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吧首页 阅览说课吧说课稿历史说课稿八年级历史说课稿> 正文

百家争鸣说课教案与反思

Tags: 百家争鸣
字号:T|T
本站微信

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第三课时——“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思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产生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代表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
难点:“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谈话法和讲述法相结合
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导入:
“烧伤仆人了没有?”、“苛政猛于虎也”、“齐景公问政”的故事引入:
教学流程:
在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七雄兼并,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壮大自己的力量,各诸侯国统治者四处网罗人才,许多有识之士也份份提出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治国主张,因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我国古代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播放影片,创设情景
利用视频,播放《孟母三迁》故事情景。
教师提问:《孟母三迁》展现了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情景吗?
生:观看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联系自己的父母教育作对比。
 (二)内容探究,目标的落实
1. 先让学生看书3-4分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问题探究
(1)在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教育垄断在____手中?
(2)但后来因政权的复杂,哪些有学识的士人们的地位怎样?
(3)他们处于那样的地位,并没有稍沉下去,而做了什么?
讨论探究:“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春秋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派争芳斗艳的局面。百家:泛指数量多;争鸣:指的是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3. 趣味百家: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以柔克刚
庄子说:我顺其自然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孙子说:战场上见分晓
4. 阅读整体感知学习材料,用列表归纳的形式提取重点内容
出示孔子、孟子、老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的头像
“谁——说什么——什么要这样说——说了带来怎样的意义

人物
学派
重要言论
言论的理由
意义
 
 
 
 
 
 
 
 
 
 
 
 
 
 
 
 
 
 
 
 
 
 
 
 
 
 
 
 
 
 
 
 
 
 
 

 
精点讨论;
1)、孔子的“仁”体现在哪些,“爱”又体现在哪里?与孟子的“仁政”做比较,看看他们的侧重点在哪?
2)、分析孔子的教育成就
材料:2007年山东大学组织的“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 和周勇博士撰写的《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教育著作;从今天政府治国思想和举措中追寻其历史的渊源,乃至把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情景假设,过去的历史走到今天就是社会。
当今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与它的历史血脉相连,所以,历史总能在社会中找到印证,社会里常能见到历史的影子。
3)、孔孟之道的哪些教育理念与主张对我们中学生有哪些启发?
4)、道家的思想主张哪些对我们现实有意义,哪些对我们没有意义?(学生分小组讨论)
5)、墨家、法家的主张对现实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6)、“百家争鸣”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虽说诸子与我们遥隔2000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却是恒久的,如对于安全的需要、对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也正是这些愿望的代代相传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三)价值判断、情感积淀
设问: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普通百姓,你最愿意接受哪家治国观点?为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诸侯国君,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又会作怎样的选择?
(四)课堂练习:
1. 请问:如果你是信奉儒家(法家、 道家)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晚自修讲空话的现象?
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
法家——这是违反纪律行为,主张严格惩罚
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待学生的自我觉醒。
2. 以史论今 发现历史
祭拜大禹陵    学校积极开办兴趣班
向地震灾区捐款   倡导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超市塑料袋有偿使用   保护濒危动植物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实施   严惩酒驾   改革开放
三、总结提升
1. 课堂提升:
各学派的各项主张与思想,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教育意义。
2. 课堂总结:主要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学派
代表的思想家
所处的时代
主张或观点
 
儒家
孔子
春秋晚期
“仁爱”,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
老子
春秋晚期
 
“无为”;朴素的辩证思想,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具有对立面
庄子
战国时期
“无为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的权力
兵家
孙武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1、作业:作业本
板书设计 :
 
         百家争鸣                    
(学派)                                 (发表见解)
             背景
儒家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仁”“仁政”
道家               思想解放运动                “无为”
墨家                                          “兼爱”“非攻”
法家         态度:对待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君主专权”   
兵家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军事思想
 
 
 
《百家争鸣》教学反思
    《百家争鸣》是属于思想文化教育课,思想文化是历史与社会课程重要的内容组成,也是了解历史与社会的有效途径。但相对于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文化方面的内容不仅显得过于理性、抽象,而且呈现形式也比较单调,往往是一些人物的观点罗列,缺乏生动的情景,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于教师而言,且不说如何 教学,就是要把握这些思想、文化大家的思想观点和学术成果,也不能不说是件困难的事。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机械记忆的现状还是常有的事。如何改变思想文化课教学中的两难境地?结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百家争鸣》一课谈谈我的做法:
一、教师的教
(一)观点用情景来映衬
虽说思想观点总是理性的、概括的,但拥有思想的人却是感性的、生活的,可以说也正因为那些思想家、文化人有着比常人更感性的体悟,更丰富的生活经历,才会有常人没有的智慧和思想。况且,思想是对社会现实的回应,自然流露在他们具体的言行里、现实的生活中。通过“烧伤仆人了没有?”、“苛政猛于虎也”、“齐景公问政”等故事的引用,使“德政”、“礼治”等的观点因为有了孔子生活和言行情景的映衬,变得具体、可感,仿佛我们就是被孔子问及的那位仆人、是伴随孔子左右的弟子。
(二)逻辑由人物来引领
本 节课涉及历史的逻辑、教材的逻辑、历史人物的思想逻辑、学生和教师的认知逻辑等,这条“迪尼斯路径”的起点在哪儿?从课文题目看,没有“家”何来“鸣”?从学生的认知看,没有“人物”何来“观点”?没有“观点”怎知“背景”?所以我改变了教材原因——过程——意义的逻辑顺序,以人物为起点把“谁——说什么 ——什么要这样说——说了带来怎样的意义”作为教学逻辑组织教学。
(三)历史用社会来印证
作为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百家争鸣》它的教学不能等同于单纯的历史学科教法。在学习孔子教育成就的时候,插入2007年山东大学组织的“孔子思想与中华文化论坛” 和周勇博士撰写的《跟孔子学当老师》的教育著作;从今天政府治国思想和举措中追寻其历史的渊源,乃至把治国平天下的观点,运用到班级管理的情景假设,我都在试者告诉我的学生,过去的历史走到今天就是社会。当今社会中的种种现象,与它的历史血脉相连,所以,历史总能在社会中找到印证,社会里常能见到历史的影子。
二、学生的学
诸 子思想博大精深,就一个孔子国家专门成立“孔子研究院”,国际上有多少专家、学者穷其毕生精力在学习、在研究!而我们要在一堂课里,让八年级的学生了解儒、道、墨、法、兵五个学术流派的主要观点,那也只能、只要求教学点到为止,当然我不是说,教学中只要罗列观点,死记硬背,而是努力使观点从情景中反映出 来,能结合社会背景,理解认同,甚至把学生置于当时的历史时代,成为那个争着发表观点的人。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三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一)阅读与归纳,感知材料
阅读整体感知学习材料,用列表归纳的形式提取重点内容,是思想文化课日常教学的传统做法,我觉得也是切实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问题与解决,理解观点
    结合情景问题,师生通过问答对话的形式,解读诸子的思想观点。从教学环节看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既是第一环节学生自主学习的检测和深化,又是第三环节价值判断的知识、情感的积淀。
(三)角色与选择,判断价值
    虽说诸子与我们遥隔2000多年,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要求却是恒久的,如对于安全的需要、对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说也正是这些愿望的代代相传才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设计了: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普通百姓,你最愿意接受哪家治国观点?为什么?”、“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诸侯国君,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背景又会作怎样的选择?两个角色参与的讨论活动,立足诸子思想可能对普通老百姓和国君生活带来的影响为认知基点,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并在判断中,体会思想文化与政治、社会生活的关系,感悟思想文化的力量。

相关阅读推荐:

北师版历史七年级上册说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说课

百家争鸣说课稿

百家争鸣评课稿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说课稿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教学案例

八年级历史百家争鸣说课稿

百家争鸣评课稿

百家争鸣说课教案与反思

百家争鸣说课稿

[]
分享到: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说课视频