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美术三年级美术

平平稳稳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5-02-10 07:1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平平稳稳
  •   公告:

    

《平平稳稳》教学设计
(欣赏·评述、造型·表现)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乐于观察事物,但是在观察中不够细心、缺乏耐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细心观察,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意志力,使学生学会擅于观察。此年龄段的学生概括能力有限,对教师提问给出的答案多种多样,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维方向,及时进行正确引导。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知识点是对称与均衡。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对称与均衡的形式规律,学会区分对称与均衡,并能运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式创作出表现对称和均衡形式的作品。本课教学评价重点在于学生能否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出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和均衡物体,并能区分均衡或对称的图形。选用剪纸、拼贴、绘画等方法,创作出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轴对称和点对称图片导入新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明确对称的概念;再通过探究如何使跷跷板左右平衡引出均衡的概念,同时在对称和均衡作品的欣赏、分析中,让学生领略对称和均衡带来的美感,拓展学生思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掌握表现均衡与对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收集、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对对称与均衡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表现对称或均衡形式的作品。
  解决措施:通过欣赏和分析大量对称和均衡的图片,使学生明白对称和均衡的特点。通过欣赏、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对称和均衡作品的美感。在学生进行创作时,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指导,深入浅出的解决教学难点。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体现对称和均衡的作品图片、体现对称和均衡的实物图片。
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纸、彩笔。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

引导阶段
(5分钟)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组轴对称图片
      提问:这些图形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图形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相同,这样的图形称为轴对称图形。 
2.出示一组中心对称图片
      提问:这些图形的结构又有什么特点? 
      小结:这些图形中心点周围的图形、色彩相同,这样的图形称为中心对称图形。 
3.引导学生找出两种对称方式的对称线。
      导语:这两种对称图案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找一找这两种对称方式的对称线。 
      教师边总结边演示出这些物体的对称线。
      教师: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图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北京天坛、树叶、伞、花朵等,这些对称于均衡的形式往往给人以庄重、严肃、整齐、平稳的感觉。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平平稳稳》一课,去了解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对称图案。
    (板书)──平平稳稳

     观察轴对称图片,回答问题。

 

  观察中心对称图片,回答问题。

 

 

 

 

  分析、讨论并回答提问。

  
出示图片组:轴对称 

 

出示图片组:中心对称

 

 

 

 

 

 

 

    课件出示课题

发展阶段:基础知识的讲授,过程、方法步骤演示 (14分钟)

二、探索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均衡概念
  导语:下面我们先看动画,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思考。
  播放动画《跷跷板》。
  图片:一架跷跷板,两端各放一个西瓜。
  引导学生观察体会。 
  提问:什么是均衡? 
  图片:一架跷跷板,一端放一个西瓜,另一端放一个苹果。 
  提问: 
  (1)现在图案还对称吗? 
  (2)怎样才能让跷跷板平衡起来?(加几个苹果或移动跷跷板支点。) 
  教师小结: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中心线两边的图形、色彩虽不相同,但看起来平稳、舒服,这种现象就称为均衡。

  

  分析、体会、回答问题。 

  


    播放动画《跷跷板》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均衡练习。
      导语:下面这幅图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怎么才能使画面保持均衡?
      出示未完成的均衡作品,引导学生讨论。

      观看图片、回答提问。

出示图片:未完成的均衡作品和已完成的均衡作品

3.引导学生感受对称美和均衡美。
      导语:对称美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一下对称美和均衡美给我们带来的美感。
      出示对称和均衡的艺术品或绘画作品,引导学生领略对称和均衡的美感。 
      提问: 
      1)你觉得这些作品美吗?为什么? 
      2)这些作品是如何表现对称美和均衡美的?自己动手来创作一下,看你会有什么更好的创作构思?
      小结:《镜前的少女》是耐人寻味的立体主义作品,重在平面分解。女人的各个局部予以几何化,并规范成各种圆形。中国传统戏剧中的脸谱是典型的对称图案。

      观看作品,回答问题。

    出示图片:对称和均衡作品

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制作
(14分钟)

三、能力反馈(学生动手实践)
  作业要求: 
  选择对称或均衡中的一种形式,用绘画、剪贴等方法来创作一幅作品。
  (个人创作或分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作业步骤:
  1.在视觉上将画面分成对等进行构思。
  2.选择一种形式用铅笔构图。

  依据要求,完成作业。

  

展示学生作品、评价交流
(5分钟)

 

四、作业讲评 
1.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1)你觉得谁的作品表现的对称美(均衡美)最恰当?为什么?
      2)你的作品是如何表现对称(均衡)的?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是对称还是均衡,在创作中是如何表现对称或均衡的。) 
3.教师小结:(教师针对学生作品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做总结。)
      本课总结: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它包含了很多奇妙的美的法则。人类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而对称美和均衡美包含在其中,并且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因为对称和均衡,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品才能平平稳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展示自己的作品。

      自评、互评。

    

  

上一篇文章:感受音乐教案

下一篇文章:曲曲直直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