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韵》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欣赏《百岛嘲凤》和《海浪的嘻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及景象的手法。通过对表现大自然的音乐的鉴赏,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2、让学生认识钢琴与乐除,交响素描,音乐动机等音乐知识。
3、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各种不同声响,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二、教学难点
通过作品欣赏启发学生感受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大自然的不同音响和景象的。
真正掌握“写意”与“写实”的两种创作手法的特征与根本区别。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为新课的导入作铺垫。
播放《地球之歌》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进行总结。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从刚才《地球之歌》中我们听到了地球的哭泣声,其实我们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声响和景象,那么作曲家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作品,听后说说你听到的音响和看到的景象。
(三)新课教学
1、播放《百鸟嘲凤》
(启发学生进行不同乐器,音色,节奏,旋律等的听辩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表现手段)
2、学生讨论,回答,
3、学生自我展示
说说你听过的描写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有哪些是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对刚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做到讲练结合。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前面欣赏的作品,以及同学们自己刚才提到的一些作品都是作曲家们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声响和景象的,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作曲家是通过抽象写意的方式来描绘大自然的,那就是印象派音乐。
5、引入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简介
6、播放《海浪的嘻戏》
欣赏前对作品及体裁、动机音乐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有助于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7、学生欣赏并谈听后感。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
8、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印象派音乐《海浪的嘻戏》,此类音乐往往是利用每个人思想中固有的印象进行创作的,体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就像德彪西说的:“我的作品不是大海的复制品,是大海在我心里的意象。”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五、课外推荐:
对比欣赏贝多芬的《第六四园交响曲》,克内希特的《自然界的音画》
教学反思
一、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水平关系,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即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
二、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这个精彩的音响世界中,音乐家的灵感常常来源于自然界中最为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声音。进而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进行理性的思考。
相关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