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职高中职说课稿> 正文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说课稿 企业中的劳动者

本站微信

《企业中的劳动者》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第2目的内容。说课的课题是《企业中的劳动者》。下面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流程等方面具体阐述,请各位老师给予我指导。。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经济政治与社会》这本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规划的新教材,其中第一单元《透视经济现象》旨在通过学习,指导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而本节课的教学应承担的责任是指导学生通过透视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理解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意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从而积极主动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定位:
作为德育课,本课力求通过情境的创设和劳模的榜样示范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促使其重视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激发其对专业的热爱之情,从而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
一个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观念支配的,是受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的,如果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没有对我国劳动力资源状况的清楚了解,没有正确认识到劳动者在企业和国家中的地位和价值,就不可能热爱学习,热爱本专业,热爱劳动,主动去提升自身素质,更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据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三个层面的要求,具体体现为:
1、认知:
1)理解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理解中职生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性和努力方向
2)理解中职生肩负的使命;理解劳动者素质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3)掌握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主要途径。
2、情感、态度、观念:
1)增强学生对专业、职业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率观念。
3)培养其作为劳动者的光荣感和使命感。
3、运用:
以劳模为榜样,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做好准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确立:
重点: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主要途径。
职业学校的学生是未来产业大军的主力,能否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直接关系到“中国制造”的质量,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常识,落脚点就是让学生理解作为劳动者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行动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这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的主要途径。
受传统文化中重文轻技观念的影响,学生包括家长对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有抵触情绪,但如果不能以劳动为荣,就难以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这是本课的难点。
设计依据:【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在本课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前的调查收集,课上的交流反馈,对劳模先进事迹的体验感悟,对本校优秀毕业生事迹的分析探讨,设置问题情境、组织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认清形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找到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正确途径。同时,也是实现本课运用目标和情感目标的有效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职专二年级学生,其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及判断、思考能力。已经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目标也比较明确,但不少学生由于基础特确立如下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
1、小组合作法:
这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课前接受任务、制定方案、课中实施方案、展示评价、反思拓展等几个步骤来进行任务的实践。
设计依据:【“实践出真知”。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通过一个任务的完成、在实践中去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问题,并再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2、案例教学法:根据学生收集及教师提供的案例,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总结出高素质劳动者具有的特征,帮助学生寻找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途径和方法。
设计依据:【案例反映实际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通过学生收集的劳模事迹、本校优秀毕业生的事例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化为生动、具体的感性材料,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掌握。】
3、情境表演法:
是教师提供特定剧本,组织学生根据情境内容进行表演,即强化了表演学生对劳动者素质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老师的提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设计依据:【用熟悉的人表演学生不熟悉工作情境,即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给学生提供生动活泼感性体验,同时也有助于解除学生思维的禁锢,发挥个人优势;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增加了学生直观的认识,加深了其感性印象,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多媒体课件主要用于:
①主要知识点的呈现;
②教学图片的展示;
③教学案例及探究问题的设置。

四、说学法:
1、 调查法:
课前布置的调查任务给予学生实践学习的机会,利于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知材料,顺利进入深层次的理论学习。
2、问题探究法:
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而后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才可能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本课的教学结构安排正是遵循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思路进行的。
3、小组讨论法:
讨论对于提高思辩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探索精神将是极有效的,同时,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其团队意识。
五、 说教学程序: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同时使学生对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现状、劳模事迹有一个更感性直观的认识,课前将学生分为五组,分别完成情境表演、调查汇报、收集劳模和本校优秀毕业生事迹的任务,教师在课前应予以指导检查,做到心中有数,以上是本课的课前准备。
本课的课堂教学包括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引领,学习新知”、“反馈交流,掌握重点”、“师生互动,突破难点”、“归纳总结,反思提升”“运用实践”六大环节: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5分钟) 
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教师提供剧本,组织学生按照剧本进行表演,将劳模的事迹和实习、工作的学生的不良表现进行浓缩,融入到情境当中。通过两位主人公不同的工作经历以及对企业带来的不同影响,引发学生对企业劳动者素质重要意义的思考。
设计依据:【结合学生专业创设典型情境,有助于一开始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同时,为学生搭建知识运用的平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既是对理论知识的及时巩固,又为下一环节奠定基础,也自然导入新课】
(二) 问题引领,学习新知 : (13分钟)
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设置以下问题,学生分小组讨论。
1、 小王和小李同时进入酒店工作,他们的表现如何?
2、 他们对酒店产生了哪些影响?
3、 如果你是酒店的老板,你愿意聘用什么样的员工?为什么?
老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对问题的探究中教师引导学生提炼出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高素质的劳动者对企业的有着重要意义,作为劳动者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效率观念和竞争观念,否则将会被淘汰。
设计依据:【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教师鼓励学生回答时畅所欲言,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并且,小组讨论的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将极为有效。】

(三)反馈交流,掌握重点:  (7分钟)
请学生将调查的结果在课堂上进行反馈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就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初步认识我国劳动力资源现状--资源丰富,但总体素质偏低,紧接着老师出示一组图片和材料,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劳动者素质偏低的突出表现,及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面对这一现状,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我们中职生应该做些什么?紧接着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育部启动“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 相关资料。通过讨论使学生清楚职业教育担负的重任,明确中职学生身上肩负的沉重而光荣使命。
设计依据:【学生反馈交流的形式,有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课前调查、体验,课堂反馈、交流,形成了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为实现本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有利保障。】

(四)师生互动,突破难点:  (15分钟)
在这一环节,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交互进行,学生激情介绍劳模和本校毕业生的优秀事迹,教师在此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你觉得他们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你在职业生涯规划时给自己定的目标适合你吗?2)你觉得劳模的道德品质如何?你认为自己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提高?3)你觉得劳模是如何不断提高自己的?对你有何启示?4)遇到困难和挫折,劳模是如何应对的?你从他们身上领悟到了什么?
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劳模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及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价值,使劳模形象更加感性,丰实、高大,激发学生对劳模的尊敬崇拜之情,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同时教师通过出示“最受企业欢迎的劳动者”的资料、展示劳动者辉煌劳动成果的图片、展示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作品和本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奖作品的图片、设置学生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调整职业生涯计划,明确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努力方向,找到目前可落实的具体行为,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全面提升自身素质。最后,设置问题情境,进行反馈练习。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设计依据:【师生互动,学生活动与教师活动交替进行,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学生对劳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激发其对劳模的尊敬崇拜之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同时通过来自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将理想、激情落实到行动上。实现知和行的有机统一。使本课难点得以突破。】
(五) 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3分钟)
总结巩固本课的重点内容,并引导学生讨论:有的同学说,我努力学习就是为了将来不当工人,能成为管理者。而劳模李斌则认为,当个好工人是值得终身追求的目标。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概括提炼学生的观点:职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别,只要根据自身实际,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在任何岗位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从而再一次强化本节课的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劳动平等,劳动光荣的观念,培养其作为劳动者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坚定其采取行动实现目标的信念。最后全班合唱一首歌《咱们工人有力量》将本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
设计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讨论反思,有利于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收获与提高,从而使本课教学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六) 运用实践:  (2分钟)
要求学生以劳模为榜样,结合本行业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与专业特点,借鉴本校优秀学生和毕业生的经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交给班主任在班会上交流汇报。
设计依据:【理论知识的传授只能是纸上谈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通过教学,为学生树立“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学习观念。让学生在再实践中更深地体悟授课内容。至此,本课教学从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的循环过程得以完整呈现。】

总结:
本课的教学,以认识论、实践论等思想为指导,从学生课前的调查体验入手,到情境表演、课堂交流、信息反馈、案例分析、总结提炼,反思提高,直到课后的运用实践,形成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系统学习过程。实现了知信行的有机统一。并且,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其对劳模的尊重,对劳动的尊重,消除职业偏见,培养其作为劳动者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坚定其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理想信念。引导其找到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从而有效的实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恳请评委老师指正,谢谢!
 

相关阅读推荐:

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说课稿 企业中的劳动者

中职经济法说课 劳动争议说课稿

中职经济法教学设计 劳动争议教学设计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