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2-09-03 20:29: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道德品质已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反而把对所谓的事业成功、金钱与名誉的追求放在了第一位。凡此种种引人深思:是否应该加强道德的教育与修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所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搞好课堂教学,并且把道德教育融入其中,使学生懂得:会做人,能做事。为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
一、 夯实课堂教学,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合格人才
(一)针对小学现状改革语文课堂教学,挑战传统的一刀切教育模式
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是目前小学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分层次教学是改变这种现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 ,再根据分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分层次制定教学目标,相应地教学过程也要层次化,同时还要做到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总之,绝对不能一刀切。目的是通过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使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有“东西”可吃,可消化,并逐渐使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接近、转化,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它的教学原则是 “因材施教”,旨在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五十分钟教学中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的能力,发挥各自的最大的潜力。
(二)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为提高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应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可获得除课本以外更加丰富、直观的多媒体信息,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过程始终在一种新鲜、兴奋的情绪下进行。但是,因为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切记不可让学生觉得:老师把电脑带到课堂上,却把自己的脑袋落在家里。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应用,若一味地强调多媒体,就不是语文课而是计算机课了。所以,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催化剂来帮助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教师要活化课堂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其潜力
教师可通过问题教学法、共同参与法、讨论法、小组示范法、角色扮演法等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在德国的教育中,一个教学单元经常是用多种教学方法。德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单独使用讲授法不能超过五分钟,一般在二十分钟内必须更换教学方法,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见,一节语文课四十分钟,要想时刻把握住学生们听课、思维的脉搏,就必须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以保持课堂教学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开课前十分钟采用问题教学法;下课前五分钟左右,利用角色扮演法强化本堂课的知识要点;中间的教学时间,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酌情处理,灵活多变,做到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目的只有一个 :把教学阵地——课堂,营造得有声有色,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及时添加学科的新鲜“血液”,奏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最强音
课堂教学应该和一句广告语——“时尚是一种生活态度(品牌内衣:猫人的广告语)”一样与时俱进。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如果教师不注重自身的提高,一味的按照教材照本宣科,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可想而知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虽然教材不可能一年换一个版本,但是教师却应该不断完善自我,主动更新知识,把在教学过程中以及 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最新知识和信息,注入到教材和讲义中以保证教学内容紧跟社会的发展,让学生感到学到的东西有用而且新鲜。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在这方面做好导向工作。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认识到 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另一方面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用自己所学的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这样,我们所培养的学生才能成为会应用、懂应用,与时代同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把道德教育融入每一次课堂教学 ,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
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所以,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道德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一)教师自身要具有表率作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主要是对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规范 。所有教师都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 ,既当传授知识的“精神之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为人之师”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教育无小事,教师无小节。教师只有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表率。“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应当成为所有教师的座右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并升华自身的人生价值。
(二)把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
知识和技能的阵地 ,又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既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道德教育,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空有满腹经纶,但却缺少道德,惟利是图,何谈教育的成功。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适度的进行道德教育。今后,无论在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都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服务大众,奉献社会,自觉成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同学们探讨完毕之后,我送给他们一句话:要做市场竞争中的金钱巨人,决不做思想道德的侏儒。
此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既可以用一个专题讨论,一篇文章;也可以通过一个例句的展示,一件班级里发生的平常小事……总之,只要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时刻谨记德育的重要性,把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于教学中,就一定能实现教师的人生价值,——“教书”、“育人”国家教育部多次召开教改工作会议,一再强调:高校培养创新人才要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深刻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内涵,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作用,才能为国家、为社会、为人民培养出有知识、懂应用、综合索质高的德才兼备的学生。才能使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和谐、幸福,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强大,更有竞争力。教育工作者才能更心安!更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