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阅览语文四年级语文

《搭石》教学反思

发布者微信
  • 发布时间:2009-11-30 12:36:00
  • 发布者:吾爱
  • 微信号:wuaiyazhu.
  • 浏览量:
  • Tags:人教版 搭石
  •   公告: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搭石》课后反思
    一堂课我们并不是要上得很完美,才是好课。叶澜教授提出我们的课堂要做到“五实”,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心胸也才会随之变得博大起来,同时,教师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所带来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百花奖”赛课的教学研讨,就是这样一个追求提高的过程,让我踏着一块块搭石,走过一段迷茫的小语的小河,对小语又走进了一步。
   “搭石”一:死点与活点
    阅读教学中的点、线、面的结合,对于整堂课,换句话说,点就是切入点,线就是课文要重点抓住进行品悟的几个句子,面也就是通过着几个重点句子要达到的三个维度上的一些目标。同时它也存在于各个小环节中,比如引导学生对一个句子的品读,往往我们会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体会,这就是句子中的点。其他环节也同理。而这个点应该是个活点,要让这个点散发出五彩的光芒。因为学生是一个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我们不能把自己事先所预设的点,定位一个死点,牵着学生只能往这个点钻。比如在《搭石》一课中,在引导体会人们画面美,在美妙的配乐中,引导想像,学生已沉浸在美妙的情境中了,而为了让学生体会说出“清波漾漾”这个词(预设的死点),而打破美好氛围,费劲地把学生往点上引,如果当时自己心中没有一个预设答案,让学生在美境中自然说说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那精彩就会呈现:老人孩子在走搭石,波光粼粼,……课堂怎样生成精彩,预设活点,留给生成的空间。
   “搭石”二:平面与立体
    语文课堂中,少不了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朗读句子课文,正所谓的读书写字任务,但我们不能只为读而读,只为写而写,比如《搭石》一课生字词语的理解,并不是读读就算数,而可以采用说近义词、反义词,配画面选词理解,联系实际在语境中运用等等方法,同样可以让单调的生字词的学习具有生命的色彩,对一个词进行立体的学习,就如一个生字就是一个点,沿着点能做很多有效的面上的学习。而读在语文课中更是一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学习形式。常说语文课要以读为本,要有朗朗的读书声,但这同样也不能为了读而读,读要讲究“时效性”,每一次的读要有“增量”。一篇课文,每一次读都要有目的,都要有一个侧重点,老师要提不同的要求。或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顺,或要求学生带着一定的问题读,或引导学生体会意境。一个句子,从读通,读懂,读得有感情,引导学生要有一个循序渐进提升的过程。这节课上还不是做得很好,但明白了这一点,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努力。
    “搭石”三:单线与复线
    一篇文章都有主线,抓住主线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过程条理清晰,所有的环节都紧扣住主线,才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主线的准确提炼就要靠我们对教材的深入钻研。而主线并不是一条单线,它包括明线与暗线,明线就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一条主线,暗线就是指语言文字下所包含的情感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是不可能两者剥离,进行单线教学的。这块“搭石”不是一块平稳的搭石,正因为明、暗主线的水乳交融,让我在课时安排上碰到了难题。第一次《搭石》我紧扣中心主线,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以及体会人们美好的心灵,但时间是匆忙的。于是就想要删掉、要精减,定位一个课时的目标,可伤透了脑筋,最后决定从场景中体会风景美,让深层次的体验心灵美放到第二课时,但总觉得两者有些分离了。
    也许我们该从多个角度去钻研教材,才会有惊喜的新发现。正如刘军老师所说,拿到一篇课文,应该什么参考资料都不看,一遍又一遍的去读课文,尝试进行自己的一些大胆创意,然后在查看资料,吸取精华,完善自己的创意。否则一旦别人的东西先入为主,自己的思维就容易定势,想不出更多的方法。手段有很多,点、线、面的结合也只是语文教学的手段之一,而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