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思品高中思想政治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5-01 05:1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公告: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
第一,从马克斯主义哲学理论体系来看,联系的观点贯穿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第二,本节课也是联系教材第一、三、四课的关节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三,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密切关系来看,能否搞好这一问题的教学特别是人们形成的自然观,关系到全书教学的效果。
本框主要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观点,目的是要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这个基本观点去看问题,办事情。这个问题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本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本框题共设三个目:第一目论证联系的普遍性,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第二目论证了联系的客观性,证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三目说明联系的多样性。
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它各框节以本框为前提和基础,并以本框为线索来展开的。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框题的内容,依据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在对高二学生的学情、学生心理特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知识目标:
(1) 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2)理解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分析,提升学生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和辩证分析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引导学生有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密切关系,有效地改造世界。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三)教学重点 难点
1、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2、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人的活动的目的性的关系。
因为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观点 又是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所以要想学会辩证的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首先要把握联系的含义和特征,另外学生对客观性和人的目的性之间的关系比较陌生,所以把它设定为难点进行突破。
二、教法
1、教法:
(1)从新课程理念三贴近原则“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我采取了直观教学法教学,通过多媒体联系现实生活,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采用了问题探究法和课堂辩论法
(3)为了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形成体系,形成结构,我采用了先学后教的讲授法
2.学法
体验式学习、交流合作式学习、分析归纳式学习 。
本课的教法与学法是相互联系的,通过教师创设情景,举例说明能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相互间交流合作地学习。突出新课程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解决疑点,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三、教学设计;
深挖教材,对课本材料进行补充、重组、整合 ,充分利用《自然灾害》一则材料贯穿整个课堂,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使课堂显的更加饱满,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一个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左右)视频导入

视频导入:运用世界气候日的宣传i片,展示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在视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有哪些气候异常现象。这些现象由什么引起的?我们能发现人类和气候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就是哲学理论的联系。下边我们来分析下联系的含义

从现实生活出发,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二)讲授新课:(25分钟左右)
1、联系的含义


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 总结出联系的含义.

另外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是因为范围的不同,从人 自然来说他们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但是从整个生态系统来说,他们就是相互影响的各要素,所以引导学生把握好范围,理解联系的含义。(突破)
在学习了联系含义的几乎的基础上,展示南方冻灾的材料来共同探究联系的特征,材料如下:

通过展示材料,设计3个学生探究问题:



第一个问题学生展示其探究成果


通过这样一个影响的引导分析,展示出:自然界内部之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及思维领域之间是相互影响 整个的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从而总结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补充:联系具有普遍性,强调事物要存在,必须和周围事物发生联系,必须处在联系的这张网中。即孤立的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具有联系。还应该明确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例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在失火的条件下,城门———水——鱼发生联系。
通过学生讨论、举例子让学生明白:我们讲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而是指任何阿事物都和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运用红色加粗字体把周围两个字进行强调,解决学生疑点.。(突破)


前面的视频说由于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引起气候异常,带来灾难,那人类的合理活动,如气象卫星的发射,让天气预报更加准确,造福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样是人类活动,能够造福人类,也能带来灾难,
得出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教师总结联系客观性的有关知识。


针对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虽然呈现人化的特点,有意识的烙印。但它是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最重要是点出实践)联系是客观的,…(突破)…
请你评一评:
一些大学生在招聘中遭遇“姓氏歧视”。一位“裴”姓同学就因为这“倒霉”的姓氏失去了即将到手的会计职位,因为老板说“裴”和“赔”同音,不吉利。
请你说一说:
我们生活中还有存在类似的主观臆造联系的例子吗?
用主观臆造联系取代事物固有的联系违背事物的客观性,而春江水暖鸭先知准确把握事物固有联系,符合联系的客观性 (突破)
看云南旱情,我们是否无能为力?(实施人工降雨缓解旱情,挖掘水井,组织送水队)

生活中建立的联系还有哪些?如互联网,通讯等等。
通过探究,可以总结出: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代表着人在联系面前就无能为力,发生了天然的自然灾害,我们不能左右其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救灾,去抗灾,去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突破)
第二个探究问题展示



要想取得抗冻救灾的全面胜利,需要全面分析和把握抗冻救灾中的各种关系,既要看到表面的现象的联系,又要看到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既要看到外部联系,又要内部联系,既要看到灾区这个部分对 全国的影响,又要从国家出发,树立全局观念,把握整体与的联系…. . 要想分清和把握好这些具体的联系,就需要我们去分析和把握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做到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分析各种不利条件,又要分析有利条件。
做到一切以时间 地点 条件为转移.
结合课本总结联系多样性的原理和方法论意义。


联系除了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之外,由于世界是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所以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多样性。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那些直接的表面的 和眼前的联系,而往往忽视那些间接的本质的 和长远的联系,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从而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 极端天气的出现,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损失,所以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联系多样性表现的图片)

学习了有关联系的知识后就告诫我们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具体分析联系的多样性,形成正确的自然观,那么本节课从青少年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又能得到那些启示呢 进入到第三个问题探究

从情感上提升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去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自然观,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 倡导低碳生活。我们的生活和自然,社会也有联系,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们要关注地球,关爱生命,节约用水用点,要低碳生活,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三)课堂小结:(5分钟左右)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从三个方面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是联系的普遍性,从事物内部、事物外部和整个世界方面说明了联系是普遍的。二是联系的客观性,不论是自在事物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在联系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三是联系的多样性,还提到了联系的条件性。另外,这三点分别对应的方法论要求也是需要同学们把握好的。


指导学生浏览教材,以树状图的形式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左右)
随堂练习主要以巩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为目的,以及时反馈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 “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不.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问: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① 联系具有普遍性. 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
② 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开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③联系具有客观性,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五、板书设计(略)
树状图的板书形式比较直观、系统,能够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
六、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