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结构认知》说课
一、教材分析
选用教材: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汽车构造》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教材;.我对于这部分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引入了“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思路 。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发动机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术语。
②通过教师的演示,能掌握发动机的正确拆卸步骤和工艺。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发动机的正确拆卸步骤和拆卸工艺。
(3)情感、态度目标
①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说教学方法
1.教法
①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建真实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而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适时而又有针对性地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思考环境、人际交流的环境,搭建起师生积极互动的平台。
②实践探究法: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个体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三、说学法
2.学法
考虑与上述教法相适应,以及实现教学目标,本次课我引领学生自由探究、自主运用、自我总结。安排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本堂课我设计了导—驱—测—评—拓这五个环节,又把任务驱动这个核心环节细分成基本任务、进阶任务和挑战任务三个层次。
接下来,我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任务驱动
(1)“热身任务”层次:掀起你的盖头来——理解发动机作用和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术语。
①环节一:找一找,说一说。
学生对比两种不同发动机的工作视频及两种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可运动半剖实物发动机,将找出的不同点填写在事先发下的“大家来找茬”表格中,各小组汇总后,随机指定一小组对找到的不同点进行表述,其他组补充。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给学生讲述汽车发动机作用和工作原理。
②环节二:问一问,谈一谈。
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述,并通过多媒体视频及实物比较几种发动机不同布置形式,通过设问、追问来引导学生讨论汽车发动机各部分的结构和基本术语。如:这两种发动机凸轮轴的位置有何不同?为什么发动机上面的气门数量不一样?我们所看到的汽车尾部的字母和数字各是什么含义?
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分析,最终使学生明白汽车发动机的结构类型和基本术语。
(2)“进阶任务”层次:众里寻她千百度——能掌握发动机的拆卸步骤和正确拆卸工艺。
①环节一:学生讨论
让学生根据“发动机维修手册”中的要求,通过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发动机拆卸的步骤及要求。
本环节以小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记录出讨论中总结出的问题。我通过巡回观察,留意学生谈论的问题。
②环节二:教师示范
在各小组成员基本完成任务并将讨论中总结的问题汇总后。然后我按照维修手册要求对发动机进行拆卸,在此过程中边动手边讲,遇到学生纪录出及我在巡回观察是听到的问题,则作为重点内容向学生讲解。在此过程中向学生灌输正确的发动机拆卸步骤,并通过示范使其了解正确拆卸工艺。
(3)“挑战任务”层次:学以致用真本事——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拆卸测评
①环节一:分组竞赛
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拆卸竞赛,每组随机挑选一名学生,按照我所讲要求对发动机进行拆卸,其余同学分工明确:一名同学负责监督其拆卸步骤及工艺,另一名同学负责在技能评价表中进行记录,组长负责总体的协调。在这个过程中,保证每名同学都可以学到相应的知识。我在这个过程中巡回观察,留意各组的拆卸情况。
②环节二:技能评价
每组拆卸结束后,由负责记录的同学统计出每位同学的成绩。再由每组拆卸的同学谈谈在拆卸发动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接着由各组组长就本组同学在拆卸时的拆卸顺序及工艺做进一步的阐述,最后我根据巡回观察和学生总结的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使每位同学加深印象。并根据统计出的成绩确定名次,给予相应的奖励。
2、归纳小结
发动机拆卸是汽车维修中一个较基本和重要的部分,在本次课中我以师生互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解,可让学生获得较深的印象,把在实习中的感性认识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相互联系起来,起到较好的效果。
3、技能拓展
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本节课的课外作业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拆卸的顺序及工艺,分析发动机装配的顺序和相应工艺,并把它记录下来”。这个作业比较有“弹性”。且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等能力。
五、说教学反思
本次课,我以一个情境激趣、一项任务贯穿、一次活动竞技、一个理念引领,来达到教学目的。整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布置有针对性地具体任务和提出内容相关的问题,让每位同学真正地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他们通过自身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从自身的实践中得到答案和结论,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衷心感谢在座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们能给我这样一个展示教学思想的机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