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们现在使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的特点。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的其中一个子课题——《学校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单元与前面低年级“我爱我家”单元、三年级“家乡哺育了我”单元,以及后面高年级“我的国家我的民族”单元,行成一个完整的序列。它着眼于儿童生活,在儿童认识范围内并随着儿童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而循序渐进地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本课分三部分:一、“展览室里故事多”二、“从家里带出来的故事”三、“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下面我会从说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来谈一谈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本课分为回顾旧时代学校情况、新旧的对比、感受学校的变化三大板板块。而感受学校的变化部分又分为“学校变化的缩影”和“年表的制作”两个部分,年表的制作有助于学生形象地归纳学习的内容。
基于对教材分析和理解,结合对儿童发展状况的了解,对照新课标的相关要求,本人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学校的概念,知道了自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节课通过调查和收集资料等活动,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看看学校的现在,从而感受学校的变化与发展。
方法与过程方面。让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来发现学校的巨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让学生从学校的巨变中,从调查、访问、参观的活动中感受学校的发展,培养对学校的热爱之情,培养作为学校的一员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学生亲自调查访问学校的过去,感受学校的变化与进步。
活动难点:
从学校的变化中激发学生热爱自己学校,珍惜今天美好生活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着重抓住两点:
一、整合课程资源,充分挖掘本地教育素材。教科书中除了“调查表”予以保留,其余全部换成我们学校有关内容。因为,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即我们所说的:要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地教育资源,是学生亲眼所见、亲耳所听,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觉得可信,才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共鸣,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积极性。
二、以活动为主线,自主、合作、探究。课程标准要求:“思品课教学力求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因此,我用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主要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形式,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在自主的活动,在彼此的合作中共同探究,以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
五、说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分析,我对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下:
课前准备:
我计划本课一课时完成,在课前先发动学生在家中找出老照片,听父母长辈介绍,以了解旧学校校舍、教科书、教师等方面的变化;到学校档案室,查阅学校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这一步骤的实施可能有点难:收集资料头绪多而复杂可能无从下手,我就要求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一方面,遵循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在发动、组织学生时,坚持两个原则:一、分工明确,即所有同学通过找实物、问长辈,了解自己的学校的变化,再明确几个小组,分别到学校、图书室等处调查、访问,这样既面向全体,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又能尽可能地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工作的强度。二、适当指导,即在调查、访问前,帮同学们明确该找哪一类的材料,该问哪一类的问题,怎么去问,让学生在调查、访问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下面我重点就就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作详细介绍。
六、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激发动机(本环节预计5分钟左右)
出示学校以前的照片,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
学生会很兴奋地作出种种猜测,一下子,就把学习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兴趣也激发出来了。
然后,老师揭示谜底:这是我们学校1998年前的照片!
面对这样的答案,看看眼前的照片,对照自己熟悉的学校形象,学生不禁大吃一惊。课程资源的整合,本地教育素材的挖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驱使他们刨根问底:学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有了兴趣,他们就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为上好整节课,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打好了基础。
(二)“看一看”,感受变化(本环节预计15分钟左右)
这时,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看一看”,感受变化。
老师引导:其实我们身边,我们可爱的学校这些年来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信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已经感受到了!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让大家都来欣赏你的劳动成果!
于是,同学们把自己收集到的照片、图片、实物进行展示,并要求作适当的讲解。全班同学一起来观看、对比。
小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学生这一身心特点,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组织了全员参与的活动,课前自主地参观、访问、调查活动,课上相互间的合作互动,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听一听”,增强共鸣(本环节预计5分钟左右)
请几位学生的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来向同学们介绍他们小时候的情况,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从三代人不同的学校生活中感受变化。
生活在身边的熟悉的真人,说着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真事,这些本地教育资源的利用,能给学生强烈的震撼。这一过程是任何教科书的讲解也不能替代的。
(四)“动一动”,表达感受(本环节预计15分钟左右)
经过前几个活动,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学校的巨变,此时此刻学生的心中一定有许多感慨,加上孩子们本来就喜欢表达,该是学生动手、动脑的时候了,此时我安排让学生通过“说一句话”“画一幅画”“唱一支歌”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还是通过活动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但我认为第一课时进行到这个程度还不够,我又恰当地引导学生更深一层地去理解:这些变化的背后,是我们家乡人一年又一年不懈的努力,一代又一代无数的付出!激发学生为了家乡、为学校的明天而努力的热情。这样,这一课时提高认识的目标才算达成了。
(五)作业超市
1、完成教科书第31页的学校变化年表。
2调查并记录家长或其他成人过去的学习用品有哪些?
3、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过去的儿童游戏。
(我让学生任选一题来做,尊重学生的选择。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学校变化年表,形象具体地归纳自己对学校变化的认识,加深对学校变化的理解。而后两道作业既是这节课的一个课外延伸,也是为了后面的学习内容作一个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自主探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既要简单,又要让学生看得明白,我这板书主要体现学校的变化与进步,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幸福,从而学会珍惜自己今天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的分析、理解和教学的设想,但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动态的生成过程,其中包含了许多无法预知的变量,我在教学过程中,会密切关注,以争取每个教学环节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目标。我也不会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说、演、唱,不会满足于他们口若悬河的计划设想,还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加以关注,使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争取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推荐:
›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优质课比赛说课稿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说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