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材中有《中国通俗音乐》的课题,而邵老师将课题定为《中国通俗歌曲》,虽然课题稍窄于教材上的,但正如邵老师在教学反思中谈到的“本课容量和信息量其实很大、很丰富”,所以“本人再三考虑并以通俗歌曲的发展为线索来讲解。”其实,邵老师的设计思考,与教材编者的意图正相吻合,教材中该课题是以回顾的形式,重点概述了中国通俗音乐的简要发展历程。教材上的作品,也是按我国通俗音乐发展的脉络来呈现的。邵老师教学设计的大方向把握得很准确。
邵老师在教学中安排了“自主学习”环节,即让学生通过对教材的认真阅读,了解通俗音乐的概念及特点,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几个时期及代表作品。这确实是一种很经济也很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现在的音乐教材上有很多内容以文字说明的形式呈现,甚至相关的一些内容也都呈现在教材上,而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强,阅读速度快,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好好读读教材,对于学生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理解学习内容,很有益处,如果再结合老师的要求引导阅读,效果更佳。我想,邵老师自主学习环节的教学,也一定达到了想要的效果,是值得借鉴的教学方法。
还有一些相法与邵教师及同行交流。如果邵老师的教学是以通俗歌曲的发展为线索展开的,在教学中应该有中国通俗歌曲发展各阶段的发展状况的分析、简要的社会背景分析、歌曲风格特点分析,还应有每个发展阶段的典型通俗歌曲聆听感受,等等。从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学以较短的教学时间和较为理性方式让学生了中国通俗歌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简况,即:改革开放前的起萌、发展、沉寂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繁盛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百花齐放的盛况。而在教学的主体部分,“中国通俗歌曲的发展线索”体现不够清晰,让学生“我国通俗歌曲的三个阶段发展状况与特点”的目标没有在教学中得得充分体现,感受体验音乐、分析探讨音乐的切入点没有紧靠教学目标。如,解革开放前时期的音乐采用了《九九艳阳天》与民歌《茉莉花》的比较欣赏,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从歌词、旋律、演唱对比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民歌与通俗歌曲的联系与区别。又如,通俗歌曲发展的第二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繁盛时期”教学,老师介绍了相关背景知识,并选取了台湾和大陆两地具有代表性的两首歌曲《橄榄树》和《黄土高坡》进行聆听与分析,欣赏《橄榄树》时的设问直指该歌曲的情感表现:“我”指谁?是用怎样的情感演唱的?还可在什么场景来抒发这样的情感?《黄土高坡》是让学生“随乐跟唱歌曲的最后部分,深刻体会歌曲风格特征”, 教学中虽然让学生很好的参与表现了歌曲、聆听体验了歌曲,但目标指向不明确,较少对歌曲进行必要的艺术表现特点分析,没有以点带面的分析这两类通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创作特点。《黄土高坡》是一首很具代表性的中国通俗歌曲,这首歌曲在创作中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素材,是一首具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通俗歌曲,这也是中国通俗歌曲的创作特点之一,教学中应该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
另外,如果该课以通俗歌曲发展的脉络来组织教学,建议将中国大陆通俗歌曲发展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前,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第三个阶段为改革开放后至今。教学的重点也应在改革开放后至今,前面两个发展阶段可以采取略讲的方式。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