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高中语文

消逝的钟声课文解读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12-04-12 19:27: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消逝的钟声
  •   公告:

    

《消逝的钟声》课文解读
史铁生是中国当代文坛非常独特的一个作家,他的创作一向以富于深邃的哲性内涵而备受关注。史铁生虽然以小说驰名文坛,但他的散文也常常因睿智、思辩和真诚的底色而为众多的读者所喜爱。在史铁生的散文中,他往往以一颗悲悯的心和一种庄严宁静的姿态来关照这个世界。残缺的生命体表和宽厚而博大的心灵空间,使他能够站在思想的高处,对生命、爱情、信仰和死亡进行不断地追问、思索和自我超越。正是由于这种顽强面对现实生存困境的自觉意识和勇气,使他的散文获得了独特而深厚的意蕴和魅力。从艺术上看,史铁生的散文特别喜欢采用自言自语的心灵独白模式或独特的谈话方式来倾诉自己内心的情感。急切的追问、忏悔式的自审、理性的思辩,这些因素既增加了散文表达的深度和宽度,也清晰勾勒出作家从生命绝境突围时沉重的心路历程。史铁生的散文名篇很多,如《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等。
史铁生的散文《消逝的钟声》充满怀旧色彩,对冲淡悠远的往事回忆,表达出的却是一种宗教一样的平静和通透。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1.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开句简洁,但传达的信息很多:作者生活的环境,很小的年龄,隐隐的期盼。“张望”一词有神韵,流露出一个幼童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2.我记事早。【看似轻描淡写,却很有价值。对童年还原视角进行叙事作了铺垫。】我记事早的一个标志,是斯大林的死。【不禁使人发问:为什么斯大林的死能给一个幼童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是为了表现后文所述的童真,幼童的自鸣得意,还是另有他意?】有一天父亲把一个黑色镜框挂在墙上,奶奶抱着我走近看,说:斯大林死了。镜框中是一个陌生的老头儿,突出的特点是胡子都集中在上唇。【进一步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去观察这件事】在奶奶的涿州口音中,“斯”读三声。我心想,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的,这个“大林”当然是死的呀!我不断重复着奶奶的话,把“斯”读成三声,觉得有趣,觉得别人竟然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可真是奇怪。【大人们是真没有发现,还是不敢说。】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1953年,那年我两岁。【叙述角度的转换,暗含了不同年龄对同一事件的审视,具有深意。此句暗含两个叙事主体,因此可拆分为两句。第一句:别人竟然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可真是奇怪,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时1953年。即不是人们没有发现,而是人们不敢说,因为那是1953年;第二句,1953年,我太小了,只有两岁,我可以随便说。】
【第二段,以一个两岁的幼童的视角叙事,在儿童天真、幼稚的表象下,变换着叙事的主体,潜藏着作者深层的思考——斯大林文化模式对中国的影响】
3.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终于”预示着一种心态,“我”对“这一天”可谓渴盼已久。】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一切是那样的喧闹,嘈杂。】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 “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吗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们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横线部分所形成的急切的追问是史铁生散文作品的一大特点。它蕴含着对生命个体存在价值、意义及生命本质的思考,每一个渴求进步的人,就会产生一种反省的自觉、灵魂的洗礼、心灵的净化。】
4.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凌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⑴。【三处写景:一是从感觉上写,用了“荒疏”“凌乱”“稀少”几个词,着重谈印象;二是从场面上写,写林中小路、风中败叶和觅食之雀,着重谈动感。三是从背景上写,突出由眺望产生的庄严感。】
5.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⑵,穿过长廊⑶,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⑷。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⑸弹响风琴⑹【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乐器,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它是风琴的一种,不同的之处在于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唯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⑦【⑴⑵⑶⑷⑺共同构成了基督教堂典型的建筑特征。基督教建筑旨在制造出一种灵魂腾越的升华感应,使人可从外观上来领悟、体会其玄奥、空灵之妙景。向无穷高处上升的尖顶,引导人们的心灵尽可能地摆脱一切现实的羁绊,向着精神的天国而去;而同时众多的尖顶又象是尘世中向苍穹伸出的双手,它在向“上帝”呼吁拯救,呼吁圣灵重归人间,使人类得到精神上的复活。教堂的墙体配有高大明朗、用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往往能给人造成一种向上升华飞腾、触及天国神秘的幻觉。基督教吸收了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光是神不断放射出来的,而自然界的美是反射了神的光明,而艺术家是通过其心灵而创造出艺术,而心灵是由圣灵感动,因为心灵与圣灵最接近。同时,对于欣赏者与感受者来说,由于看到艺术而感动,这样也就是接近了圣灵。同时,从三扇大窗户射入的光线揉为一体,启示了三位一体的神秘。在教堂内部,还有许多布局和谐的圆柱,壁上、柱身都装饰有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并能辅以从玻璃花窗射入的五彩光线之点缀和烘托,使人置身于内更感宗教的庄严、肃穆和神圣。因此,有人把基督教建筑称为一首屹立在空间的圣诗、一曲回荡在天际的音乐。】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这一节作者铺写琴声和歌声对一个懵懂儿童的征服:一是由听觉幻化为视觉感受,如“满屋子里的阳光好像也随之飞扬起来”,“桌椅、墙壁、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二是由听觉化为触觉,如“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切显得那么和谐、宁静而且欢欣,这种宗教文化给予我的感受终生难忘。】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的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⑻。【继续写宗教文化对我的瞬间影响:奶奶的话侧面印证“我”的宁静之态;三个“羡慕”铺写意犹未尽的心灵渴望;“有形与无形”实指圣礼执行程序中的两部分组成。无形的部分由圣灵送达,有形的部分包括按手礼(Laying on of Hands)等(下文⑼中有呼应)】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呆呆地站着”摹写我的“灵魂出窍”。】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像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⑼【将圣灵完全赐予受礼者,将天父赐予的恩宠普及其他信徒】,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⑽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⑾礼物。【⑸⑹⑻⑼⑽⑾形成了基督教文化氛围。无形的内容、有形的建筑等共同创设了一种庄严、空灵、宁静、自由的宗教文化,使“我”获得了一种独特的心灵体验,并给“我”的童年生活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感受。】
6.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它!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这是一种来自人类精神高空的,缥缈纯净的声音。】
7.“它在哪儿呀,奶奶?”
8.“什么,你说什么?”
9.“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10.“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此处对话与上文作用相同。】
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既有似曾相识的浪漫,也有蓦然回首的惊喜。】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与来时相比,所见景物已多了些许的沉稳和宁静,风格上也更像油画了。可见,景语皆心语,经历了宗教文化的浸染,心情已经有了变化。】
11.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⑿【下文⒃与⑿呼应】,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⒀【下文⒂与⒀呼应】。
12.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⒁。【下文⒂呼应此处。心灵已经开启,钟声却又消逝,此情何堪!】
13.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被拆除⒂【⒀与⒂互文】。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⒃【⑿与⒃互文】,但未如愿。
14.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此处可谓“不着一笔,尽得风流”,犹如绘画中的“留白”。四十年发生的事一笔带过,岁月悠悠,个人的际遇,社会的变迁,其间多少物是人非。钟声不改,但听钟人的心情却徒添多少世间沧桑。】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它。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它在自由地飘荡【此处营造了一种宁静、自由的氛围。】。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它,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我的整个心灵仿佛回到了童年,寻找到了童年般的感受。】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强调的是人的故乡,别有用意。】,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从地域的角度阐释。】,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分号绝非并列关系,而是分隔非并列的多重复句中的第一层分句。】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对故乡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是对内心故乡的精彩阐述,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人的故乡”在这里有丰富的内涵:一种辽阔无比的自由而宁静的心情,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