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地理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12-07 11:15: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地球和地球仪
  •   公告:

    

地球和地球仪
一、教学设计:
(一) 课标要求及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具体标准)
1.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2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
课标解读:
《地球和地球仪》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①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②地球的模型 — 地球仪③纬线和经线④利用经纬网定位四部分内容。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初步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还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应用。《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教材着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能否较好地完成这一节的教与学,关系到这一章的教学效果甚至整个地理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学习地理乃至高中地理奠定了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进行经纬线与经纬网的知识。 经纬线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由于初中学生的头脑中很难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所以教材一开始首先给了一幅“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的图。让学生明确地球仪的组成和用来确定位置的经线、纬线和经纬网。并给了一组阅读材料: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和赤道纪念碑。关于纬线和经线,纬度和经度的分布规律,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以及一些重要的经纬线,教材是通过一组活动来完成。学生活动时要围绕观察地球仪展开,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经纬网定位: 教材通过 2011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于7月28日14时,在菲律宾以东的太平洋洋面生成,中心位置在11.7°N,135°E的报道,引出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因为洋面这么大“梅花”的具体位置到底在哪里?来引出经纬网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应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虚拟的实际应用问题等,指导学生利用地球仪,确定地球表面任意地点的位置。同时安排课本第 9页的活动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 观察地球仪。
①让学生了 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运用 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②通过比较,理解掌握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知识,初步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③能在地球仪上找出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④能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⑤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感受前人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
2、 难点
①纬度与经度的划分和 建立经纬网的空间概念。
②东西半球的划分。
③运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意地点的位置。
三、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①初步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纬线、经线,认识赤道、本初子午线。
②理解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的划分和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③运用经纬网来确定某一地区的地理位置。
能力目标:
④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技能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
⑤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地理事物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看,初一年级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好奇心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和动手能力,尽管他们已经可以进行简单的探究,也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缺乏对探究结果的概括和表达。所以要想使学生完成本节的教学目标,建立地球球体的空间概念。就要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启发学生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从而真正的学以致用,将地理知识学为我用,真正的让地理学习成为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体验式学习
2 、教学手段 :地球仪、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