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妈妈笑了》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燕子妈妈笑了》是第二册教材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童话故事以通俗的语言,充满童稚的笔触,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只从学习认真开始到终于学会了认真的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通过燕子妈妈与小燕子的三问三答,不仅介绍了科冬瓜与茄子的大小、颜色、外形的三个方面的区别,还说服了小燕子的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地去观察冬瓜与茄子,更表达了"认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质。
(二)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燕子妈妈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与它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已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级的小学生和他们的妈妈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让学生读起来备感亲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当成他们中的一分子;也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进行比较;最后把小燕子当成学习的榜样,并从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认真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
1、 会认生字12个,重点强调“菜、茄、错、刺、次”的读音。
2、 会写6个字。
3、 理解“屋檐”。
4、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四)教学重难点:
1、 会认12生字,会写6个字。
2、 理解“屋檐”。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
1、自学、合作、探究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BR>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这一课时,我利用电教手段,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深入地理解文的内容。
三、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设计以下学习方法:
1、以竞赛、游戏形式,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2、自学、合作、探究法
让学生在学习中共同探讨,找到识字、读词、读课文的最佳方法,达成共识。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不知道春天来了,什么鸟儿会从南方飞回来呢?出示词语卡片“燕子”,认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燕子的课文。
2、板书课题:燕子妈妈笑了(你觉得燕子妈妈的心情怎样?)
3、全班齐读题目(读出语感)。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你们都是会读书的孩子),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标出序号。
过渡: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小朋友们听。
2、、分段抽8人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
(一)、学习词语:
1、出示带音节词语,对照勾词语。
菜园 冬瓜 躺着 茄子 屋檐 不错
很好 认真 又一次 皮上 细毛 小刺
2、出示无音节词语。齐读
3、小老师教读“菜园 冬瓜 躺着 茄子”。
(1)、出示句子: 菜园里,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
(2)、抽生读句子。师导:我们可爱的冬瓜是怎样躺在地上的,茄子是怎样挂在枝头呢?谁愿意上台来放一放。
(3)、出示“冬瓜、茄子”的图片:抽生上台贴“冬瓜、茄子”,理解“躺”。
(4)、看贴好的图片,师导读。
(5)、带感情齐读句子。过渡: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挂在枝上。那我们可爱的小燕子又在哪儿呢?接着读词。
a、出示图画
过渡:燕子一家在屋檐下生活,燕子妈妈在对小燕子说什么呢?
b、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燕子妈妈和小燕子分别说了几次话?
4、出示2——7自然段。
师生分男女合读2——7自然段。
燕子妈妈听了小燕子的话,最后高兴地笑了。它们的对话中有很多词语宝宝,你们会读吗?
5、出示词语:“屋檐 不错 很好 认真 又一次 皮上 细毛 小刺 ”
小老师教读。
6、齐读词语。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学生自由读生字
2、同桌互考生字,奖励星星。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经环节正是围绕这一教学理念设计的。)
3、小游戏:收蔬菜
抽生上台取黑板上的卡片,教读生字,口头组词。
4、“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本环节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识字方式,对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进行检测,巩固、汇报。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识字。)
四、再读课文,回文识字。
1、师生合读课文。
2、齐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生字:瓜 认 真 次 皮 细
2、重点指导“瓜 真 皮 细”的笔顺。
3、先描红,再在本子上写两个。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具有直观性,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以下板书:
冬瓜图 茄子图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