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时间:2014-07-11 18:41: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牡丹的拒绝
- 公告:
《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
一课时
设计思想: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感性——理性——悟性安排教学过程,教学从文本入手,问题设计环环相扣,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课文的基础上,感知课文内容,领悟“拒绝”之美,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并实现对主旨的延伸拓展。通过制作与教学相配的课件,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系统性,并增强审美效果。
教学目的:
1.师生共同学习散文“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领悟作者借“牡丹”这个意象所歌颂赞美的精神品质。
2.通过作者瑰丽不羁的文笔与精到细腻的描绘,品味语言,领悟作者情感的脉动,解读花语背后的韵味。
教学重点:
阅读与鉴赏,感受散文独特的美感,进而品味景物与情感的关系。通过极具个性的牡丹,赞颂与牡丹有同样个性的人。根据散文“托物言志”的特点理清作者的思路,解读文中“牡丹”这一意象。从牡丹这一物象的具体特征来理解她在作者情感世界里的象征意义,领略牡丹的“拒绝”之美。
教学过程:
【重点突破】“一般写牡丹的文章,大多赞美牡丹的秀韵多姿、雍容华贵、绚丽娇艳的外在之美,作者却另辟蹊径,通过“牡丹的拒绝”赞美了牡丹之美不仅美在其艳压群芳的美丽,更美在其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的高贵品质。”这既是本文的重点又是本文的难点,本人拟通过分析这一内容来体现设计思路,
其流程如下:感性——理性——悟性
一、通过前人写牡丹的诗文导入,把大家对牡丹的情怀引入课堂
1.导语:无论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还是“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莲花;无论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柳,还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红叶;无论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野草,还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花浓”的牡丹,人们对于喜爱的事物都寄寓了无限的深情。
2.师生共同回忆与牡丹相关的诗文,让我们先把这缕情怀首先引进教室:
赏牡丹 刘禹锡
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白 牡 丹 白居易
白花冷淡无有爱,亦占芳名道牡丹。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现在,请同学们的心“安静”下来,进而“干净”起来,让我们透过张抗抗瑰丽的文字,以“沉入”的心态,走近牡丹,去品味语言、去领悟情感。
【设计意图】让让大家从心情、思绪上走近牡丹,营造课堂氛围。能使同学们自然感受出:同样事物同样景观因人而异,景与情有莫大的关系。
二、阅读与鉴赏(课件展示)
(一)同学分组展示:(题目根据同学们自己的疑点归纳而成,基本操作课前预习完成)
●散文的美景未必来自大家熟知的美景美物,重要的是要用动情的眼光看世界,于平淡细微处见到绚丽动人的光彩。
●你认为本文的那些地方最有动人的光彩?为什么?
●你品味到了牡丹什么样的个性?说出理由。
大家已经在课前分组准备。上课同学们自主发言,要的是他们自己真实而独特的感受。大家通过《牡丹的拒绝》华丽的文笔,动人心魄的语言,在阅读与欣赏中,达到融会贯通、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计意图】生生活动,组组互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智慧在碰撞中得到深刻、升华。
问题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为什么说“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真看过牡丹”?
【明确】(1)洛阳牡丹不仅美丽品种绝佳,而且有传奇的身世。
(2)盛花期,洛阳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2.“牡丹之美,惊世骇俗”作者这样评价牡丹,有什么样的寓意?
【明确】作者写牡丹之美,是赞颂人的高贵品格。维护人格的尊严,不畏权贵;遵循自然规律和行事准则,不趋媚世俗;为将美好留驻人间,不吝惜生命……这便是惊世骇俗之美。
3.作者认为,牡丹不应该作为“富贵”膜拜,而应该作为“高贵”来颂扬,其原因是什么?
【明确】①花开时,倾其所有挥洒净尽。②花落时给人惊心动魄的体味。③不开花时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④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
4.牡丹“拒绝本该属于它的荣誉和赞颂”,这里的“荣誉和赞颂”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明确】人们为它开花时的火热的热情,辉煌灿烂和宏伟浩荡的气势而倾倒,为它倾城倾国、国色天香而疯狂。
(二)①与曾经学过的散文《荷塘月色》作比对,感受描写景物不同的风格。②请同学们回想具有牡丹一样高贵风骨的人物,完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月下荷塘:宁静悠远,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
牡丹: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排山倒海
同学们在对比中自然感受到:景物与情感的关系
②同学们纷纷提出很多人,如:朱自清,刘胡兰,李白,陶渊明,苏武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给予牡丹独特的视觉冲击与个性感受,同时由花及花,由花及人,让感受深刻、内化,而尽量做到水过无痕。
(三)教师小结
在现实的人生中,随声附和容易,开口拒绝却难。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是一种勇气;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是一种豪气;朱自清抵死不吃美国救济粮,那是一种民族气节。我想,拒绝不是无端地否定别人,凸显自己。拒绝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真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品位,一种高贵,就如同牡丹的拒绝一样。
【设计意图】这个过程在于学生自己入宝山而不空返,在于自主求知,愉悦感受。
三、师生展示作品
生命也就在这一场又一场的遇合中,别有况味。似水年华中这样的遇合常常让我们不能自已俯下身来静静倾听天籁,哪怕是一朵野花,一滴晨露,一片落叶。下面让我们一同感受同学们与自然邂逅的片段吧。
有三、四名同学展示,涉及小草、松树、藤萝、梅花等。
教师作品:
咏竹 张帆
临风玉树意阑珊,自古诗魂为哪般?窃去冬梅一抹冷,赢来垂柳万堆烟。
清姿芊芊凭风雨,瘦影盈盈傲逝川。郑燮挥毫泼墨处,修身飒飒岂须言?
前人佳作也罢,老师同学习作也罢,景致不同,情怀各异。还是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设计意图】师生间的这种双向交流,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这体现了教学中的活动原理和情意原理。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动笔能力,体现了授学生以“渔”的教育思想。
四、板书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高贵 个性 品位
五、课后作业
兰 草
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余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方圆几十里的人就都跑来玩赏。父亲并不为此得意,而且倒有了几分愠怒。时又进山去,便从此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有一次再进山的时候,要我和他一块:“访兰去吧!”
我们走了半天,一直到了山的深处,那里有一道瀑布,几十丈高的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了半天,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香气浓烈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又动手要挖起一株来,想,父亲会培育好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培栽,就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类、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
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
我却说不出来。家里的的确比这里的看着好看,这里的却比家里的清爽。“是味儿好象不同吗?”
“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了两个味?”
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元气,长的是山野水畔的趣姿;一培栽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呢!”
“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的太甜,太媚,格调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尽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知道而欣赏呢?
“这正是它的不俗之处。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所以它才长的叶纯,开的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灵性。”
我再也不敢去挖这些野兰了。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痛以前为什么喜爱着它而却无形中就毁了它呢?
父亲拉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他看着它,也在看着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去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给社会有贡献的。”
我深深地记住父亲的话。从那以后,已经是十五年过去了,我一直未敢忘却过。
设题:
1、作者在文章开头写家里庭院的兰草很多,引来很多人欣赏,其作用是什么?
2、父亲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培栽的原因是什么?
3、对这篇散文的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兰花之所以不俗,是因为它有浓烈的香味,叶更结实,花也小巧,有野趣。
B.这篇散文明写兰花,实际写人,有兰花不媚俗的品格来警醒人。
C.“我”很喜欢兰花,但“我”最初喜欢的方面与父亲喜欢的方面不同。
D.“我”之所以不敢再去挖野兰栽种,是因为“我”深深理解了兰花。
[提示]
1.与下文幽谷中的野兰无人欣赏形成对比,突出野兰的不俗。
2.野兰一经栽培就会变成供人玩赏之物,低俗。
3.A
【设计意图】在感性,理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与运用能力,重在领悟不同语言不同的情感,感受如牡丹、兰草等不同外物所被赋予的品格,所折射出的高贵、高洁的人格。
自评:
语文课堂是充满审美与人文意义的,如果学生们能通过语文的学习真正在心灵上有所触动,我想,达到了这堂课的目的。
这堂课的设计能力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引导学生探究与思考为目的,进而完成学习目的:鉴赏与领悟。由牡丹的品格及至现实人生,希望在同学们的心湖中荡起涟漪。此愿达成,足矣!
《牡丹的拒绝》教学设计
一课时
北京市顺义区杨镇一中
张 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