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河南文艺出版社《歌唱》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合唱艺术
第一节 “享受合唱艺术美”。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自主地学习活动,其方式首先是结合本小节的声乐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把从听觉上获得的艺术感受进行交互式的学习交流,教师可作适当提示与补充,但必须从具体作品的内容、形式、风格等角度切入来谈听觉的艺术感受,然后归纳到歌唱艺术的魅力。
教材分析
本节选取了很多合唱歌曲,《东西南北茉莉花》,《猎人合唱》,《槟榔树下摇网床》,《在灿烂阳光下》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地域涉及广阔,内容和风格各异的作品,甚至还有国外的作品。较大程度上满足了现在中学生的猎奇心理。
学情分析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我们身处农村地区,学生的音乐“功底”很不好,初中没有音乐老师,音乐课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多数学生对音乐知识是一无所知,不知道节奏,不知道节拍,更不要说是调式了。即便是这样,我们的孩子们还是有一个不错的嗓子,有一双渴求的眼睛,只要我的能正确的引导,耐心的讲解,肯定会有结果。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让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了解合唱艺术的形式、合唱常识等,从而激发学生对合唱艺术的兴趣,为互动排练二部合唱作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合唱的取材多样,广泛。民族文化的多元,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认识歌曲所反应的时代特点和社会背景,进而更好的理解作品。
通过学习,认识作品题材和风格,掌握合唱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示意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导入——欣赏——探究总结
|
老师引导学生听
学生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 导入
用问题导入课题
1、 让学生自述对合唱的认识,合唱与独唱有什么不同。
2、 让学生谈谈所熟知的合唱,它们有什么特点。
二、 交流与探究
1、 欣赏几首合唱歌曲。
1.《东西南北茉莉花》
你在合唱中你能感受到几种茉莉花的形象。你知道哪首是“广东茉莉花吗”
学习交流想法,判断茉莉花的出处。
由教师讲解南北茉莉花的不同风格。
2.《猎人合唱》
老师讲述,德国民间音乐风格,男生合唱的特点。
3.《槟榔树下摇网床》
是一首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童声合唱。
4.《在灿烂阳光下》
歌颂党歌颂人民。
混声合唱有什么特点,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何。
2、 拓展探究
1. 合唱的魅力
2. 合唱的分类
三、 归纳与总结
1、 感受合唱艺术的魅力,表现力和感染力。
2、 合唱表现团结。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享受合唱的艺术美
一、 欣赏。
1. 东西南北茉莉花
2. 猎人合唱
3. 槟榔树下摇网床
4. 在灿烂阳光下
二、 总结。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的撰写应避免对教学设计思路、指导思想的再次重复。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
1、 学生基础较差,对简单知识的理解有困难。
2、 作品较多,时间安排还需要更紧凑些。
3、 在欣赏《猎人合唱》时,学生的接受程度,明显差于民族的东西,这一点准备不是很充分。
相关阅读推荐:
› 享受合唱的艺术美 教材选用歌曲:《东西南北茉莉花》、《美丽...
› 享受合唱的艺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