘法口诀”是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7的乘法口诀是“乘法口诀”教学的第二部分。“一个星期有几天”通过身边的数学切入7的乘法口诀,乘法的知识学习到此,学生已经通过计算、巩固,建立了大量有关乘法的知识经验。因此编制口诀的过程并不困难。教学的关键在于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实践性强的情境,将知识的应用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中炼就一双勇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勇于思考的大脑。同时体会到学习了7的口诀后的益处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我们想从研究的视角出发,尝试“重构口诀教学的新格局”。既让数学口诀服务于数学计算的“工具性”得以充分体现,又让数学口诀本身所具有的“知识体价值”得以凸显。
三、目标预设:
1、让学生经历7的连加过程,并自主探索编制和掌握7的乘法口诀。
2、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3、让学生体会在应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后的带来的快乐和乐于学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材料准备:
数学乘法口诀、乘法算式卡片,数学转转盘,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互动流程:
(一)探究规律,孕育口诀。
课前谈话:
师:能不能用7说说话:教室外有7棵树,书架上有7本书。
生:我们小区还有7层楼、有7朵花、写7个字,……
师:孩子们说得真好。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再过3个星期我们就要过圣诞节了,到时候,学校会举行庆祝活动,还有许多精彩的节目,想过圣诞节吗?
生(合):想。(生鼓掌欢呼)
师:再过3个星期是多少天呢?一星期到底有几天呢?(板书课题:一星期有几天)
生:一个星期有7天。
师:2个星期有几天呢?
生:2个星期有14天。
师:那你知道3个星期、4个星期有多少天吗?
生:知道3个星期有21天……(同学们都举起手,急于回答)
师:既然孩子们都知道,那么请大家翻开数学书74页,填一填第1题的表格。
有几个星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有几天
|
7
|
|
|
|
|
|
|
|
|
表格有两行,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你做什么?
生1:表格有两行,第一行是有几个星期,第二行是几个星期的天数。
生2:要求我们把星期的天数填写完整。
师:非常好。请你填写出2个星期……到9个星期的天数。
(学生填写表格,老师巡视。)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你填写的表格。(展示一个孩子表格的前三个数,7、14、21)
师:请孩子们观察这表格上的数是怎么排列的?
生1:每一次都加上7。
生2: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生3: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2个7相加,第三个数是3个7相加。
师:接下去该怎样排列呢?(学生齐说:3个7是21,4个7是28………9个7是63。)
师:一个星期是7天,也就是一个7,你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乘法计算。
师:算式怎样写?你用到哪句口诀?
生:1×7或7×1等于7,口诀是一七得七。
(师板书算式)
师:两个星期是14天,也就是2个7,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
生:用乘法计算。算式是2×7或7×2等于14,口诀是二七十四。
师:观察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
生(合):与7有关。(师板书:7)
师:对,与7有关。如果今天我们要学习乘法口诀,会学习几的乘法口诀?
生(合):7的乘法口诀。
师: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师完善板书;乘法口诀)
(赏析:陈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学生盼望过圣诞节的喜悦心情,让学生想知道要再过三个星期,那么一个星期有几天呢?这样开课,既亲切又自然,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引领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氛围中生成探究材料,进而在按规律找数的数学活动中,寻找口诀的原型。)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师:你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生:我认为7的乘法口诀有9句,因为前面学的2至6的乘法口诀都有9句。
师:非常好。是9句。你能编制7的乘法口诀吗?
生:能。(学生开展编制口诀的数学活动,教师参与其中,巡回指导)
师:如果你编写了口诀后,自选你的伙伴或与老师交流。(编的快的孩子自己下位去找自己的伙伴交流、订正、分享。课堂活而不乱,孩子们兴致很高。)
师:现在请孩子们汇报你编写的乘法口诀。(同桌合作,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口诀,其余学生辩析并检查口诀是否正确。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算式和口诀。学生踊跃举手,个个都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师:孩子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居然与数学家们想得一样。让我们自豪地读一读这些口诀。
生:一七得七,二七十四……
师:孩子们,请观察(指着口诀),在这些口诀中,你有什么发现?哪几句最好记?为什么?哪几句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口诀?
生:前5句最好记,是学过的;后三句是新学的,它们是: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吗?
生1:读一读,背一背。
生2:只记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这三句口诀。
生3:只背七七四十九这句就行了。因为再加一个七就是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再加一个七就是七九六十三了。(孩子的发言得到了全体师生的掌声)
师:很好,知道吗?在《西游记》里有这样一段话:孙悟空在炼丹炉中炼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这 段话中用到了哪句口诀?
生(合):七七四十九。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到口诀的地方还很多,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能记住它们了。
(赏析:通过开展自编口诀,与伙伴交流口诀,全班汇报口诀,评价修改口诀等数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兴奋的情感。“7的乘法口诀”对学生而言再不是单纯的接受的数学术语,而是充分体验的数学成果,当全班学生得到伙伴的认同,全班学生的掌声乃至“数学家”的肯定时,学生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激发和巩固,学生的个体特质决定了他们对乘法口诀的接纳、感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此,在揭示口诀后,陈老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口诀,找出新学的口诀,交流口诀的记忆窍门等来增进对乘法口诀的个性化理解,值得一提的是适时提供《西游记》中有关俗语来帮助学生记忆口诀,更体现了陈老师对数学教学中学法指导和思想启蒙的关注。获得了激趣(情感层面)和感知(认知层面)的双赢。)
(三)多维应用,深化口诀。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游戏,《送算式回家》,好吗?(把六七四十二、七七四十九、七八五十六、七九六十三这四句口诀贴在黑板上,将算式卡片分发给学生,学生把它们贴到相应的乘法口诀下面。算式有:9×7,7×8,6×7,45÷9,50÷7,42÷7)
(学生迅速把卡片贴到口诀下面。)
师:我想采访一下这个小朋友,为什么你要把50÷7这个算式送到七七四十九这个家呢?
生:因为我在计算50÷7时要用到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
师:非常好。乘法口诀既能帮助我们计算乘法式题,还能帮助我们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式题,作用真大呀!好,现在我们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最细心。(学生完成书上75页口算)
师:现在我们用乘法口诀来解决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生(合):有。(学生完成75页第3题,并用完整的语言汇报,教师在投影仪上与学生一起修改。)
师:孩子们真能干,能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7是个很神奇的数,我们古代许多问题都跟7有关。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这首古诗有几行?一共有多少个字?你用到哪句口诀?
生:有四行,一共有28个字,用到四七二十八这句口诀。
师:像这样一个句子有7个字的古诗,我们把它叫做七言诗。
师: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与7有关的实际问题呢?你们看,这是一个“每”字,写一个“每”字多少画?
生(合):7画。
师:你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生:写8个“每”字56画。
师:在生活中你还能说出哪些与7有关的数学问题呢?
生1:人每天大概能喝6杯水,那么一个星期能喝多少杯水?
生2:我一天做20道口算题,一星期做了140道。(师生欢呼,并鼓掌欢迎。)
生3:我们班有35人,平均分成5个小组,每组有7人。
生4:下面听课的家长和老师坐了6排,每排7人,共有42人……
师:非常好,刚才孩子们都能用今天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真不错。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转转盘》。把转转盘里的数与7相乘,直接说出得数。(生抢答。学生情绪高涨,气氛活跃。)
师:还想转吗?
生(合):想转。
师:好,我们就来脑筋转转转。(引入下一环节)用一句口诀计算。5×7+21,9×7-14,
生1:5×7=35,35+21=56,所以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计算。
生2:我是这样想的:21是3个7,5个7加3个7是8个7,所以用七八五十六这句口诀。
生3:我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计算9×7-14。因为9个7减去2个7还有7个7,所以用七七四十九这句口诀。
师:孩子们真能干。要过圣诞节了,我们要装饰教室,老师买了一些五颜六色的气球,现在我们一起来挂气球。(出示气球图)
挂气球是有要求的,我们把它按“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的顺序有规律地悬挂。请问:第14只气球是什么颜色?第22只气球是什么颜色?
(学生齐读七种颜色。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自由交流。)
师:下课后我们把它挂上去,好不好?
生(合):好,太好了。
(赏析:对知识应用的不同设计,意味着对知识价值的不同定位,以上的教学设计中,深化口诀,多维应用,颇具深意——远及计算古诗字数,近到计算一周喝水杯数,做作业的题的道数,计算小组人数。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牢固地掌握了乘法口诀,而且对乘法口诀的文化内涵和现实色彩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六、教学反思:
七的连加法,2至6的乘法口诀都是学生的已有经验,所以口诀的编制在本节课中,也不是难点。在本堂课中,我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实践性强的情境,将知识的应用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编写口诀,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编写口诀、记忆口诀的探索,在记忆口诀时,让学生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发现生活中的口诀,使学生体验记忆口诀的多样性。在练习题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二年级的学生是以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我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诗歌《山行》”、写“每”字、“送算式回家”……通过创设一系列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针对孩子好胜心理,进行口算比赛,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口诀,记忆口诀。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在练习中,我设计了数学《转转盘》游戏,同时让学生进行抢答,使学生在紧张而欢乐的气氛中不断熟练口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设计一道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拓展应用题:圣诞晚会挂气球,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发现中,练就一双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眼睛和勇于思考的大脑,从而,提升了孩子们的学习经验。
七、教学赏析:
心理学家布鲁诺指出:学习是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内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及主要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给单调的乘法口诀教学融入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给枯燥的学习内容赋予了鲜活的生命,让数学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围绕“重构口诀教学新格局”这一研究视角,笔者认为有两点是本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1、自主探究、发展为本。与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等数学知识一样,乘法口诀也有其生长、发展、成形的来龙去脉,这就意味着乘法口诀在担负“数学计算工具”这一角色的同时,其本质还是有待于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究,创造重现的知识体。站在发展为本的高度审视乘法口诀所秉持的知识价值意义,显然高于计算工具的价值意义,对这一点,陈老师有着深刻的认识。于是也就生成了精彩的教学行为,在“探究规律中感知口诀”,“在自主探究中创编口诀”,“在多维应用中深化口诀”。学生的身体思维情感都充分参与到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中,其活跃的身体姿态、灵动的现场思维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对本课“自主探究、充分探究、成功探究”的探究意味的生动诠释。从孩子们那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可以看出,孩子们学得是快乐的、生动的。
2、喷薄现实,学以致用。学知识的目的是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里所指的“现实”,不仅包括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及源于生活实践)也兼融教学方式的现实性(及让学生凭借自身生活经验、知识基础、认知背景和学习能力,实现数学知识的差异感悟)。教学实践中,前者容易得到关注,而后者却往往被忽视。对此陈老师的很多教学行为值得借鉴:首先是内容的现实性,导入中的“用7说说话”,“过圣诞节”,探究中的西游记情节,应用中的唐诗字数,“喝水杯数”,“做口算题道数”,“每字的笔画数”,“挂气球”等内容,均取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其次是方式的现实性,“如果今天学乘法口诀,会学习几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的师生对话,使得课题揭示不再牵强,而是自然生成,“读了口诀你们有什么发现?”“哪几句最好记?”“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的口诀解读。使得知识建构不再整齐划一,而是个性体现。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与7有关的实际问题的原型找寻,使得数学教学不再是苍白说教,而是主体反思,将学生学习思维的触角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关阅读推荐: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微课教案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7年级下册说课 璀璨的文学艺术说课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说课比赛稿 伟大的开端说课稿
›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说课稿 探险者的梦想说课
› 北师大版历史7年级上册说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说课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说课 昔日的辉煌说课
›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二力平衡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近代工业的兴起说课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优质课比赛说课稿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
›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课稿
›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 串并联电路电阻关系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