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 “民族团结”。本课的课程标准是: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等方面来说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团结》是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讲述为保证祖国统一,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而实施的重要举措及因此给少数 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本课涉及的内容是实现祖国统一和促进国家发展重要前提。因此,本课内容无论在本单元还是整个中国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 的历史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基础与能力: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等。
(2)过程与方法: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 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 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对教学目标的分析,现确定了本课的重难点。
3.本课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4.本课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二、说学生
我所讲的 这节课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去做,动口去表达对事物的认识。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学习历史事件的基本方 法,并能对简单的历史事件作出一定的评价,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也有所增强。本课我所要讲的内容简单,学生理解难度不大。为此在教学中,我要利用多媒体辅助 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思维情境,鼓励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从而完成知识的“认知——理解——内化”。
三、说教法
谈话法、自学指导法、提问法、小组活动探究法等。目的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辅助运用多媒体,通过一些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对本课的知识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四、说学法
学生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针对本课特点,我认为应当阅读法、材料归纳法等方法。主要是锻炼学生收集材料、归纳材料的能力,学会问问题,掌握由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学习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学生归纳上一单元的内容自然引出本单元的主题。而后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引入本课。(利用音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师过渡: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民族团结》一课。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
本课主要是通过三个大的环节来学习。
1、第一环节——民族知识大比拼
多媒体展示一部分少数民族相关知识:如少数民族的服饰、节日、乐器及建立过的政权等。让学生进行抢答,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和积极性。
然后教师通过这些民族知识,过渡提问: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政策?从而引出到我国实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第二环节——民族政策我先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应重点讲解它的相关内容及意义。
自主先学:阅读课本62页第一子目“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5、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通过以上自主先学环节,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能力,且能初步了解到这一制度。
然后学生对以上问题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起着补充、引导、提示的作用。如对于民族分布的特点,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中国民族分布图》,让学生在地图上直观的感受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在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通过展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内容对此进行更深的了解。
然后提出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分析以得到答案。
3、第三环节——追寻西藏足迹,看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
首先设计一个“连闯三关”的活动,让学生回忆关于西藏的相关知识,并且在小组间合作完成。第一关:古代历史上,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与西藏有关的有哪几件大事?
第二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在西藏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关:一五计划期间,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在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然后让学生展示相关答案,教师补充介绍部分图片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巩固知识。
通过以上环节,过渡到20世纪60年代西藏的主要事件——废除农奴制。进而再次过渡到改革开放以后。提出问题:改革开放以后, 国家为了发展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实行了哪一重大战略决策?由此引发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并接着设计一道题: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先后实施过哪 些重大工程?也可举例现在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如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的发展及文化教育事业等)以引导学生对西气东输等西部大开发的措施加强理解。
之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措施及工程,从视觉上再一次让学生对此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
然后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教师展示两幅图片:《藏独分子抢夺奥运圣火》及《西藏的打砸抢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种藏独分子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行为,说说你的看法?以此过渡到民族团结中这一部和谐的音符,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提升。
(三)课堂小结
结束语: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
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定和统一。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争取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说板书
第12课 民族团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1、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
——西部大开发战略
以上就是我对整节课的理解与设计,谢谢大家!
《民族团结》教学设计
内容标准: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等。
2、过程与方法:
归纳各族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的史实,培养学生通过具体事件发现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方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 问题。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注重历史学习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大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各族人民大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工作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
2、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
教师过渡:这首《爱我中华》是我国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每当听到这首优美的旋律,我们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民族团结》一课。
(二)新课
1、第一环节——民族知识大比拼
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民族知识小竞赛。
(少数民族的服饰、节日、乐器及建立过的政权等)
学生抢答:略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的知识了解的还真不少。那我再给大家出一道题,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什么政策呢?(生: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问题就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2、第二环节——民族政策我先学
自主先学:阅读课本62页第一子目“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
3、读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三级?
5、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学生展示:56个民族;特点: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5各省级民族自治区等。
教师过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相互交往、流动形成的。这种分布特点有利于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密切往来,相互吸引,互相依存,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因此新中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提出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学生展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一九五四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教师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下,我国如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第三环节——追寻西藏足迹,看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
连闯三关(小组交流、合作):
第一关:古代历史上,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与西藏有关的有哪几件大事?
第二关: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在西藏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第三关:一五计划期间,为了加强民族团结,在促进西藏的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学生展示:第一关:唐朝文成公主入藏,清朝对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设置驻藏大臣等。第二关:西藏的和平解放等。第三关:新藏、青藏、川藏公路的建成。
教师补充: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图片等资料。
教师过渡: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促进西藏的发展,在西藏地区胜利完成了民主改革,并废除了封建的农奴制度,使得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进而到了改革开放时期,西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合作交流:想一想: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为了发展西藏等西部少数民族的经济,实行了哪一重大战略决策?
学生展示: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大试身手: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先后实施过哪些重大工程?也可举例现在少数民族的发展状况。(如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的发展及文化教育事业等)
学生展示: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教师补充:多媒体播放西部的一些成就及发展中一些大的项目,从视觉上上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一地区的变化。
过渡:以上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西藏的发展及民族大团结的局面,但是,在这民族大团结和发展的背后,仍然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音符。
展示两幅图片:《藏独分子抢夺奥运圣火》及《西藏的打砸抢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对于这种藏独分子破坏民族团结、分裂祖国的行为,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展示:略
教师总结提示:1.西藏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坚决反对“藏独”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统一。
3、“藏独”势力分裂祖国的行为永远不会得逞.
4、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5、要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6.达赖分裂祖国是违法行为,应当受到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
结束语: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你们想一想,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如何与少数民族的同学相处呢?
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民族节日时,向他们表示祝贺。
宪法规定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公民的义务。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安定和统一。我们不但要自觉履行这一义务,还要敢于同破坏国家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做斗争,争取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堂小结:通过板书内容进行本课总结。
当堂检测:课件中的相关题目。
相关阅读推荐:
› 三年级品德评课稿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了解各民族的美味佳肴
› 民族团结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