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化学说课稿高中化学说课稿> 正文

高一化学硫酸说课稿

Tags: 硫酸
字号:T|T
本站微信

《硫酸》说课

一、说教材
1、 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是高级中学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第六章第三节《 硫酸 》,其内容包括硫酸的性质、用途以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
2、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章紧接在第五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之后,是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为指导,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第一个元素族。而本节内容则是在本章第一节《氧族元素》和第二节《二氧化硫》基础上继续学习的硫的另外一种重要化合物----硫酸。
1)、从元素化合物知识角度看它主要讲的是硫酸的性质,硫酸既具有酸的通性,又具有特性。硫酸是化学工业中的最重要的产品之一,它在工农业生产与实验室中有十分重要的用途。
2)、从高中化学学习体系来看,浓硫酸是教材中作为第一种具强氧化性的非金属最高价含氧酸出现,为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提供了具体的知识载体,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含氧酸的大致规律与学法。硫酸的性质不仅是本章的重点,而且贯穿中学化学的始终,也是各类考试的热点。学好本节内容能使学生系统掌握硫酸的性质,更好的认识氧族元素,为进一步学好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打好基础,所以本节内容还担负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一章所学的基本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在这一节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更本质的深化;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微观分析是培养学生过程分析能力与了解氧化本质的最好契机。因而无论从知识发展或是从能力培养上分析,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内容。
3、 教学的重点:
虽然酸的通性、浓硫酸的部分特性已在初中《科学》里学习过,但作为氧化性酸的强氧化性,即浓硫酸的最主要的特性,学生从本节课才开始接触,因此,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不但使学生全面掌握硫酸的性质,而且为今后学习硝酸等强氧化性酸的性质打好基础。所以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本节的重点。
知识重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能力重点:实验观察和过程分析能力
4、 教学的难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强调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不是说一般酸没有氧化性,而这一点恰恰是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之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又常常涉及部分被还原的问题,使这一概念复杂化故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也是本节的难点
5、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及本节的特点,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a. 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尤其是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b. 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c.  使学生掌握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2)、能力目标:
a. 通过各种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能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b. 通过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的分析、推理,教给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 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思路、方法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b.培养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并注意实验安全教育。                              c.通过掌握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的差异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物质用途与物质性质等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说教法
1、突出实验的作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我国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因此,实验→观察→分析→结论,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给学生一个“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的深刻印象。
(1)、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把一些演示实验(6-3浓硫酸的脱水性、6-6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和增加一些实验(浓硫酸与胆矾晶体的实验、钝化实验、讨论题四种溶液的鉴别)让学生自主完成,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利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实验从验证实验改为探究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同时提供一些有启发性的素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改进浓硫酸和铜反应的演示实验,补充浓硫酸和铝加热反应的演示实验,给学生以正确、鲜明和深刻的印象。
2、应用比较的方法
    通过浓、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获得新知。引导学生从硫的化合价入手,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分析浓硫酸和铜反应、浓硫酸和碳反应,让学生掌握如何判断浓硫酸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3、应用类比的方法
    引导学生书写加热时浓硫酸和铝反应、浓硫酸和S反应、浓硫酸和H2S反应的方程式,将所学的新知识及时应用。
三、说学法
1、让学生自主完成部分实验
目的是增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利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同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强化实验的基本操作,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也增加实验现象的能见度。
2、引导学生掌握实验观察和过程分析的方法
例如在浓硫酸和铜反应的实验中,根据反应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和使石蕊试液变红,推知反应产生的气体是SO2,由此可推出浓硫酸跟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H2;再观察稀释后的溶液呈蓝色,推知反应后还生成了Cu2+ ,从而可确定反应产物,进而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结合反应时浓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变化情况,得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结论。
3、提出富于启发性思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点燃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的火焰,使他们产生对化学现象的本质的探索。
例如,学习浓硫酸的钝化现象,先提问:常温下,铝能和稀硫酸反应,那么在常温下,铝能否和浓硫酸反应?让学生讨论后,再由学生做铝和浓硫酸混合的钝化实验,最后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解疑。学生能在这种学习活动中,逐渐摸索出适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渐渐变成会学的人。
4、指导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
在学习浓硫酸性质时,抓住硫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这个关键来分析,若硫元素的化合价改变(由+6价变为+4价)即浓硫酸是作为氧化剂;若反应后有盐生成(即硫酸根保持不变),则这部分浓硫酸是作为酸参加反应。
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其中性质是中心,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学习硫酸的用途要联系硫酸的性质,如实验室用强酸制取弱酸,高沸点酸制取低沸点酸,稳定性酸制取不稳定性酸,所以浓硫酸是一种常见的试剂。另外要牢记浓硫酸的特性。
四、说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旧知新析
引导学生回忆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即具有酸的通性。提问:稀H2SO4具有哪些酸的通性?在学生回答稀酸与酸碱指示剂、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盐等反应并举例说明后,再追问:稀H2SO4为什么具有酸的通性,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硫酸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生成H+。之后指出,硫酸和其他事物一样,既具有矛盾的普遍性(酸的通性),又具有矛盾的特殊性(浓硫酸特性)。既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又顺利实现知识点的过渡,引入浓硫酸。
(二)           、实验铺路,分析获知
1、展示一瓶浓硫酸,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强调其难挥发性。
2、学生自主探究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
增加浓硫酸与胆矾晶体的实验。让学生在点滴板上完成浓硫酸与胆矾晶体、纸屑、棉花、木屑的反应。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胆矾晶体由蓝色转变成白色,纸屑、棉花、木屑生成了黑色的炭。再由学生分析胆矾晶体由蓝色转变为白色,其原因是胆矾失去结晶水,进而推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纸屑、棉花、木屑生成了黑色的炭,先使学生明确这三种物质都是由碳、氢、氧组成的有机物,推出浓硫酸能按水的比例脱去这些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使这些有机物发生变化,生成了黑色的炭,而不是吸收有机物中的水,进而得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并使学生对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这一对易混淆的性质的区别有了较清晰的认识。
3、教师演示[实验6—4]蔗糖和浓硫酸的反应(“黑面包”实验),使学生能够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通过这一演示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浓硫酸的脱水性的理解,并提问设疑:蔗糖为什么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指出学了后面的知识,就能得出结论,既作个铺垫,又保持课堂的良好气氛。
4、师生合作演示[实验6—5]铜片与浓硫酸的实验,通过所见所闻来推测反应产物,并分析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本质原因。
(三)           、讨论归纳,明确实质
1、当演示后,组织讨论,为什么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能跟铜片反应?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推测反应产物。
由放出的气体能使品红试液褪色,使蓝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在这种气体是SO2
由反应后水溶液显蓝色,推出反应还生成CuSO4
进而要求学生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从化合价变化上分析此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铜从0价升高到+2价,失去2个电子,硫从+6价降低到+4价,得到2个电子,因此浓硫酸是氧化剂,铜被氧化。
2、当讲到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不仅能跟大多数金属反应,而且还能跟一些非金属反应。
回忆提问:为什么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不但炭化,并且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产生了大量气体?
在讨论中使学生认识到浓硫酸,在脱去蔗糖中的氢、氧元素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放出,使混合物的温度升高,在较高温度下,浓硫酸把碳氧化生成CO2SO2,从而产生上述现象,深化了学生对蔗糖脱水全过程的认识,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的方法,提高了思维品质,并对浓硫酸和碳的反应有了感性认识。浓硫酸跟木炭反应2H2SO4(浓)+C==CO2 +2H2O+2SO2
3、对比2H2SO4(浓)+Cu==CuSO4+SO2+2H2O和2H2SO4(浓)+C==CO2 +2H2O+2SO2↑,分析浓H2SO4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从对比分析中,使学生明确到产物中有SO2产生,则浓硫酸起氧化剂作用,产物中有硫酸盐生成(即反应后硫酸根离子保持不变)说明有部分浓硫酸起酸的作用,强化学生对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较全面的认识。并分析浓硫酸与稀硫酸性质的差异是由于微粒的存在形式的不同造成的,浓硫酸中H2SO4以分子形式存在,而稀硫酸中H2SO4H+SO42形式存在。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掌握知识,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
4、提问设疑:常温下,铝能否和浓硫酸反应?
让学生讨论后,带着要探究的心情做浓硫酸钝化铝的实验。在学生完成实验后,老师接着用和[实验6—8]相同的装置,演示铝和浓硫酸加热的反应,再要求学生阅读书上有关内容进行“解疑”。
(四)           、替换类比,应用知识
让学生用类比和推理的方法写出浓硫酸和铝加热反应、浓硫酸和S反应、浓硫酸和H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最后由学生对浓硫酸的特性进行归纳小结。并讨论稀硫酸的氧化性和浓硫酸的氧化性有何不同(即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的区别)?
(五)、指导自学,了解用途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之间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在理解物质性质的基础上讨论物质的用途自然是水到渠成。故可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硫酸用途的图,分析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归纳出硫酸的用途,巩固新课内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六)探究讨论,检验离子
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由于学生已有离子反应以及关于检验稀硫酸和检验氯离子的知识基础,因此在教材的处理上,采用了“复习已有知识、实验探究、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复习——实验——记录——分析——结论)的程序。根据学生实验结果,考虑到学生思维的片面性、浅表性,可能归纳出检验方法为: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入少量盐酸。对于离子检验中干扰因素的存在与排除,学生考虑可能不够周到,因此可让学生进行如下的讨论:             讨论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正确结论:SO42离子的检验方法:在试管中取少量待测液,先用少量盐酸酸化,再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在归纳总结出检验硫酸根离子方法后,可再利用书本P133讨论题(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 组织学生讨论检验方法、并分小组进行实验。)
     (七)、归纳总结,反馈练习
为进一步落实目标,巩固新知,达到融汇贯通,熟练应用并反馈教学效果,设计几个反馈练习如下:
 
1、曾有清华大学一名学生先后两次跑到北京动物园,用硫酸兑制的饮料投喂动物,造成五只黑熊受伤,有的熊甚至生命垂危。
  1).大学生伤熊事件说明:
  ① 我们当前教育中存在侧重知识的灌输和智力的开发,而缺少思想品德的教育
  ② 我们应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和人文教育,使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③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最大程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 说明我国进行公民道德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⑤ 说明要把学生德育放在首位,知识的传授并不重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浓硫酸对黑熊有伤害是因为
  ①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脱水性  ②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
  ③ 浓硫酸具有毒性            ④ 浓硫酸遇水能释放大量的热
  A  ②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该题以最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大学生伤熊事件为背景命题,考查学生对当前的教育方式,人与自然的关系,当前的人生价值判断标准,公民道德建设等问题的认识,体现了考点与热点的结合。这是一道体现学科综合的例题。(答案:1.D      2.C)
2、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
(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             
(5)利用浓硫酸和食盐固体反应可制HCl气体。             
(6)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             
(7)利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可制H2S气体。             
(8)浓硫酸滴到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上,先变红后变黑。
3、 向50mL18mol/L的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      )
  (A)等于0.9mol                    (B)大于0.45mol,0.9mol
  (C)等于0.45mol                  (D)小于0.45mol
(八)、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
P134三、四
探究活动:如何鉴别失去标签但外形完全相似的且所盛液体量也相等的稀硫酸和浓硫酸?请同学们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五、说板书设计:
  一、硫酸
  1.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难挥发、易溶于水。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2H2SO4(浓)+C==CO2 +2H2O+2SO2
3.用途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方法:在试管中取少量待测液,先用少量盐酸酸化,再加入少量氯化钡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存在。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自觉主动地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生能在增长知识的同时,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关阅读推荐:

高一化学硫酸说课稿

苏教版高一化学说课 离子反应说课设计

人教版高一化学说课稿 物质的分类说课稿

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高一化学钠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