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物体的内能》评课稿 《物体的内能》是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关于“热能”,学生已经接触到多次,但是概念模糊。在学习机械能后,有必要来了解这种常见的能量。本节以“物体的内能”为主题,从热能和内能的关系入手,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例着手,从微观的角度(微粒运动)和宏观的表现(温度)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概念,易于接受。本节的重点是讨论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通过实验和事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出热量和燃料热值的概念。通过从能量变化的角度讨论问题,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奠定基础。 1、以实验探究为基础,达成教学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价值和根本目的。在《物体的内能》这节课中,周老师很好的将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进行有机的整合。比如对内能的概念教学,改变内能的方法的学习,"如何判断温度变化"的实验设计,点式温度计来测量可乐瓶中气体的温度变化的实验改进,周老师都是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来为学生构建的。在这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共同经历和体验,使得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得到了相应的培养,探索精神、动手能力等得到了发展,三维目标得以全面、整体、协调的发展。 2、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是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有效教学既是预设的,也是动态生成的,是充分预设与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周老师对这堂课进行精心预设和充分准备,体现如下:新课引入的高锰酸钾溶于水图片、酱油鸡蛋的准备、温度变化引起科学量变化的思考、压缩空气实验的准备、点式温度计的创造性实验改进、概念图的构建。同时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更发挥了庄老师对学生的组织、引导和领导的作用。由温度变化引起科学量变化的实验设计中,在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了极大发挥。学生提供的实验方案各种各样,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物态的变化、气压的变化、电阻的变化等等,周老师都能及时的把学生的方案通过学生描述、现场展示、媒体投影等多种方法给予肯定、指导并为后面的点式温度计作了很好的铺垫。虽然在做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验时,压缩活塞时硝化棉没有燃烧,导致实验失败,但是周老师灵活地调整教学策略,启发学生如果实验成功了会怎样?及时地处理这个偶发瞬间。精心预设和立足文本重点、难点进行的有效生成是有效教学的保证。 3.教学思维结构的和谐平衡,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在有效教学中,如果教学思维清晰,结构合理、辩证全面,则教学有效性就高,反之就会下降。教学思维的单向性和片面性,重逻辑思维轻直觉思维,重演绎思维轻逻辑归纳,教学思维缺乏清晰、合理和平衡的结构是现实教学的缺陷之一。在这节课中,周老师却很好的做到教学思维的平衡。如在内能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高锰酸钾溶于水的扩散实验,酱油鸡蛋的出示以及怎样更快做成酱油鸡蛋的提问,很好的揭示了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并归纳出内能的概念;又通过冰山的图片,对于冰是否也具有内能的问题,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演绎思维。后面又通过三个演示实验:压缩活塞硝化棉的燃烧实验、气体对瓶塞做功实验、用打气筒对可乐瓶中的气体做功,用点式温度计来测量可乐瓶中气体的温度变化实验,归纳出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接着又启发学生除了做功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改变物体的内能,生活生产中有哪些例子,既引出了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周老师这种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实例归纳,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教学思路,有益于创新性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学思维的平衡,是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 4.知识结构的和谐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和思维发展。周老师利用概念图建立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又突破了本节课概念教学的难点。周老师把概念图用于教学设计,并在课堂中用作教学策略,就是要求学生自己去尝试建立概念图,更成功地把握概念的意义,也能成功地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控制。概念图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使学生成为概念学习的主人,真正参与概念的建构过程中来,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周老师在用打气筒对可乐瓶中的气体做功,用点式温度计来测量可乐瓶中气体温度变化实验时,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在屏幕上清晰地显示出可乐瓶中气体的温度变化,从28℃变化到28.4℃再到27.4℃,周老师只分析了温度从28℃变化到27.4℃的原因,瓶中气体对瓶塞做功,温度降低,瓶中气体内能减少,而没有捕捉到温度从28℃变化到28.4℃再到27.4℃的中间28.4℃的变化,如果这时能因势利导,启发学生为什么先变为28.4℃再到27.4℃的原因,既很好的解释了对气体做功和气体对外做功引起的内能变化,也是对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很好的诠释。另外,压缩活塞硝化棉的燃烧演示实验失败,也是一个缺憾,如果事先将自己成功的实验拍成视频,作好万一实验失败的准备,那这节课就显得更加完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