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1-04-27 15:3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财政的作用
- 公告:
财政的作用
★★★ 1、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
70.兴建青藏铁路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该线铁路全长1118千米,总投资262亿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这说明:C
A.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
B.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
C.国家通过财政调节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 D.国家财政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7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迅猛发展,这得益于该地区自身的优势和国家财政政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而占国土面积一半的西部则相对落后得多,鉴于此,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各项优惠政策(尤其是财政)向西部地区倾斜,重点是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科技教育项目。这说明:A
①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整资源配置
②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财政在平衡地区差异方面有重要作用 ④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③④
温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继续强调加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温总理的报告精神,交通部负责人表示,多引入财政性的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是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方向。据此回答72~73题。
72.国家之所以多引人财政资金来建设高速公路,从财政的作用来看是因为:B
A.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风险
B.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C.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D.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取得较高利润
73.国家投入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属于:A
A.经济建设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科教文卫事业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根据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精神,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财政支出上要进一步向解决“三农”问题倾斜,向社会福利和困难群体倾斜,向教育事业倾斜,向科学技术事业倾斜。据此回答74~75题。
74.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A
①促进科教事业的发展 ②可以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③决定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方向 ④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5.国家财政向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倾斜,是因为:C
①经济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②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③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④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
76.在国家财政对科教文卫事业大力支持原因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经济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发展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B.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
C.科教文卫产业是重要产业,是提高人民生活的基础和保障
D.没有财政的大力支持,科教文卫事业就无法迅速发展
77.《中国财经报》曾报道,富阳市财政将安排500万元的专项贴息资金,对高科技项目、重点技改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以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材料表明:B
A.高科技项目给予贴息支持,将成为我国各级财政的首要任务
B.财政通过安排专项贴息资金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C.企业只有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才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D.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财政的直接支持
★★★ 2、财政与宏观调整
78.为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各级财税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这样做的原因是:D
①财政收入越多,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大力增加财政收入是财政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关键
③财政收入是国家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物质保证
④大力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9.2004年,国家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农村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投入,全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共2626亿元,增长22.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这表明财政可以:A
①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促进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 ④巩固国家政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0.近两年,国家增发2100亿元国债,带动了社会投资国债5000多个,建设总规模达2.2亿元,材料表明:A
A.国家通过财政可以有效地调节资源配置 B.国家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C.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技的发展 D.财政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004年12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其中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指出,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据此回答81—82题。
81.2005年经济工作要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经济学依据是:D
①财政可调节国民经济的发展 ②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③扩大财政赤字可以促进发展 ④货币政策可调节、平衡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2.实行“双稳健”政策的目的是:C
A.遏制通货膨胀 B.遏制通货紧缩
C.确保我国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D.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83.国家应通过财政收支来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经济增长滞缓时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 B.在经济发展过热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C.在经济增长滞缓时,应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拉动经济增长
D.在经济发展过热时,政府应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
84.《中国财经报》报道,50年来,中央财政补助西藏地方财政的资金,累计580多亿元,占西藏总财力的90%以上。中央的上述做法:B
①反映了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可以促进西藏地区经济的发展
③可以有力地促进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④保证了西藏的稳定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4年拟发行建设国债l100。亿元,比上年减少300亿元。并由前几年主要用于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为集中用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全面发展。据此回答85—86题。
85.关于发行国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C
A.发行国债属于财政支出 B.国债是国家财政部门在国外向老百姓借的钱
C.发行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方式之一 D.国债发行量过多,会直接引发对外债务危机
86.上述材料告诉我们:C
A.国债是国家从国外取得的财政收入 B.建设国债的减少会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C.国债是国家对国民经济运行调整的重要工具 D.国债在财政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
★★★ 3、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87.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疾病预防控制和农村为重点,加强全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应急机制。从财政的作用来看,这说明:A
A.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B.财政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政权的巩固
C.财政有利于平衡社会总供求 D.我国建立了公共财政体系
财政在巩固国家政权、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有重大作用。据此回答88~89题。
88.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表现在:A
①国家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费用,需要财政投人
②国家防御外敌入侵的经费需要财政支出 ③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费用需要财政来保证
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开支需要财政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9.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是体现我们党“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执政纲领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是通过:D
A.财政收入体现的 B.社会产品的初次分配体现的
C.财政决算体现的 D.通过财政收入的再分配体现的
90.2003年我国为应对“非典”,花巨资实施严格的强制消毒措施,对患者进行治疗,使疫情迅速得到控制,这体现了财政:C
A.是基础设施、基础工业以及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B.促进科教文卫事业发展
C.为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物质保障
D.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91.近年来,国家多次提高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基本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这些表明:A
A.财政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B.财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C.财政为人民创造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 D.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
92.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11月24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指出:“要继续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调整政策的力度和重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从经济常识的角度看:A
A.财政、货币政策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 B.财政、货币政策是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C.财政、货币政策是国家履行组织领导经济建设职能的体现
D.扩大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