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九寨沟》教学反思
我一直不太喜欢讲写景的文章。一般来说,纯粹的写景文章少有人读,美丽的景色描写一般是作为一些小说或其他文章的点缀(必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对于纯写景的文章,我一般觉得分析一下篇章结构,然后挑精美的段落让学生背一下就可以了。
讲古诗古文或者历史题材类以及其他叙事类文章,是我的强项。我一般能够旁征博引,上天入地,历史与现实结合,文本与道德教育结合,讲得得心应手,学生也非常喜欢。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文章全是写景的。《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三篇课文以前我都没有讲过。昨天我讲了《九寨沟》。讲课前我翻了一下课文,进行了简单的构思,又看了一些有关九寨沟的资料。
上课了,我首先让学生读了一遍课文,然后提了一个问题:九寨沟是怎么得名的?学生从课文第一段找到了答案:因为周围散布着几个藏族村寨,所以人们称它为九寨沟。
继续读课文。我问:进入景区,像到了什么地方?
学生回答:童话世界。
于是我板书:童话世界。然后让学生说出读过或听过的童话,总结出童话世界的特点:真、善、美。
此时我脑中灵光一闪,决定扣着这几个字展开教学。
“真”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找到了课文中的两个词:原始、自然。“美”呢?无论是直插云霄的雪峰,还是彩带般的沟谷;无论是清澈见底的湖水,还是色彩斑斓的湖底石块;更不用说珍稀动物时常出没的九寨沟腹地……这一切,无处不美。
把“美”读透了。我话锋一转:九寨沟为什么能保持着“真”和“美”?
学生自然想到了人们的保护。也就是“善”。如果没有“善”,九寨沟就不可能保持它的“真”和“美”,也就不能再像美丽的“童话世界”了。
这篇课文,我既注重了文本的阅读,又注重了情感的熏陶,还进行了环保教育。自我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