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囚绿记》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8-04-09 17:32: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
  •   公告:

    
《囚绿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种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教学重点、难点
1
、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
、批注课前准备让学生查找陆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与陆蠡相识组织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并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态度。学生谈完后,教师强调本文中所蕴藏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但是不能照本宣读,回答精要,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学生可以带有关的资料
第二块:讲述与绿藤的故事 1、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熟悉课文,再现作者与绿藤相处的情景。邀请两三位学生上台讲。情境导入语: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永恒地在演绎着生命的故事。《囚绿记》中,作者和绿藤间有着怎样动人的镜头呢?请你熟读课文后,用生动的语言(不看书本)来向大家讲述一下作者与绿藤的故事。2、组织分析三位学生在讲述故事重点内容安排上的共同点。3、提升学生的认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绘绿藤的执着呢?绿藤象征什么?作者通过讲述特与绿藤的故事到底要抒发哪些情感呢? 1、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练习几分钟后,争取上台向全班同学讲。语言要生动,表达要连贯。2、抓住共同点思考分析。结论提示:对绿藤的执着的描写;作者对绿藤的感情。针对三个问题,可以查资料,可以与同桌讨论分析。为增强效果,可以用录音机为部分同学配乐。
第三块:再当评论家 1、组织学生围绕课堂讨论的重点为本文作批注。2、组织交流批注。 1、认真写批注。2、大胆发言,积极交流。要求学生批注要做得整洁,以便于自己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本文关键语句的含义。2、能分析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3、能比较《绿》与《囚绿记》两文在语言风格、作者抒发的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特点;比较阅读。
课前准备学生查阅别人对《绿》、《囚绿记》的评论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1、情境导入语: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有抱负的青年作家陆蠡的内心是压抑而痛苦的,情感是复杂的。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种种情感。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抓住有关语句来剖析他的情感。2、组织交流批注 1、学生作批注。2、积极交流部分重点提示: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段话如何理解?【分析】现实生活使尝到人生的挫折带来的苦涩滋味,的心中产生的苦闷、忧郁的情绪。但这可爱的绿叶使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并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挫折终会成为过去,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第二块:比较阅读 1、组织学生比较《绿》与《囚绿记》两文在语言风格、作者抒发的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要求写成小短文的形式,字数在300字左右。2、组织交流 1、在笔记本上写文学短评2、交流评价
布置作业:阅读《陆蠡故居》,作适当的批注。
附:
陆蠡故居
刘长春
我在天台县县长任上的时候,曾经瞻仰过陆蠡的故居。
那一天我到平桥镇检查工作,时间很充裕,便想起这儿曾是陆蠡的血地,他奇特的人生秉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于是,我和陪同的一位朋友直奔岩下村而去。
说陆蠡奇特,有一点儿根据。十岁时,他被人目为神童;上大学时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身后却留下了绝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时,翻译了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等名著。第一次读他的《竹刀》,那位无名的年轻人为了山民的利益将竹刀深插进奸商的肚子里,在公堂上又将竹刀同样插入自己手臂的勇敢与坦然,就曾经让我十分惊异。扳指计算着陆蠡的年龄,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担的刚烈。那时我就觉得如此写实的人生场景只能来自于生活,而无须什么深奥的技巧。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
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陆蠡,走进了这位作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觉得那样地亲切、熟稔而又充满神秘。
这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的三合院,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构架。推开大门,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孩子奔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与铜铃一样的笑声,昔日的喧闹在时间的河床里沉寂了,就像流水淹没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陆蠡离开家门都已经数十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如秋风掠过树梢的一阵叹息消失得无影无踪。走过杂草丛生瓦砾满地的天井,我忽然发现一株生长于石缝中的藤萝,它舒展开折叠的绿叶,有如倾泻的一道绿色瀑布,从东侧屋外的墙头飞流直下。我记得陆蠡是喜欢而且留恋于绿色的,他曾经写下的《囚缘记》,也就是为了在孤独中留住那片绿色和它对语,于是孤独随之消失在绿色生命的伸展里。由是,我也就了解了他的希望与快乐。一个内向与深沉的人,整日耽于思索,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惊扰他的。轻轻的,我把脚步放轻,然后走进厅堂、登上楼阁,一眼又瞥见窗外挺立的山岗与终年不断的溪流。当年,陆蠡就经常站在这里,眺望这山这水,相对无言,除了陶醉,还有在宁静中自由放飞的憧憬。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多年在外漂泊。他总是如怀恋母亲似的惦记起故乡的山水,在它面前总是可以照见我自己。”——因为故乡的山水是进入他的灵魂与血液的东西。
我在这空落与破败的院子里徘徊,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来,也是在这条长长的围廊上,曾经走过谁?曾经有谁邂逅?曾经有什么样的抚今追昔?我进来时,大门早已紧闭,不,是虚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经古老。走出陆蠡故居,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陆蠡?
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远没有回来。
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
……
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瞻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
陆蠡的朋友巴金、黄源、柯灵、许杰等四处打听他的下落,登了广告寻人。听说他进了南京的监狱,天气冷了,怕他受冻,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结果退了回来,退件的理由是:查无此人。
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暴的前面是不会低头的。陆蠡的死,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忽而,我又想起《竹刀》里的那个无名的年轻人,因为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表里如一,简白传神,一个反抗压迫者的形象,铁骨铮铮地站到我的眼前。
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
从陆蠡的故居走出,往事如水沿着记忆的裂缝流动起来……一抬头,眼前又见一条蜿蜒的清流,一条清澈的非常非常纯粹可以照见人面与眉目的流水,那是始丰溪——天台的母亲河。它从大山发源,曲曲折折,奔奔波波,流到了陆蠡故居的门前,然后又在这屹立了亿万年的岩岗峭壁下,绕了一个小湾,挟带着风声与豪笑,直奔东海而去……
一晃八年,我没有再见陆蠡故居。难忘它,写信给天台的朋友让他给我拍张照片,以慰思念。照片里的陆蠡故居更加颓败了。它让我长留一个遗憾:我在县长任上时应该拨点款整修一下,派个人管理它,现在却难以办到了。在时间的风吹雨打下,在满地落叶无人扫的时候,陆蠡烈士的故居还能坚持多久?
陆蠡的散文《囚绿记》,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这篇散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含不尽之意自在言外,他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自由的内心意诉之于外象。他的这种内心意诉没有赤裸裸的直说,而是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而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正如黑格尔所说:在具体的感性想象中显现普遍性的真实。散文能写到这份上,也就有了深沉的意境。所以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白,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教学目标
1
、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
、能比较熟练地运用种种符号给文章作批注
教学重点、难点
1
、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与绿藤的故事片段
2
、批注
课前准备
让学生查找陆蠡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
与陆蠡相识
组织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并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态度。
学生谈完后,教师强调本文中所蕴藏的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品,但是不能照本宣读,回答精要,不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
学生可以带有关的资料
第二块:
讲述与绿藤的故事1、组织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来熟悉课文,再现作者与绿藤相处的情景。邀请两三位学生上台讲。
情境导入语: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永恒地在演绎着生命的故事。《囚绿记》中,作者和绿藤间有着怎样动人的镜头呢?请你熟读课文后,用生动的语言(不看书本)来向大家讲述一下作者与绿藤的故事。
2
、组织分析三位学生在讲述故事重点内容安排上的共同点。
3
、提升学生的认识: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描绘绿藤的执着呢?绿藤象征什么?作者通过讲述特与绿藤的故事到底要抒发哪些情感呢?
1
、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尝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讲故事。练习几分钟后,争取上台向全班同学讲。语言要生动,表达要连贯。
2
、抓住共同点思考分析。
结论提示:对绿藤的执着的描写;作者对绿藤的感情。
针对三个问题,可以查资料,可以与同桌讨论分析。
为增强效果,可以用录音机为部分同学配乐。
第三块:
再当评论家
1
、组织学生围绕课堂讨论的重点为本文作批注。
2
、组织交流批注。
1
、认真写批注。
2
、大胆发言,积极交流。
要求学生批注要做得整洁,以便于自己复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说出本文关键语句的含义。
2
、能分析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
3
、能比较《绿》与《囚绿记》两文在语言风格、作者抒发的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特点;比较阅读。
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别人对《绿》、《囚绿记》的评论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一块:
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1
、情境导入语:抗日战争爆发前夕,有抱负的青年作家陆蠡的内心是压抑而痛苦的,情感是复杂的。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他的种种情感。请同学们细读课文,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抓住有关语句来剖析他的情感。
2
、组织交流批注
1
、学生作批注。
2
、积极交流部分重点提示: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这段话如何理解?
【分析】现实生活使尝到人生的挫折带来的苦涩滋味,的心中产生的苦闷、忧郁的情绪。但这可爱的绿叶使感受到生命的美丽和愉悦,暂时忘却了痛苦和烦恼,沉浸在生命的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中,并认识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挫折终会成为过去,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第二块:
比较阅读
1
、组织学生比较《绿》与《囚绿记》两文在语言风格、作者抒发的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要求写成小短文的形式,字数在300字左右。
2
、组织交流
1
、在笔记本上写文学短评
2
、交流评价
布置作业:
阅读《陆蠡故居》,作适当的批注。

附:
陆蠡故居
刘长春
我在天台县县长任上的时候,曾经瞻仰过陆蠡的故居。
那一天我到平桥镇检查工作,时间很充裕,便想起这儿曾是陆蠡的血地,他奇特的人生秉赋应该是来自周围的这片山水——这是我读黑格尔《历史地理》的一个启示。于是,我和陪同的一位朋友直奔岩下村而去。
说陆蠡奇特,有一点儿根据。十岁时,他被人目为神童;上大学时读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身后却留下了绝代散文家的美名;同时,翻译了法国诗人兼小说家拉玛尔丁的长篇小说《葛莱齐拉》与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罗亭》和《烟》等名著。第一次读他的《竹刀》,那位无名的年轻人为了山民的利益将竹刀深插进奸商的肚子里,在公堂上又将竹刀同样插入自己手臂的勇敢与坦然,就曾经让我十分惊异。扳指计算着陆蠡的年龄,感受的却是一个青年的强烈爱憎与勇于承担的刚烈。那时我就觉得如此写实的人生场景只能来自于生活,而无须什么深奥的技巧。一篇激动人心的散文,究竟需要多少技巧?我说不明白,然而我知道它来源于作家的那一颗心灵。陆蠡曾说:世界上,应有更高贵的东西。高贵的是心灵的性质。难怪李健吾先生作出这样的评价: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玉般的心灵。
今天我终于走近了陆蠡,走进了这位作家生活过的实实在在的空间。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让人觉得那样地亲切、熟稔而又充满神秘。
这座始建于民国初期的三合院,属于典型的江南民居的建筑构架。推开大门,没有听到读书声,也没有听到孩子奔跑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息声与铜铃一样的笑声,昔日的喧闹在时间的河床里沉寂了,就像流水淹没了礁石。我忽而想起,陆蠡离开家门都已经数十年了,这里曾经有过的悲欢离合,如秋风掠过树梢的一阵叹息消失得无影无踪。走过杂草丛生瓦砾满地的天井,我忽然发现一株生长于石缝中的藤萝,它舒展开折叠的绿叶,有如倾泻的一道绿色瀑布,从东侧屋外的墙头飞流直下。我记得陆蠡是喜欢而且留恋于绿色的,他曾经写下的《囚缘记》,也就是为了在孤独中留住那片绿色和它对语,于是孤独随之消失在绿色生命的伸展里。由是,我也就了解了他的希望与快乐。一个内向与深沉的人,整日耽于思索,是不希望有更多的人惊扰他的。轻轻的,我把脚步放轻,然后走进厅堂、登上楼阁,一眼又瞥见窗外挺立的山岗与终年不断的溪流。当年,陆蠡就经常站在这里,眺望这山这水,相对无言,除了陶醉,还有在宁静中自由放飞的憧憬。在杭州读书,在厦门教书,在上海编书、写作,多年在外漂泊。他总是如怀恋母亲似的惦记起故乡的山水,在它面前总是可以照见我自己。”——因为故乡的山水是进入他的灵魂与血液的东西。
我在这空落与破败的院子里徘徊,墙外绿黄斑驳的枫树在风中摇曳,夕阳的余晖映着一角青苔暗长的高墙,又把它的影子投射于庭前。我不知道,七八十年来,也是在这条长长的围廊上,曾经走过谁?曾经有谁邂逅?曾经有什么样的抚今追昔?我进来时,大门早已紧闭,不,是虚掩着,人去院空。一切都留在了昨天,而昨天已经古老。走出陆蠡故居,我对身边的朋友说: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陆蠡?
陆蠡是1919年初秋走出故居的,从此他就永远没有回来。
有家不归的人,一定有他自己的追求。
……
1941年的夏天,丧偶五年多后的陆蠡在上海孤岛再婚。婚宴上,人们第一次看见他穿了新袍子,手里提着酒壶不怎么娴熟地为宾客斟酒。他本来是不喝酒的,可是他却丢下一句使人一想起来便不禁要流泪的话:等抗战胜利了,我们要买大缸大缸的酒,排在门口,任过路的人随便痛饮!八年抗战,终于如他瞻望的那样迎来了胜利,可是陆蠡却在他婚后的两个月后突然地失踪了。
陆蠡的朋友巴金、黄源、柯灵、许杰等四处打听他的下落,登了广告寻人。听说他进了南京的监狱,天气冷了,怕他受冻,朋友又把棉袍子寄去,结果退了回来,退件的理由是:查无此人。
有家不归的人,他到哪里去了?后来,我们才知道,他负责的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遭受了日本宪兵的大搜查并被抓去了两名员工,为了讨回一个公道,他竟上门说理去了,一去从此不返。他的朋友吴朗西说过这样一句话:他的个性是死硬的,在任何强暴的前面是不会低头的。陆蠡的死,想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忽而,我又想起《竹刀》里的那个无名的年轻人,因为官府不相信竹刀能刺人,他拿了这竹刀捏在右手里,伸出左臂,用力向臂上刺去。入肉有两寸深了,差一点不曾透过对面。复抽出这竹刀,掷在地上,鄙夷地望着臂上涔涔的血,说:便是这样”——表里如一,简白传神,一个反抗压迫者的形象,铁骨铮铮地站到我的眼前。
陆蠡之文,一如陆蠡之人;陆蠡之人,亦如陆蠡之文。
从陆蠡的故居走出,往事如水沿着记忆的裂缝流动起来……一抬头,眼前又见一条蜿蜒的清流,一条清澈的非常非常纯粹可以照见人面与眉目的流水,那是始丰溪——天台的母亲河。它从大山发源,曲曲折折,奔奔波波,流到了陆蠡故居的门前,然后又在这屹立了亿万年的岩岗峭壁下,绕了一个小湾,挟带着风声与豪笑,直奔东海而去……
一晃八年,我没有再见陆蠡故居。难忘它,写信给天台的朋友让他给我拍张照片,以慰思念。照片里的陆蠡故居更加颓败了。它让我长留一个遗憾:我在县长任上时应该拨点款整修一下,派个人管理它,现在却难以办到了。在时间的风吹雨打下,在满地落叶无人扫的时候,陆蠡烈士的故居还能坚持多久?

陆蠡初期的散文集《海星》,多抒发自我的哀怨、幻想、沉思,歌唱童心的纯真;此后散文集《竹刀》、《囚绿记》,叙事因素逐渐增强。《水碓》、《庙宿》、《嫁衣》写农村妇女的不幸;《竹刀》以传奇性的笔致歌唱山民的反抗;《囚绿记》真挚细腻、委婉含蓄地颂扬坚贞不屈、渴求自由光明的民族精神。抒发主观情感,多取散文诗笔法,真挚纯净,精巧玲珑(《海星》、《荷丝》),叙事写人,布局跌宕起伏,曲折多变,节奏自然(《灯》、《独居者》)。

 

上一篇文章:《故都的秋》教案

下一篇文章:《在山的那边》教案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