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美术三年级美术

彩墨游戏教案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4-08-27 05:23: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彩墨游戏
  •   公告:

    

第10课 彩墨游戏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定位在于“造型游戏活动”,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课程,区别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模式,重在游戏、趣味、体验、创新,并放弃了常规的作画模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游戏中自由体验宣纸、水、毛笔、颜料、墨等材料的特殊性,愉快地体验创作彩墨作品的乐趣。
(笔者点评:设计者的定位着眼于以生为本,以学论教,非常好。中国画如何走出临摹这一单一教学方法是值得探索的。本课关注游戏,重视体验的教学理念是值得肯定的。值得探讨的是:文字中“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课程”此句话不妥,难道变成了游戏性的学习就不是中国画课程了吗?)
二、学生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在空间表现方面虽然出现写实的概念,但是这种写实的成分中包含着一定的意象和抽象表现,他们在表现客观事物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地把表现对象变形,造型夸张有趣,带有强烈的意象和抽象表现意味,画面上会出现“重叠法”,他们还能分辨出大小、远近、虚实的关系,还能从实际中探索出笔墨浓淡、干湿、粗细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总结这种经验,并能加以运用,从而获得一种在凌乱中寻求秩序的能力,达到自发地组织画面的水平。
(笔者点评:分析学生的绘画能力发展依据是学生绘画阶段理论,此种理论从美国的罗恩菲德、英国的里德一直到我国的常锐伦、王大根等美术教育学者都有独到见解。可见设计者对于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理论的熟悉程度。)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游戏导入法、观察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引发兴趣体验法、多元联想法。
2、教学模式:欣赏分析——尝试表现——想象创作。
(笔者点评:凸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其实是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不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如果与教学重难点结合解释就更具有操作意义了。)

四、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简单了解彩墨画的绘画形式,初步认识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了解绘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和简单技法。
2、操作领域:在游戏中感受、体验彩墨画中的独特表现手法。
3、情感价值领域:在趣味性造型过程中,体验彩墨绘画的快乐,培养学生爱生活、爱自然的情感,并能体验到彩墨画中的意境之美。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角色转化、实践操作中启迪思维,熏陶情感,促进个性与整体的和谐发展。
(笔者点评:教学目标粗一看还合适,但深看以后就发现目标设定还不够细,目标分类不清晰。)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彩墨材料的特性,初步了解、感悟、体验宣纸、毛笔等工具材料的特点。
2、难点:掌握笔墨干湿、浓淡、粗细、虚实的变化。
六、教学过程:
(一)分组游戏,了解课题
1、全班学生分8组
2、小组长到老师处领取一项任务:(1)用墨汁画各种各样的点;(2)用墨汁画各种各样的线条;(3)用颜料画各种各样的点;(4)用颜料画各种各样的线。要求:用中国画的工具在宣纸上作画,并在两分钟之内完成。
3、各组把作品贴在展板上进行展示,由各小组的代表分别对本组完成的任务进行解说。
4、回答教师的问题:用毛笔在生宣纸上作画同平时在普通图画纸上画画有什么不同?
5、了解学习内容:看教师出示《有趣的彩墨》的课题。
(笔者点评:小组分内容探索可以节省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尝试后再进行解释注重学生了体验。单从教案中看出,设计者在此处的教学价值的挖掘上还远远不足。比如浓淡、渗化的特点其实学生已经体验到了。)
(二)感受点、线魅力和彩墨浓淡干湿的变化
1、欣赏2张以点为主的作品,谈感受。
2、看老师演示不同方法来画各种各样的点。
(1)滴的方法(点呈圆形)
(2)洒的方法(点细有方向)
(3)中锋画尖形点,侧锋画方块点。
(4)毛笔架敲的方法(点形细密)
(5)撒盐的方法(雪花肌理)
3、欣赏2张以线为主的作品,谈自己的感受。
4、几位学生上讲台体验画不同的线,发现墨色有干、湿、浓、淡、粗、细、长短等变化。
5、和教师一起归纳结论:由于用笔的方法不同而产生了不同效果的线,由于水分的多与少,会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还发现生宣有遇水渗化的效果。
6、欣赏教师出示的国外抽象画大师勃洛克的一幅点线结合的抽象画作品和一组国内(3张)彩墨画大师吴冠中的彩墨作品。
(笔者点评:这个环节很重要是对彩墨构成元素点与线的探究,教师的设计进度是可以的,线的探究让学横来尝试解决既是复习一开始的探索所得,也是进一步深化起初的浅显的学习。不过对于点的学习也可以采用让学生说,教师演示的开放教学法。另选择欣赏勃洛克与吴冠中的画比较经典,但需突破停留于形式分析阶段,要深入到为是什么原因产生这样的作品即画家为什么这样画的问题。这样引领对于学生创作来说能排除盲目涂抹式表现的问题。还有一些教学所得在前免得饿环节已经解决了不需要在这里再来折腾,如:会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还发现生宣有遇水渗化的效果。)
(三)创作体验
1、了解作业要求:(1)小组(5人)集体协作完成一幅作品。(2)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墨或彩,大胆运用点线构成抽象或意象作品。
2、创作。
(笔者点评:表现要求很开放,增加了学生表现的自由度。笔者认为还可以从为什么表现上引领学生小组为单位确定表现主题,如心情。)
(四)展评与延伸
1、各组代表陈述创作意图与收获
2、各组陈列作品
3、相互品评,交流经验(这些点线构成的画面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4、听教师小结。
(笔者点评:课堂小结很重要,起到总结与提升的作用,本教案中教师没有出现总结语很是遗憾。笔者认为可以从善于观察,善于体验生活元素美的角度进行设计。)
(笔者总评:教学设计有创新的地方:1、小组合作抽内容尝试体验;2、师生共同探讨点与线的不同表现方法;3、用抽象与意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表现。但教学设计的不足也很明显:1、游戏性不足;2、学生表现的目的性不明。)

上一篇文章:大狮子教案

下一篇文章:向齐白石学画蔬果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